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陶瓷廠與金門酒廠合作轉型的契機
對國人言,黑松(HeySong)應不陌生;黑松是一家有名的食品公司,主要生產飲料和零食。近年來,他們正積極朝觀光工廠方向轉型,其中最具特色的例子,應該就是「大黑松小倆口牛軋糖博物館」。這個位於土城的觀光工廠,展示了牛軋糖的原料、烘焙和製作過程,以及包裝流程,早已吸引了大量遊客,是黑松轉型觀光的一個成功案例。而除了牛軋糖博物館外,黑松也在其他地方發展各型觀光工廠。
探究其轉型動機,當然是配合市場需求,吸引更多遊客、提升品牌形象,以及開拓新的經濟產值。尤其是積極地將其生產基地,轉型為觀光景點,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且能創造價值的轉型成功案例。因為墨守成規終將失利,探機轉型方有前景,正如日前,金門縣府召開的陶瓷廠與金門酒廠,兩者相互攜手推主題酒灌裝作業會議。
面對產業構造調整,與市場合作模式的轉化契機,金門縣政府於日前特地召開專案會議,研議陶瓷廠與金門酒廠,相互攜手推動主題酒灌裝作業的可行機制,整合財政處、產業發展處、人事處、金酒公司及陶瓷廠等相關單位意見,聚焦於合作形式的彈性設計、制度限制的政策調整,以及如何兼顧營運效率,與文化價值等多重目標,期朝企業市場化進行,增加經濟效益。
對此,縣長陳福海特在會中指出:金門縣陶瓷廠做為全國唯一官窯,長年深耕藝術陶瓷領域,在工藝技術、造型設計與文化融合方面,早已累積豐厚底蘊。但面對產業趨勢與消費型態的轉變,如何善用現有能量,盤整資源、找到新定位,更是當前最重要的課題。因此,若能突破現有限制,與金酒公司攜手研擬新的合作方式,就有機會讓陶瓷工藝跨入文化酒品市場,朝向更具競爭力的方向發展。
實務方面,初步以實際灌裝作業,對接製瓶端生產流程,建立具階段性的短中期合作機制。金酒公司預計釋出既有灌裝產線,在合理安全條件下,陶瓷廠人力,可定期進駐執行主題酒灌裝作業,初步預估每日灌裝量可達6,000瓶,不僅可提升產能調度的彈性,也有助於強化雙方作業鏈結、降低整體營運成本。
產業發展處也表示,陶瓷廠若能結合藝術創作與地方文化主題,推出具識別性的聯名酒瓶,或限量商品,將有助於開拓高端市場與觀光通路。未來亦可透過強化產品設計,與自主生產能量,逐步建立屬於金門在地的文化酒品特色,讓具地方特色的金門陶瓷工藝,與金門高粱酒形成互補優勢,延伸產業價值與市場深度。
他山之石可以借鏡;日本長崎蛋糕就推出過汽水型長崎蛋糕的成功案例!因此誠如陳福海縣長所強調的,陶瓷工藝的未來,不只是製造端的調整,更是文化與產業的深化。因此如何以務實態度,細緻推進各項作業環節,讓金門的工藝精神持續傳承,同時創造具市場競爭力的新價值,應是此案最佳契機,且讓我們共同襄其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