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廈漳泉金跨域共創:從要素融合到科技新樞紐

發布日期:
點閱率:857

廈漳泉城市群正加速邁向一體化新階段,作為福建沿海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這個城市群以土地、金融、技術、數據等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為核心,正試圖打造一個高效率、低門檻、創新驅動的區域經濟圈。而在閩南城市群的發展格局中,金門這座緊鄰廈門、文化同源的離島,正悄然浮現為跨域合作的新支點--不只是地理上的連結,更可能成為兩岸科技創新的制度實驗場。
從城市群的角度看,廈漳泉要實現市場要素的自由流動,首先必須打破行政分割與制度壁壘,首先是土地方面,應透過集約高效運用與跨區規劃協調,可釋放更多創新空間;再則金融方面,可建構多層次資本市場與專屬金融服務體系,能讓中小企業獲得創業資金支持;至於技術方面,則需建立共用的科研平台與成果轉化機制;最後在數據方面,更要以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為依託,推動跨城數據互通與智慧城市建設。這些改革的核心,正是要讓生產要素在區域間自由流動,形成「一體多核」的協同發展格局。尤其在廈漳泉之外,金門可以被視為這個區域一體化的「制度延伸」,並作為「科技沙盒特區」試點,讓金門在受控條件下參與廈漳泉的科技創新、金融互通與數據協作,從而形成兼具兩岸特色與國際水準的跨境創新樣板。
舉例來說,在AI應用方面,金門可以與廈門、泉州共建「跨域AI數據共創平台」,共享旅遊、交通、醫療等非敏感性資料,用於智慧導覽、交通優化與公共服務預測模型訓練,並透過兩岸科技企業提供技術與算力,金門則作為測試場域與使用端,形成算力互補、成果共用的良性循環。這樣的AI合作,不僅能推動廈漳泉城市群的智慧化升級,更能為兩岸科技互信建立「制度緩衝區」。
試想,廈漳泉城市群若能與金門合作試行「跨境支付與數字資產監理沙盒」,將為兩岸旅遊與零售市場帶來巨大便利,想像未來旅客從廈門搭船到金門,無需繁瑣的換匯流程,僅需使用綁定金門區域穩定幣的數位錢包,即可完成購物與住宿支付,金融機構則透過區塊鏈完成清算,形成安全、透明、可追蹤的交易體系。這不僅可優化資金流效率,也有助於為兩岸數位貨幣流通操作提供寶貴經驗。另在低空經濟、自動駕駛領域,金門則可作為「小規模可控實驗區」進行實地測試,諸如跨海無人機運送醫療物資、AI導航救護艇、觀光自動駕駛車等項目,都能在金廈間先行驗證。
更深一層的意義在於,廈漳泉市場要素迫切需要優化整合,金門的參與可賦予更多可能性,金門若能引進國際創新團隊,強化國際金融科技合作,將使廈漳泉城市群能具備「走出去」的全球化節點,這樣的國際化聯動,不僅可提升福建的產業鏈多維層次,更能為兩岸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中提供新的競爭優勢。
誠然,制度差異、監管協調與數據安全等挑戰仍不容忽視,但金門具備特殊地位,只要政策上給予一定彈性、在法規上建立科技創新實驗框架,並結合創新要素驅動,將金門作為兩岸科技合作的外延試點,一個以制度互信與科技融合為核心的「兩岸跨域新創生態圈」便有可能應運而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