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僑鄉文化的保存、傳承及展望

發布日期:
點閱率:2,095

近代以來,金門即是華南地區與東南亞的重要節點之一。早在16世紀即有金門人遠渡重洋,前往東南亞、日本等地開拓新天地。他們在海外創立商業、參與公共事務,成為當地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這些早期的移民與家鄉保持著密切的聯繫,透過匯款、建屋、參與各類公共事務等方式,對家鄉的發展做出貢獻。這種跨地域的聯繫與影響,形成了獨特的僑鄉文化,體現了金門人強烈的家鄉意識與團結精神。
而金門的僑鄉文化作為一種海外華人移民歷史記憶,承載了他們在異鄉奮鬥與貢獻的痕跡,體現了其堅韌與智慧。金門,擁有豐富的僑鄉文化遺產,這裡談的不是只有看得見的物質文明或有形文化資產,而是更加深刻地文化信息及社會網絡。幾乎每一個金門的家庭都有海外背景,一大部分與海外社群仍保持著緊密聯繫。透過保存和傳承這一文化,不僅能促進文化認同和延續社群傳統,更能為金門與海外華人社群之間搭建文化橋樑,促進多元文化的交融與理解。
但是僑鄉網絡並非天生不變的,它會隨著海外新世代的政治、文化認同而有所改變,其中東南亞各地華語文教育的式微(馬來西亞除外),更是影響華人屬性的延續。因此,僑鄉網絡是一種社會性的建構,它需要透過政策去維護,進而促成永續發展。
僑鄉文化的保存與僑鄉網絡的延續息息相關。僑鄉網絡不僅包括地理上的連接,還包括情感、文化和經濟上的聯繫。隨著全球化的發展,這種聯繫不斷增強,形成了跨越國界的僑鄉網絡。在這個網絡中,金門與海外華人社群共同分享文化資源,推動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轉型。同時,僑鄉網絡的延續也有助於強化僑鄉文化的生命力,使其在新時代背景下不斷煥發新的活力。這是金門的機會,只要我們理解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且改變文化政策或文資政策上「重硬體、輕軟體」的傾斜,就能更具效益地推動僑鄉文化的保存,進而延續僑鄉網絡。
另一個僑鄉文化保存、僑鄉網絡的再連結的當代意義則是對於「新南向計畫」的價值。保存與發展金門的僑鄉文化對於推動臺灣的新南向計畫具有深遠意義。新南向計畫旨在強化臺灣與東南亞、南亞等國家的合作與交流,而僑鄉文化正是這一計畫的重要資源。金門作為臺灣與東南亞國家聯繫的橋頭堡,其僑鄉文化可以成為臺灣文化外交的重要元素,促進臺灣與東南亞國家(特別是當地的華人社會)之間的文化交流與理解。透過保存和弘揚金門僑鄉文化,臺灣可以深化與東南亞華人社群的情感聯繫,為新南向計畫注入文化內涵,同時,由於金門社群已經在東南亞各地落地生根上百年了,他們所建立的政治、商業、文化的影響力也值得臺灣各界與之攜手合作。換言之,新南向計畫不應只是去東南亞做生意,而更應找尋與臺灣有關連的企業、特別是金門後裔的企業,與之合作,彼此共生共榮,這樣更能達到具體的拓展效益。
最後,僑鄉文化的保存對於金門文化的永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作為金門文化的一部分,僑鄉文化承載了金門人對於家鄉的記憶與認同,是金門文化多元性的象徵。透過保存僑鄉文化,特別是移民記憶的保存、海外拓殖精神的提倡等,結合有形文資的保存及再利用,才能透過敘事轉譯再現,促進各社區的文化多樣性與永續發展。同時,僑鄉文化也可以成為金門文化旅遊的重要資源,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體驗金門的歷史與文化風貌。這不僅有助於提升金門的國際知名度,也有助於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最起碼,可以作為東南亞新世代金門社群返鄉尋根的基礎。
僑鄉文化的保存與弘揚,不僅有助於強化金門與海外華人社群的文化聯繫,更能打破金門作為冷戰島嶼的戰地形象,展現其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獨特地位。透過推動金門作為僑鄉文化節點的角色,世界將更全面地了解這座島嶼的多元歷史與文化意涵,從而提升金門在國際舞台上的知名度與文化影響力。這一轉變對金門的未來發展將具有深遠意義及戰略價值。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