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近民意 建構和平共融幸福島嶼
報載,金門縣政府委託中華大學執行金門縣第七期(116至119年)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暨離島建設條例修法方向公聽會,其中金門場次於日前假金湖飯店太武宴會廳舉辦,期以提高社會各界參與層面,傾聽及廣徵民意和建言,以做為縣府未來擘劃施政藍圖的參考。
據了解,行政院於89年實施「離島建設條例」,並編列離島建設基金,由縣市擬定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自92年至今已實施共六期,第六期方案將於115年實施屆期,因應不同時期金門發展的時空背景,各有其不同的願景規劃,第一期發展主軸定位在兩岸生活圈、第二期緊扣著「國際觀光」、「休閒旅遊」的方向思考;第三期至第五期則以傳統產業經濟為基礎,經濟、社會與環境和諧為目的發展新永續經濟,第六期則以低碳、醫療、觀光、智慧服務應用,加速金門邁向幸福宜居的低碳島嶼。至於對第七期綜建方案的規劃,將檢討六期綜建方案辦理情形,並透過大環境的檢視和盤整相關資源,以及委託單位提出的未來發展芻議,透過公聽會讓社會各界了解縣府施政方向,提出切合縣府施政的建言與卓見,並在融合賴總統施政方向及行政院未來施政重點的前提下,研擬對金門未來發展最佳方案,爭取中央政策支持或經費挹注。
金門的未來發展方向為何?的確需要透過許多表達意見與凝聚共識的機會,進一步的讓各界抒發想法、聚焦主軸。當然,我們也知道,金門與台灣諸多縣市不同之處在於它還擁有僑鄉身分,且身處兩岸交流試驗前沿,同時還擁有富饒的文化載體、自然生態,以及戰地特色。就因為這些特殊性,源於專法《離島建設條例》第六條的「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之核定、檢討與修正」便相對的重要。然而,縱觀離島建設條例之修法歷程,可謂是「五花八門」;有「試辦金門馬祖澎湖與大陸地區通航實施辦法」的小三通,更有訴諸「觀光賭場管理條例草案」的博弈公投等等;的確,隨著時空環境變遷,離島建設條例理應充分回應離島發展需求,並落實於離島「發展」之意旨,而非「以台北看天下」,動輒以「吾道(中央法規)一以貫之」做為搪塞或拖延的理由。
事實上,離島建設條例之修法意見來自各界,自有其「五花八門」,甚至是「天馬行空」的屬性,但也適足表達各界對於離島「按部就班」的發展現況,已然失去耐性。近日,金門跨黨派問政聯盟政團與無黨籍聯盟政團號召一百餘位地方各級民意代表,共同簽署「來自金門基層民意的呼籲與感謝」連署書,希望執政黨、賴總統能給金門一個發展的機會便是最鮮明的例子;特別是在兩岸交流受阻、對話困難的此時,「金門模式」應是化解僵局、重啟溝通的重要契機。
同樣的,近日一則廈門大學發文後馬上刪文的「盡快啟動台灣接管準備,設立影子政府提前布局」的文章,更是引發了諸多不安與議論。如若我方只是一如既往的堅決反對「一國兩制」,卻不去思索及探討應對的策略及步驟,想來就如目前的離島處境一般:言必稱發展,實則如雞肋,既誤人更害己。
盱衡當下局勢,期許離島條例、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能更貼近民意與需求,朝向建構和平共融的金門幸福島嶼努力,著實還有諸多艱難險阻有待一一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