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北京來去

發布日期:
作者:
點閱率:463
字型大小:

再沿著樓梯走下,只見一群群的遊客在操場上,正圍著福娃和各種經過裝置後的model造形合影,model被裝扮成不同的史人物,也用不同膚色的model去裝置,表現出種族之間的融洽氣氛,藉此展現了奧林匹克不分彼此,四海一家皆兄弟的精神。

跑道有公安管制,早用欄杆給隔開,閒雜人不准進入,只允許通過舖上帆布的地段。我站在百公尺的終點處,用鏡頭拍下那寂靜的紅色跑道,想像著也不過才兩個月前的事,這裡可是人類體能極限的競逐,是淚水與汗水交織的地方,也是全球數十億人目光匯聚的焦點。大陸選手劉翔腿傷退賽的那一刻,不只大陸人傷痛欲絕,其他地區的華人,甚且東方的黃種人,也都帶著深深的惋惜!

出了體育場,走在那交錯不齊的鋼架下,更顯得自己的渺小,為了明白鋼骨究竟有多寬,我刻意把雙臂張開,讓同伴以我為比例尺拍下照,沒想到那粗壯的鋼架幾乎和張開雙臂的雙手一般寬呢!這座體育場的外圍究竟纏繞著多少支這般粗壯的鋼架呢?我可沒那個耐心去數。但不管如何,正是因為這些千交萬錯,歪斜止齊的鋼架,才使得一個平淡無奇的體育場散發出不同凡響的魅力,現在只要說到北京,幾乎沒有不提到鳥巢的。

探訪琉璃廠

琉璃廠並不是什麼形式的工廠,那只是北京市的一個地名,一個偶交易古玩圖書、藝品文勿的地方,因為歷史悠久,名氣特別響亮,明清以降凡是來到京城的文人雅士,沒有不造訪這裡的,有些書畫大師,便是從這裡發跡的。我在1990年曾經來過一次,但事隔多年,印象已模糊了,依稀記得曾在榮寶齋買了印泥和毛筆,其他全不記得了。

這次探訪因為足足有一個下午的時間,可以細細的看,慢慢的瞧,讓我對它有了比較深入的了解,也才能有一些材在此賣弄。

那天用過午飯之後,敏達和我刻意犧牲午休,約了阿豪、松柏,叫了一部計程車直奔目的地。下了車,成列成排,櫛比鱗次的仿古商店映入眼簾,古色古香的街景一下子把我們的心給迷住了。幾個人面面相覷,帶著滿意的表情走進最近的一家名為中國書店的舖子,一進門我就看上入口的篆刻攤,明亮的櫥窗裡,擺放著數十方已被刻好的印引起我的注意,尤其是那幾方佛像印,更是有意境,因心裡喜歡,也就自然的多把玩了一會。

此時年少的老闆說話了:「我是皈依弟子,對佛菩薩一心誠敬。」「看得出來,你的舉止頂溫文的,印如其人。」正是因為這信仰的機緣,彼此聊得愉快,也就一口氣買了七、八方精巧而有靈性的書畫用印。一旁的松柏老弟,看到這個情景,心情也被挑動起來,不假思索的跟著買了好幾方呢?就連先前鑽進書店內,先只顧著買書的敏達,回頭見我們買得這般歡喜,也湊過來挑選了兩方。這下可把老闆樂歪了,又是遞 又是名片,當然是希望下回能再次光臨了?這件事讓我想起數年前,也是在廈門的一個文化交流場合,五七個人把一個小小的毛筆攤位給圍了起來,因見老闆老實,筆又製得精巧,一口氣便攤位上的毛筆買光光,讓來自江西的老闆笑得合不攏嘴,直說下回一定多帶一些,此後我和老闆成了朋友,幾年來他若有新款的筆一定先寄來給我試用,這種翰墨緣,想起來還真是溫馨。

閒散的走在東街上,仿清的建築物,讓人有如置身在古裝片的電影裡。此中最讓我駐足留神的,莫過於懸掛在每一個店家大門口上方的手寫市招牌匾了,清一色的木製匾,底色大都以黑色為主,安金的書寫字體,像是聚寶齋、飛鴻堂、怡舫齋、葆光山館……,不同的店家,不同的書體,有嚴謹的,有娟秀的,有古拙的,也有放逸的,真是各有姿態,各顯風采,讓人目不暇給啊!再仔細一瞧,哈!原來這許許多多精采絕倫的店招書法,幾乎都是出自名震一時的書畫家之手,像是徐悲鴻、郭沫若、翁同龢、李可染、吳作人、啟功等,我自街頭緩的走向街尾,邊欣賞邊用相機拍下它們,心想這一場逸趣橫生的書法邂逅,不只使人心滿意足,它們或許也會成為我以後的好教材呢?

過去市招書法是與生活相融合的,本就無可大驚小怪。但自從廣告字、電腦字大量出現之後,手寫體便自街景中消失,看在一個書法愛好者的眼裡,總是有那麼一點落莫的。我曾在泉州的狀元街、漳州的台灣路甚且家鄉的老街巷道,見到諸多的手寫店招,但總是零零星星,能像北京這樣大場景,有規劃、有企圖的「復古」做法,真是絕無僅有。

我想也只有北京,這座全國首善的大都市,才能有這樣的格局與思維吧?

 賦歸

 短短四天的交流活動,一晃眼就過去了。對於難得一次的京華之旅,大夥一定是意猶未盡的,譬如說未能去故宮、天壇等名勝古蹟看看,熱鬧的王府井、西單市集也無緣去走走。但回頭一想,佔地有三分之一個台灣大的北京城,可遊歷的地方真是多如牛毛,絕無法在短短的幾天之內就可以看盡的,就正如崔總監在送我們去機場的路上說的:「留一點遺憾,下回才會想再來走走。」

在機上我稍微整理一下思緒,坦白說這趟交流對我來說完全沒有遺憾,有的只是深深的感激。試想若不是因為書法的緣故,我如何能在這人文薈萃的北京城與人交流?又如何能在朔風揚起的暮秋時刻,大膽的揮寫於長城腳下呢?若不是有一群同好相隨,我又如何能呼朋引伴的走進琉璃廠,去探訪那與自心相契的書香古意?若不是京奧氛圍仍在,我如何能親見獨樹一幟的鳥巢建築,又如何能一睹那氣象非凡,格局寬闊的城市風景?然而這一切還是歸功於陳理事長數月來的奔走聯繫,若不是他那像拚命三郎般,鍥而不捨的精神,這一趟北京行恐怕也只能胎死腹中了。

當然我也深切的知道此行之後,未來的交流將會更為頻繁,回家之後,當更努力不懈的在書藝上求索。我想也只有這樣,才能擴大交流時的深度和廣度,也才能更展現我們獨特美好的一面。

(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