延續傳統文化對建立社會韌性的關鍵意義
可持續發展,是21世紀人類共同的目標與重要挑戰,基於生態思考與環境友善相處,取代了既往人定勝天的對立觀念。由人類永續發展指標SDGs,經企業社會責任CSR以至環境、社會、治理ESG的發展過程中,人類逐步瞭解韌性(Resilience)是永續相當關鍵的支持力量。
韌性,又常以耐韌性、回復力等名詞出現,主要指人類社會面對環境變遷,甚至重大災害時,有關災害前期準備、災中應變能力以及災後的復原能力;韌性社會關切的領域除建築與環境的實質層面外,也包括了人群關係與社會組織的精神架構。這項原本應用於在災害風險管理領域的觀念和用語,隨著近年國際社會關切可持續發展的整體趨勢,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關鍵思考之一。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推動下,「文化」於2019年列入人類永續發展的四大支柱之一,文化韌性以及運用傳統知識(Traditional Knowledge)支持文化韌性,成為國際普遍關注的議題,並聚焦在兩個主要層面。首先是先民和環境相處的傳統知識的再瞭解,主要包括人類長久累積適應地形、生態、氣候以及各種趨吉避凶的知識,如中國傳統社會的二十四節氣、風水堪輿等,近年都再次成為顯學,透過研究理解他們的重要價值,並探討如何導入現代生活;生態界盛行的「里山」,也是鼓勵向自然學習的生活觀念。其次,是傳統社會的倫理制約與人倫關係,如敦親睦鄰守望相助等;守護這些支持人類千百年來穩定發展的精神力量,如何在現代化的衝擊中不致流失,反而可以繼續發揚成為支持社會發展的力量。上述知識可以做為許多政策執行面的重要基礎,也和近來十分熱門跨域整合協作的議題相當契合。
強化社會韌性在金門既往執行的工作中,首推由內政部主推的「強韌台灣大規模風災震災整備與協作計畫」。這項全國性的大計畫最早以「深耕計畫」之名,自98年至111年間共三期執行共14年,從一開始由上而下的深耕計畫,在執行過程轉變,於108至111年間,以建立低脆弱度與高回復力的「韌性社區」為目標,並於112年起再延伸為「強韌台灣」計畫,希望全面提昇國人生活環境的耐災與回復韌性。
這項強化社區防災韌性的計畫中,多以現代化社區和防災觀點切入,建議應該參考國際趨勢,規劃加入傳統知識的思考,將可更有效的和金門的社區結合;由在地思考為主,學習傳統聚落無形文化和有形傳統聚落建築的生活經驗,做為防災韌性的助益,同時也將它們的防災需求納入規劃,共同建立更符合地方特質的韌性社區。
其次,如何以金門的傳統建築和有形無形文化,透過整合宣揚推廣,成為鄉親認同的標竿以及支持文化觀光的力量。建設處舉辦傳統維護建築獎、文化局舉辦金門文化獎,以及持續推動在地文化文資保存工作等,都是長期文化扎根的重要工作;日前觀光處拜訪國家公園討論強化民宿的功能,更是進一步跨域合作的好例子,如何繼續加強協作並納入民間更多力量,是下一步重要的目標。
再者,文化需要重視傳承。教育是百年大計,聯合國早在1998年即推動「世界遺產於青年之手」計畫(World Heritage in Young Hands)發展出許多工具包,鼓勵青年人學習並參與遺產保存工作。金門既有的鄉土教育擁有相當深厚的良好基礎,也曾導入世界遺產的教案取得優秀成果;如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建構強化傳統韌性的教案,是一個重要的規劃方向,此外在國中和高中甚至大學階段,鼓勵青年學子成立社團,計畫性的輔導參與地方文化工作,是世界各地都在推動的方向,金門當然也可以多多援引導入。
綜上,保存並延續文化傳統不止是一個觀念,更可以在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韌性社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既有基礎上,持續深化跨域合作,強化教育培育青年,是金門可以做得到也必須全力去做的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