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正視金門博物館的轉型契機

發布日期:
點閱率:90
字型大小:

日前,文化部博物館司司長率領相關委員赴金門文化園區進行四年一度的評鑑。在文化局陳榮昌局長、園區管理所盧根陣所長及所有同仁的努力下,得到相當好的肯定。近年來,在博物館運籌計畫的指引下,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正扮演著「文化入口、觀光起點」的社會、產業功能,也能夠讓「島嶼就是我們的博物館」、「博物館就是我們的城市」的願景發揮淋漓盡致。
當然,包括司長在內的所有委員也提出了一個關鍵的建議: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應加速落實「金門博物館」的轉型。亦即,在2019年起,在臺灣師範大學規劃的運籌計畫中已經指出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轉型改制的課題,並以地方博物館的宏觀架構,提出了對應地方特色的五大展示主題:島嶼環境、歷史考古、文學曲藝、工藝美術及產業文化。這些方向在這次的評鑑中受到委員們的認同,也認為「金門博物館」對驅動及提升金門社會、文化、產業、教育等發展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近年全球博物館從「物件為主的單向展示」走向「人與社群為中心的連結及詮釋」。2022 年ICOM新版定義強調:博物館是服務社會、具包容性與永續性的機構,透過社群參與來研究、保存與詮釋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提供教育、反思與知識分享的多元體驗;其核心已從展示收藏轉為共創關係與公共價值的產生。配合此一轉向,實務上興起「參與式博物館」│以共策展覽、說好社群敘事、進行影響評估等機制,讓在地居民與多元族群成為知識生產者。數位面向則帶入沉浸式/擴增實境、線上典藏開放、互動學習工具為重點,用科技將觀眾帶入情境,提升學習動機與社會連結,同時兼顧可近性與跨世代傳承。
而地方博物館是「文化治理最前線」,它以生活地景、集體記憶與在地產業為策展素材,培力居民參與及地方創生。一則臺灣案例為「蘭陽博物館」:由建築師姚仁喜規劃,以地景風貌為意象,建物量體如同自地貌隆起,館內以宜蘭自然│人文│產業之縱深敘事串聯地方知識與旅遊起點,展現館舍與地景、社群共構的典範。再看日本「長崎歷史文化博物館」:以長崎作為近世日本對外唯一入口為主軸,重構「長崎奉行所」的歷史角色,並展出中國、荷蘭、朝鮮等地交流史與城市工藝,兼具教育場域與市民文化客廳的雙重功能。兩館的實踐提醒我們:地方博物館不單只是物件保存,更是把「社會議題、族群互動、產業轉型」轉譯為可被理解與參與的公共知識與行動平台,並透過建築語彙與展示動線把區域品牌、景觀保育與觀光經濟納入同一個敘事生態。
今日在世界各地,博物館已經成為城市治理的重要面向之一。推動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轉型為金門博物館,並使之成為認識金門的文化入口及櫥窗,進而品牌化甚至產業化,非常有必要,殊不見世界著名博物館本身商店多善用館藏開發各種文化商品;以及從島嶼博物館系統做起,結合地方的文資、環境資源,建構成好的生活環境博物館或戶外博物館系統,未來打造「金門博物館」為核心,其他現地資源(如傳統聚落、古蹟、歷史建築等)為衛星館,全面整合金門文化觀光的系統。
文資修復的投資固然重要,但缺乏具有前瞻視野的經營管理及後續系統性的利用計畫,單純的工程資本門投資無法產生更多的產業關聯效應,金門博物館為核心的島嶼博物館系統,是金門的解方之一。讓博物館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金門也會因為一座博物館而偉大。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