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為東門歷史作見證─試論王振漢《東門傳奇》

發布日期:
作者: 陳長慶。
點閱率:1,236
字型大小:

繼《金門萬縷情》後,王振漢老師又推出他另一本新著《東門傳奇》。不可否認地,如以王老師出眾的才華、國文系所出身的背景,以及對文學的執著和熱愛,三年一本書似乎是少了一點。但若以「質」而言,我們不僅可以發覺到他下筆的嚴謹,遣詞用字的細膩和華麗,更能清楚地看到他愛鄉愛土,珍惜歷史文化資產的心志,因此,就不能在「量」的方面過於苛求。尤其《東門傳奇》這本書,它所涉及的是後浦東門這個區域的歷史文化,凡在書中出現的時空背景與人、事、物,都必須透過自己有限的記憶,復經細心地求證和領會,始能把它書寫成章,與一般文學創作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體系。作者除了把「東門境」的人文地理做最完整的詮釋外,也同時把它的空間聚落、發展變遷,為讀者們詳細地介紹,可說是一本文學與觀光導覽相融的作品,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文史佳作。
《東門傳奇》全書分為二十四個章節,而令人驚歎是在每一個章節裡,作者都各賦予一個典雅的篇名,譬如:〈代天巡狩、神威顯赫池王爺〉,〈五方佛祖、制風擋煞皇帝石〉,〈台閩古蹟、歷史建築石牌坊〉,〈三炷清香、暮鼓晨鐘靈濟寺〉,〈儒林輩出、主掌文運奎星爺〉,〈紅樓別影、中西合璧浪漫模範街〉,〈湖光山色、巍峨宮殿莒光樓〉……等等。甚至為了讓讀者能清楚地瞭解各景點的詳細位置,並在書中首頁附了「後浦四里區域圖」、「街道簡圖」、「東門里觀光導覽圖」,以及穿插於各章節的珍貴圖片二百五十餘張。儘管整本書是依東門的地理環境與書寫的順序來編排,但新舊時空交錯,代天巡狩與五方佛祖相輝映,台閩古蹟與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其活潑生動的內容,加上流暢的文筆、華麗的文辭,彷彿讓我們親歷其境、置身在東門的時光深邃裡。作者撰寫此書的用心可見一斑。
從書中顯示,民國初年的東門曾有上角、中角、下角之分,並分別由周永安、洪宜平、王文朝為首,三人在各自角頭各領風騷。而流傳中的「一周、二魏、三洪、四王」也訴說著東門境內各宗族姓氏的勢力消長和聲勢地位。作者並透過詳實的資料,為讀者們解說東門各個年代的不同名稱以及其坐落與地界。也就是:乾隆、道光年間,東門一直屬於十九都後浦保,民國四年設縣後則屬於第一都下,民國二十四年實施地方自治劃後浦為第一區,民國二十五年重新整編保甲,東門為後浦第一區中保甲之一。民國三十四年光復後屬於珠浦鎮四十六保之一,民國三十八年屬第二民政處四區之一,民國三十九年鄉鎮改為區,保甲改為村里,始成為全縣五十三個村里之一。民國四十年又屬金城區,民國四十二年各區改為鄉鎮時則隸屬金城鎮管轄,自民國五十四年起迄今,東門一直成為金城鎮城區四里之一。而其坐落為坐北朝南的向陽聚落,東面與榜林、東洲、后垵相望,南面直達莒光樓……等林林總總,作者均原原本本為讀者做最詳盡的介紹,讓讀者對東門這個區域,以及其歷史淵源有更深一層的瞭解。
