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重啟花崗石醫院 強化金門醫療資源

發布日期:
點閱率:508

日前國防部軍醫局局長蔡建松中將拜會縣長陳福海後,「重啟花崗石醫院」一議再次浮上檯面,此舉不僅牽動金門在地醫療能量的升級,更關乎國防戰備部署與全民健康安全的未來。花崗石醫院這座曾經承載金門民眾健康記憶的建築,是否能在當前時代背景下,轉化為結合軍民、兼具醫療與戰備功能的現代醫療設施,已成為各界高度關注的焦點。
金門地處離島,醫療資源原本即相對匱乏,無論是重症醫療轉診、緊急應變能力、醫師人力留任或長照與基層醫療的資源配置,皆長期面臨挑戰。雖然縣府與中央衛福體系積極努力,但受限於規模與地理條件,重大疾病仍多需轉往臺灣本島治療。特別是在疫情、戰備或天然災害等突發事件下,金門更需具備自主且韌性的醫療支撐體系,以確保軍民生命安全。
花崗石醫院的結構完整、地點優越,既為縣府資產,又曾是金門醫療重鎮,具備重啟價值。如今面對國安政策與醫療發展的雙重壓力,若能妥善規劃,無疑將成為改善現況的關鍵突破口。從縣長陳福海提出的構想可見其對地方需求的深刻理解與前瞻思維。他主張可循「短期先整建啟用部分場域」、「中期擴大功能」、「長期納入整體醫療與戰備規劃」的方式,逐步將花崗石醫院打造成軍民共用、可立即應變的醫療據點。這樣的構想不僅具可行性,也符合現代戰備醫療的發展邏輯,現行如「漢光演習」已納入大量傷患處置等模擬情境,若能以花崗石醫院為前進醫療基地,將提升整體演訓實效,並形塑金門為具備戰備醫療能量的戰略節點。
澎湖設有三軍總醫院分院的成功案例,是金門極具參考價值的樣板。軍方若能進駐花崗石醫院,成立應變醫療小組或擴編「醫療連」功能,對於強化金門官兵照護、支援地方重大災害應變與強化疫情防控,皆有實質助益。軍醫局蔡建松中將表示將彙整地方意見上報,作為整體評估依據,展現積極回應地方期待的誠意。
花崗石醫院目前屬地方資產,若無產權統一與權責明確,將不利於中央部會編列預算與規劃整建。縣府已表達願配合產權移撥、回歸國有財產署管理的立場,足見地方高度誠意。中央若能盡速定調計畫方向,將有助推動預算核編、工程規劃、人力整佈與設備配置等實務進程。此外,醫療體系屬跨部會性質,未來無論由國防部主導、或衛福部與軍方合作共管,皆須統合中央決策層面與地方執行層面的共識,避免成為「中央規劃、地方空轉」的無效案例。
花崗石醫院的重啟,並非單純的醫療工程建設,更是回應金門民眾對「有尊嚴醫療環境」的基本期待。當地居民長年承受轉診奔波、醫療服務不均等壓力,無數家庭在面對重大疾病時更感無助。若能讓這座沉寂已久的醫療資產重現功能,不僅能減少醫療空白,也象徵政府落實健康平權與戰備醫療的決心,戰備醫療與民生照護並不衝突,而是雙軌並進。軍方與地方若能攜手合作,打破部會分界、克服行政壁壘,重啟花崗石醫院將不再是夢想,而是邁向醫療自立、戰備堅韌、國安綿密的重要里程碑。
從結構條件到地緣戰略,從軍民需求到政策配合,花崗石醫院的重啟計畫已具備充分正當性與迫切性。下一步,關鍵在於中央決策單位能否迅速定調、明確指派責任部門推動,並整合軍方專業與地方需求,制定可行的分期建置藍圖。金門需要的不僅是象徵性醫療設施,而是能真正支撐島上居民與駐軍安全的核心健康堡壘。讓花崗石醫院再度點燃生命之光,為金門的健康未來奠定堅實基礎。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