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自力苦讀向學 著作等身立典範

發布日期:
點閱率:87

縣籍知名鄉土作家陳長慶先生又出書了,精心著作的長篇小說「大箍呆」,再次獲文化局補助付印出版,正式與讀者見面了。
同時,退休教師劉國棋,以《金門陳長慶文學創作與文學活動研究》撰寫論文取得博士學位後,再以報導文學的形式,將嚴肅的論文改寫,以《第二屆金門文化獎得主-島嶼文學陳長慶:蘸著血淚書寫金門》為書名,也獲文化局文獻補助出版。
也許,當前排版作業數位化,任何人想出書,簡直易如反掌;何況,人工智慧AI科技盛行,若有人想趕時髦過過作家癮,幾個按鍵可輕鬆寫出一首歌、一篇文章,甚至一本書。換言之,今天想出書當作家,比起從前容易多了,作家頭銜,早已風光不再!
然而,陳長慶又出書了,是他以「大易二碼」一字字敲打寫成的金門鄉土文學著作,並非理財致富秘笈將造成搶手貨,亦非是「愛情青紅燈」可熱賣大發利市,委實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大消息,不必多費筆墨來贅述!可是,他出生在金門窮苦農村,既未曾上過大學,也沒出國喝過洋墨水,正式的最高學歷僅僅初中一年級肄業,經過五十年的自力苦學奮鬥,已順利出版了四十三本文學書籍,意義不同凡響!
原來,陳長慶出生在烽火漫天的年代,考上島上最高學府「金門中學」,初一下學期因家貧被迫輟學,由於當時金門是戰地,對外資訊封閉,知識來源貧乏,但憑恃著強烈求知慾望和不服輸的信念,那怕是路旁撿到一張舊報紙,或一本殘缺不全的軍中書刊,也如獲至寶,研讀再三,背誦精句。爾後,雖在「金防部」謀得雇員工作,惜與興趣不合,因而辭職在山外街頭租屋開書店,讓書店成為「社會大學」,更讓自己沈浸在知識浩瀚的大海裡,每天不停地讀書、讀報,也不停地練習寫作,作品陸續刊登在國內各大報刊。
曾經,陳長慶出版《走過烽火歲月的金門特約茶室》一書,消息在美國發行的「世界日報」,以大篇幅的版面,詳細介紹書中內容,徹底為金門「軍中樂園」解密,為俗稱的「八三一」還原史實真相;「世界日報」是北美地區最大的中文報紙,在紐約、洛杉磯、舊金山等大城市均擁有廣大的發行業務。換言之,陳長慶出書的新聞能躋身「世界性」報紙版面,絕對是經過精挑細選,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也曾經,陳長慶贏得第二屆「金門文化獎」,因為,他雖沒有顯赫的學經歷,卻有著奮發向上的毅力,數十年來戮力自修、創作不輟,致力於金門本土文學書寫,樹立個人特殊風格,展現對社會與島嶼之關懷,在五十餘年的創作歲月,先後已出版長篇小說二十二部,中篇小說四部,短篇小說六部,以及散文與其他文學類叢書十一冊,成果卓越,贏得「金門文化獎」,實至名歸。
平情而論,這是高學歷、高知識與高經濟掛帥的時代,陳長慶能以初一的學歷,靠不斷自修向學在社會立足,還念茲在茲地,記錄浯島子民走過的歷史痕跡,讓一本又一本的金門鄉土文學著作,豐富這片土地的人文色彩,彌足珍貴!
如今,又見他長篇小說《大箍呆》新書出版,以及《蘸著血淚書寫金門》面世,雖然,這只是小人物的一點小成就,不足掛齒;但是,我們認為:其不屈不撓、自修苦學的精神,足以說明一個人只要有心向學,社會處處是大學,行行能出狀元;一個早年失學,靠自力苦學奮勵向上、著作等身的過程,更可做為青年朋友學習的典範!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