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颱風驚魂記

發布日期:
作者:
點閱率:505

時序來到秋天,本該是秋高氣爽的好時節,怎奈颱風好像是約定好了,走了一個,又來一個,亦步亦趨的緊緊跟隨,威力強大的秋颱,把全島弄得傷痕累累,損失慘重,風雨的無情,讓我們領受到大自然反撲的可怕,也讓我再度想到童年的那一次,小瓦房在風雨飄搖中幾乎倒了下來,我們差點成了無家可歸的人。

小時候,我喜歡下雨天,因為我不喜歡耀眼的陽光,雨天給人可以隱藏的安全感;我特別喜歡下大雨的日子,因為屋旁的小水溝會變成湍急的小河流,載著我親手折的小紙船去旅行、去找尋理想,我更幻想著親自體驗社會課本讀到的水災場景,我置身在逐漸高漲的雨水,乘坐在大木桶中游出房子,然後四處遊歷;我更喜歡颱風天,喜歡不必上學、不必工作、全家人守在一起的日子,風在屋外呼嘯,雨打在小瓦房上好像演奏交響樂,這一切喜愛和嚮往都是因為我的無知,也因為未曾領略到大風大雨傷害的天真想法。直到那一次,狂風豪雨肆虐整座小島,來不及宣洩的雨水淹沒了家園,一季收成的農作物瞬間化為烏有,我們的小瓦房差點在風雨中被大樹壓垮,我天真的喜好被重重敲醒,從此,我害怕大雨、更恐懼颱風。

小時候,木麻黃的落葉是最好的材薪,家家戶戶都會利用晴天時收集備用,但它利於升火卻不耐久燒,所以過年過節炊粿、蒸糕點和粽子端賴可以久燒的木質樹幹,但這些取得不易,因為砍樹是犯法的,純樸的金門民眾絕不會知法犯法,那麼木材是如何取得呢?颱風季節就是最佳良機,當一棵棵大樹在風雨中折枝斷臂、甚至連根拔起時,島民傾巢而出,哪管風強雨驟的危險,幾乎是家家總動員,趨之若鶩的搶拾場景盛況空前,將樹幹拖到自家的庭園,堆得滿坑滿谷,等待風停、雨停再加以砍伐分類,曝曬收藏,作為年節使用的材薪,儘管屋外危機四伏,但為了生計,憨厚的百姓哪顧得了自身危險?偶有小意外,也未曾造成人員傷亡,真是天公疼憨人,所以每一次的颱風,就是島民材薪豐收的日子。

這一年,我年紀很小,記不得是那一次颱風,颶風將小島吹得樹倒屋毀,許多外出撿拾材薪的民眾被大樹壓傷、壓死,村公所才大力勸導民眾颱風天不可以外出,搶拾材薪的情狀才稍稍減少。我家的小瓦房在風雨中搖搖欲墜,屋瓦被掀了好幾片,強風、大雨灌進屋內,我們只能瑟縮的躲在屋角,屋後的一整排木麻黃,斷的斷、倒的倒,其中有一棵朝我們的房子傾斜,眼見龐然大物就要將屋子壓垮,父親在驚恐中找來繩索,帶著母親、哥哥、姊姊衝出屋外,用繩索綁住樹幹,朝房子的反方向拉扯,我從窗縫中看到一家人在大風大雨中和颶風拔河,看到他們濕淋淋的身體、站不穩的腳步、扭曲的表情,我好害怕,害怕房子倒了、害怕親愛的家人受傷,我一直在發抖,一直在祈求老天爺,經過好長好長的一段時間,我累得睡著了,醒來時,風雨小了,老天保佑,大樹沒有壓垮小瓦房,我們一家人緊緊的守在一起。

風雨過後,我們收成的農作物全泡了水,損失相當嚴重,田裡的青菜也無法收成,受損的屋子需要修繕,我們節衣縮食渡過艱困的一年,颱風、水災成了我小腦袋中可怕的代名詞,坐在木桶中旅行探險的夢破碎了,小紙船也不再載著我的夢想去遠行,一次颱風大大改變我的想法。

事隔三十多年,清晰的記憶未曾稍減,每次從媒體中看到受災戶的無助和恐懼,我都有感同身受的心情。辛樂克、薔蜜颱風已遠颺,但它的傷害是難以估計的,許多人內心的陰影也將是一輩子抹不去的,風雨無情,大自然的力量是渺小的我們無法抗衡的,如何和平共處?讓天地有情,需要我們的惜物愛物,同等對待,人們一昧的予取予求,終將自食惡果。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