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鸕鶿

發布日期:
作者: 擎崗。
點閱率:560
字型大小:

鸕鶿,曾經在小金門陵水湖看到了牠。那是在湖旁木麻黃的樹上休息著,理理羽毛,曬曬太陽。有兩三隻還時時掀開羽瓣,保持通風,或想晾乾,模樣相當可愛,令人感受到牠們的悠閒。
也曾經,在古寧頭慈湖,看見了牠。池水汪汪,波光盪漾。越冬的鸕鶿一大堆,悠哉悠哉。卻於湖旁樹邊的角落,發現其族群,棲在岸邊低矮木麻黃樹的枝枒上,風吹得搖搖晃晃。底下水域滋生一些許水草,也有幾隻快速泅游,忽而潛入水中尋找食物。
牠,就是顱鶿,一種千里迢迢、遠渡重洋來金門度冬的候鳥。金門冬天北風凜冽,沿海一帶沙洲、河床,充滿著蒼涼、蕭瑟的景象。水鳥聚集相當多,有蒼鷺、黑面琵鷺,但牠們不是主角,因為數量稀少。只有資深而有經驗的「賞鳥人」,往往仔細觀察,眼中才有牠們的存在,在枝頭上獨立,在水面飛舞,或在空中翱翔…。
鸕鶿屬於大型的水鳥,牠非常善於游泳及潛水,與其他鳥種的特性不同。可以像潛水艇一樣,全身潛入水中,善於追逐捕食,所以只要是被牠鎖定的魚兒,很少能夠有僥倖逃脫的機會。所以,很多賞鳥人士稱牠們為「捕魚高手」。
「我們所看到的鸕鶿,大概來自大陸或日本」一位從台灣來金門觀鳥的愛鳥人士這樣說著。他的研判大概正確,因為候鳥的繁殖地都在北方,日本、韓國、中國大陸。這些鸕鶿,在中國大陸的湖泊、沼澤、河濱地區都看得到。而在中國灕江流域則有人訓練牠們做為捕魚的工具。鸕鶿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俗名,在湖南,人們叫牠為「魚鷹」,江蘇人叫牠為「水老鴉」,上海人叫牠「摸魚工」,安徽人則叫牠「烏鬼」…
隨著冬天的來臨,在金門的我們即將迎接牠們的到來,日後,在金門沿海風景區,若再遇著牠自在的飛翔,或悠閒的覓食,即使不知其來自何方,我一定要多看幾眼,因為這是自然界的朋友,人類的夥伴!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