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主動查緝飆車 防範肇禍做功德

發布日期:
點閱率:84

報載:金門縣政府鑑於大量陸客來金旅遊觀光,雖能為地方觀光產業帶來經濟效益,然因瞬間量能驟增,加諸陸客未諳交通規則與「微型電動二輪車」的使用規範,衍生交通安全隱憂,經研討訂定二階段管理執行原則,啟動跨部門聯合稽查行動,強化陸客騎乘「微型電動二輪車」管理,以兼顧觀光發展與交通管理,打造一個讓旅客安心、居民放心的優質觀光環境。
這則新聞見報的第三天,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一名來金自由行的許姓女遊客,騎乘租賃「微型電動二輪車」,行經太湖路段時,遭小客車自後方追撞噴飛,頭部重創昏迷,經送「衛福部金門醫院」加護病房搶救;金門縣長陳福海第一時間獲報,指示「一切以救人為優先」全力協助。
隔天,在「紅十字會」與醫護人員護送下,搭乘早班船送返廈門醫治,引起廣大鄉親的高度關注,紛紛留言加油打氣:「希望沒事」、「祈願她清醒恢復健康!」、「祈祐早日康復!」、「祝清醒、康復!」……等等,顯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都不願看到不幸事故發生。
認真說,金門島上車輛不多,肇事機率應相對減少,然正因車輛不多,駕駛人容易不知不覺中超速開快車;更因地區道路多曲折、起伏,兩側「無號誌」支線特別多,一個不小心,很容易撞個正著,造成車毀、人傷亡的憾事。所謂「十次車禍九次快」,其中,以飆車危害最大。
記得十幾年前,金門東北隅某村落有二兄弟,經常駕著白色轎車在市街狂飆,本報「紫外線」專欄,曾為文呼籲交通執法單位,應儘速取締避免肇禍。可惜,本報呼聲言猶在耳,不幸的事故發生了,剛退休的陳姓員警清晨健走,在金湖國中前紅綠燈路口被當哥哥的「飆仔」撞了,當場魂歸西天。
同樣的,不久之後,其弟未能記取教訓,也駕車狂飆,撞倒復國墩鄭姓女送報生,留下九名嗷嗷待哺的子女,不幸際遇堪憐,甚至,連時任省府主席顏忠誠前往關懷慰問,目睹悲慘情況,亦不禁感傷落淚。
可嘆的是,近來,又有一部鐵灰色的轎車,多次自「南機路」,轉「下莊中興路」,無視街上有孩童及復健的老人,行車速度之快,就像狂風吹過,到了「光武路」有「停」字的路口,也沒停、聽、看,直接衝過去,仿如一枚流竄的炸彈,倘若不幸有人、車被撞,絕對凶多吉少,居民已在社區「治安會報」提出,請列席警官帶回處理。
此外,在山外街頭,亦不時有「飆仔」拿掉消音器,從公車站前飆向新市圓環,挑釁意味極為濃厚。今日科技昌明,面對類此「飆仔」橫行,真拿他沒辦法嗎?答案應是肯定的。因為,全島至少已架設三十處固定式「闖紅燈及測速」設備,還有諸多「雷達移動式測速」,以及無數的「科技執法」與道路治安攝像頭,真要查緝,絕非難事!
事實上,員警維護交通秩序盡心用力,經常可見騎著摩托車,用手機在復興路沿街拍照「違停」。昔日,「不孝新婦三頓燒,有孝祖囝路里遙」;而現代孝親女兒,不再靠雙腿走路,開車為年邁老母到社區拿供餐,車停自家店門口,便當拿進去出來,還不到三分鐘,幾天後就接到九百元的違停罰單。
誠然,「黃線違停」影響交通安全,是該開單處罰,但在執行面,似乎應多一點人性關懷,起碼先給予勸導,立即開走者,能網開一面。而今,街頭再次出現「飆仔」,不得等閒視之;也許,取締違停能立竿見影獲獎勵,而查察「飆仔」是否是「酒空」或「安公子」,是預防犯罪查察,不一定能有績效,但將有助於防範肇禍,應是功德一樁!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