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傳統建築保存與活化的創新實踐
報載,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年適逢成立30週年,同時也是傳統建築民宿經營邁入20週年的重要里程碑。為慶祝雙重紀念,金管處將於114年5月3日至5月26日推出「汝好!金門」金門國家公園古厝民宿節。「汝好」在閩南語中意指「你好」,帶有金門人彼此問候的親切腔調,亦象徵著對旅人的熱情招呼。本次活動旨在透過沈浸式體驗,引導旅客探索金門聚落的歷史與在地文化,並提升金門國家公園古厝民宿的品牌魅力。
傳統建築在金門極具特色,縣府為鼓勵居民參與保存維護傳統建築及城鄉風貌,在民國90年便訂有「金門縣維護傳統建築風貌獎助自治條例」,現在每年的獎助補助額度約為25案、6,000萬元;金管處同樣在民國104年頒行「金門國家公園維護傳統建築風貌獎勵補助實施要點」,針對傳統閩南式建築及具地方特色之華洋混合建築,以及結合傳統建築語彙,並符合聚落整體風貌的建築進行補助;除此之外,具有歷史建築及古蹟身分的傳統建築還有其他的獎補助辦法。地區在維護傳統建築方面,可謂是「百花齊發」,對於聚落文化的保存與發展更是卓有貢獻。
事實上,傳統建築承載著歷史記憶與文化基因,其生命延續不僅是磚瓦的存留,更是技藝與智慧的傳承,這種「修舊如舊」的守護,既保留時光沉澱的肌理,又賦予空間新的敘事可能。的確,延續傳統建築生命的最大意義在於創造性的保留。建築是人類克服大自然,創造人為空間的第一步,因此也是孕育人類一切文明的場所,如何賦予傳統建築的新生命與當代價值,遠要比保留多少數量的傳統建築更為重要許多。以金管處為例,賦予傳統建築修護後的現代功能在於,呈現古厝的精緻建築與生活氛圍;具體樣態便是聚落型的古厝民宿。前述的古厝民宿節便在經由聚落走讀活動,完整呈現水頭、珠山與古寧頭等聚落民宿風情,並有機會與民宿主人互動交流,了解其經營背後的故事,感受本地人情味與歷史韻味,讓更多人認識並愛上這片美麗的島嶼。縣府的作法有112年正式上路的「傳統建築活化利用標租作業」,並在113年底首次對活化利用年度評鑑中獲得特優成績的個案頒發獎項,以肯定那些成功將傳統建築融入現代生活、以創意方式發揚傳統建築價值的營運管理人,希望透過政策支持與資源整合,推動更多傳統建築保存與活化的創新實踐,並提供專業人員更多發揮的空間,進一步促進傳統技藝的傳承與發展。透過這些成功的案例,金門的傳統建築文化與聚落風貌不但獲得保存,地方社區活力的重塑與文化觀光的推動也有了更強大的動力。
平情而論,傳統建築的留存、活化與創新實踐總能引發許多話題,如何讓金門的傳統建築在時代浪潮的淘洗中持續煥發耀眼的光芒,更是必須時刻檢視與精進的課題。對一般民眾而言,傳統建築呈現的語彙更不僅止於一棟棟美麗的形體,更該體現的是蘊含於內的人文價值與運用,「修舊如舊」只是形體上的要求,至少它和「文資身分」還是應當有所區隔的;然而,不論其將變身民宿或任何現代的生活空間,修補文明的斷層,讓過去與未來永續對話的機能,都是始終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