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改變了誰
時間是訴說故事的人,他把人催老,也悄悄的改變了一切!
直至幾年前,都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非常理性的人。窺伺周遭一些朋友,前一會兒還笑語燦爛如花,臉上滿是亮閃閃的陽光;後一會兒卻又委屈如草,被低沈氣壓籠罩得迷失了自己。生活上一個小小的驚喜或錯愕,就是一整天情緒升降的指標。
對她那一會波平如鏡,一會又驚濤駭浪的心情寒暑表,常不以為然。總覺得一個人若能永保恆溫般的穩定心情,生活即使如白開水般的平淡,那就是人生的幸福了。
情緒的起伏,似乎跟一個人對外界事物的知覺,有著很大的關係。一個具有敏銳知覺的人,看山不只是山,看海更非只是海。就像一個擅於奕棋的人,總會瞻前顧後的聯想到很多的預想棋步。知覺靈敏的人亦同,能夠天馬行空的聯想,觸類旁通的把單純的景象,變成了一幅多彩的圖畫。所以知覺靈敏的人,常被那細枝末節的情緒「綁架」,成了一個多愁善感的感性之人。
對知覺這回事,向來除了觀察力和嗅覺尚差強人意外,其餘的皆不敢在人前稱雄。雖不認為應歸屬於「愚笨」一族,但耳既不聰,目更不明,所以亦不敢以「聰明」自稱。除此外,味覺更是遲鈍有餘,品茗無分好壞,細口啜飲與引頸牛飲同味;美食當前,食指更鮮少大動過,總認為再難得的珍饈美饌,人也是只有一個胃,圖的不就只是一個「飽」字吧了!知覺既是如此的遲鈍,生活上很多細微的變化,也就視為理所當然了。情緒既然永保常溫的穩定,遇事沈著冷靜,「理性」之稱自然就不脛而走了。
曾幾何時,時間這無形的過客,悄悄的來,又悄悄的改變了一切。
知覺的敏銳起來,應歸功於心的甦醒,心是所有知覺的樞紐,它帶引了所有知覺的腳步,從那死胡同的窄巷迤邐的走了出來。全身的細胞就如同吃了人參果般的被喚醒,知覺也跟著鮮活、舒暢起來了。豎耳聆聽,大自然四季演奏的樂章,不論是窗櫺外呼嘯而過的北風流浪客,或是林間纏綿的呢喃鳥語,還是運動場邊孩童嬉戲的笑逐聲,皆是耳際曼妙的舞曲。凝神眺望,天地宇宙間的萬種風情,不論是重疊遠山外的落日夕照,或是沼澤泥地裡比翼的白鷺飛影,還是深邃蒼穹的一彎蛾眉淡掃,都是眼簾下悅目的饗宴。
知覺既已鮮活、靈敏起來,原本黑白的視覺,成了色彩的探照燈,隨時搜捕著那絢麗多彩的世界畫布;單音的聽覺,成了擴音的吸納箱,無時追尋著那美妙和諧的天籟之音;遲鈍的味覺,雖不至於成了美食的獵捕者,但在細細咀嚼品嚐之下,各種滋味也漸漸的在舌間增長溢開了。
人既有七情六慾,所以知覺給人的感受不盡然全是愉悅的,它既能將人的情緒帶至極樂的巔峰,亦能將它沈淪至萬劫不復的深淵。當知覺順意時,心情就如窗邊搖曳的風鈴,發出串串銀鈴般的笑聲,響遍生活裡的每一個角落,連周遭的人也受到喜悅的感染;當知覺受到抑鬱時,又如自飲一杯不加糖的濃烈咖啡,留存在舌間的苦澀和胸臆間的痛楚,激盪翻騰得讓人悲欲抓狂。
時間未著痕跡的把我從理性的彼端引渡到感性的這一條路上,知覺原本遲鈍我竟渾然不知,直至驀然回首,才恍然了悟自己身處之境。如今的我,在多愁善感的感性國度裡,恣意的感受生活周遭的一切變化,體驗生命的絢爛多彩,這似乎是時間這悄悄過客在我身上所施展的魔力,但感性的我卻仍不禁要問:「是時間改變了我,還是我改變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