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警政服務 打造安全幸福的金門家園

發布日期:
點閱率:122

嶄新的金寧分駐所新廳舍日前落成啟用,縣長陳福海期許「讓警察能安心服務,讓民眾更有安全感」,點出現代警政工作的核心價值不只是執法,更是服務,並以「安全、綠能、親民」三大目標,勾勒出未來金門警政的發展方向。
金寧分駐所原建於民國81年,歷經三十餘年使用,因地基下陷導致結構變形,已難以符合安全與功能需求。這次新廳舍的興建是金門警政發展的重要里程碑,為三層鋼筋混凝土建築,外觀簡潔現代、內部明亮寬敞,規劃兼顧勤務需求與民眾洽公動線,並設置無障礙設施與友善空間,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公共建築理念,建築獲得「綠建築合格級標章」,在節能減碳與環境永續方面也符合國家標準;不僅改善老舊設施的工程,更象徵著金門警政基礎的全面升級,凝聚了中央與地方的資源與心血,也見證了金門社會對「安全」與「服務」的共同期待。
這些看似技術層面的設計,實際上反映出警政建設從「功能」走向「品質」的轉變。過去的派出所往往僅是維持治安的據點,如今則是兼具社區交流、民眾服務與安全教育的多功能基地。這樣的轉變也代表警政單位在面對新時代治安與社會需求時,正積極邁向更開放、親民的方向,不僅展現中央政府對離島建設的重視,也說明金門縣政府積極爭取資源、落實地方安全政策的決心。
警政建設向來不僅是治安問題,更是公共治理的縮影。金門作為戰地轉型後的島嶼,近年面臨觀光發展、人口變化及交通成長等挑戰,社會結構的快速變化讓治安工作愈加多元與複雜。中央對離島警政的支持,不只是補助經費,更是象徵對基層執法與民眾安全的制度性保障。縣長陳福海強調「警政建設絕不能省」,這句話充分反映出地方政府對安全的基本態度,安全是發展的前提,而警察是安全的守護者。唯有穩固的基層警政體系,才能支撐社會的穩定與繁榮。
警政工作在現代社會中早已超越傳統的「打擊犯罪」角色,更融合「社區服務、交通管理、民眾協助與預防教育」等多元任務。新廳舍的設計考慮到洽公便利性與友善服務,這意味著警政單位正從「執法機構」轉型為「社會支持系統」的一環,民眾進出派出所,不再只是受理報案、交通疏導、校園安全維護以及巡邏臨檢等業務,而能感受到一種公開、透明、友善的行政氛圍,這樣態度的改變,正是警政改革中最難卻最關鍵的一步。縣警察局持續推動「智慧警政」與「社區治安合作機制」,落實防詐、防毒、防槍等重點任務,不僅考驗警政專業,也依賴社區居民的支持與參與。警政現代化,不能只靠設備升級,更要建立警民信任的軟實力。
在陳福海縣長提出的「社區警政再出發」計畫中,強調要強化警民合作,推動「全民參與」的安全網絡,這是一個極具前瞻性的方向。治安並非警察一方的責任,而是整個社會共同的任務。警察若能走入社區、傾聽民意、協助居民解決問題,就能在基層建立信任與互動的關係。這種以「人」為中心的警政模式,能在事件發生前預防衝突,在危機發生時快速連結社區資源,發揮最大的社會韌性。
回顧金門的歷史,從戰地政務時期到今日的觀光島嶼,居民對「安全」的感受逐漸從軍事防衛轉向生活安全,這樣的轉變也促使警政角色必須更貼近民眾、理解生活脈動。金門要成為「安全、健康、幸福的島嶼」,警政體系的穩健發展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當警政體系能以專業與人文兼備的姿態服務民眾,當居民願意主動配合、共同維護社區秩序,就能攜手打造「警民一心、安居樂業」的金門新篇章。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