東門境的總面積雖然只有一一五點三公頃,人口不到五千人,但卻是一個人文薈萃、充滿著文化氣息的地方。除了民主殿堂縣議會外,尚有維護治安的警察局,供應民生水電的自來水廠與莒光發電廠,象徵金門標誌的莒光樓,以及古厝洋樓,古蹟牌坊和廟宇……等等。而市場的交易亦凌駕於其他三里,早期民族路的「東門菜市場」更是聞名全縣,作者以〈如海人潮、黃金東門菜市場〉與〈觀光客的最愛,大陸街聲名響亮〉兩個篇幅來介紹它並非沒有理由的。但是,隨著駐軍的精簡,隨著環境的變遷,東門菜市場的光環已不再。可是,當我們讀完上述兩章,從我們腦中掠過的,似乎不是市場的興衰,而是一頁活生生的庶民滄桑史。無論是代天府基金會的店屋,張氏代管的樓房,華僑陳瑞隆經營的飼料行,王氏族人捐獻的土地,東門浴室的興建與歇業,德成麵包店自創的「雞蛋椰子餅」,同裕慶和金門餅店的明爭暗鬥……等等,都做了極詳細的描述。倘若作者沒有縝密地去觀察、去領會東門的人文歷史,焉能如數家珍地把它呈現在讀者面前。尤其當我們看到爾時「陸海商行」的「陸海國仔」倒會的那幕情景,更是令人不勝唏噓,受害的鄉親可說不計其數,但又能奈何?而此時,許多善良的鄉親似乎還沒有學到教訓,殊不知部份「互助會」已變質,少數不講道義又缺乏誠信的不肖「會頭」,在有樣學樣的使然下,「倒會」事件依舊層出不窮。作者曾語重心長地說:
俗話說:被一塊石頭同時絆倒兩次的人,就是笨蛋。其實在社會中笨蛋何其多,人們永遠記不起他人的教訓,學不乖他人的慘痛經驗,只因為人性善良又健忘,加上眼界不高,不懂風險,及貪小便宜的作怪,終究貪小利蝕大本,血本無歸,又徒呼奈何呢?這也就是為什麼地區倒會事件層出不窮的原因了。而什麼時候人們才會真正的驚醒?或許,只要有人的社會,倒會事件將一再重演下去。
讀完這段充滿著無奈的言詞,除了讓我們感慨萬千外,彷彿也看到一則啟發人性的醒世箴言。冀望善良的鄉親往後能睜大眼睛慎選會頭,真正發揮「互助會」的功能,千萬別貪圖小利,以免讓那些心存不軌的不肖會頭得逞。
當我們進入到〈代天巡狩、神威顯赫池王爺〉這個篇章時,呈現在我們眼前的,並非只是單純的文史記錄,而是一篇文史與文學相融合的報導文學。根據統計,全縣的王爺廟約有五十七座之多,其中以新頭「伍德宮」所祀的「蘇王爺」及東門「代天府」的「池王爺」香火最為鼎盛。代天府建於明萬曆年間,居民也稱它為「王爺宮」,迄今已有四百餘年歷史,我們也可以由內殿一副楹聯略知它的淵源。
 府中祀溫池共仰巍峨千歲殿
廟畔臨山海同霑嚇濯王爺宮
 宮內雖然主祀「溫府王爺」、「金府王爺」和「池府王爺」,但池王爺之神駕威靈顯赫,素為善男信女所敬仰,或許與其文武兼備(文科中舉人,武科中進士),殉身救漳郡生靈有相當的關聯。因此在這個章節裡,卻也讓我們看到一個動人的傳奇故事──
 相傳池王爺生於明萬曆三年,名然,字逢春,號德誠,文科中舉人,武科中進士,後調任漳州府道台時,在中途巧遇瘟神商議某日將毒放置在漳郡,池王爺知其為瘟神,於是就請觀其藥,因用智取瘟藥而吞食入肚中,頃刻毒發面黑而身亡,結果殉身而救漳郡生靈。後漳郡耆老於夢中得知,王爺並現身像於里社,後附人身而顯靈,鄉人受其仁德感動,於是為王爺塑像立祀,復獲玉帝敕封為「代天巡狩」……。
 即使這則傳奇故事,輾轉傳述自福建同安馬巷伍甲尾的「元威殿」,亦有些微添飾的神話色彩,但它附會於史實則是無可置疑的。我們似乎也可以從它流傳的史話、建廟的年代、鼎盛的香火,來印證池王爺神威的顯赫。
在這個篇章中,除了代天府外,作者又把筆觸延伸到農曆四月十二城隍遷治紀念日。初讀時或許會覺得作者把書寫範圍擴大到東門境之外,但細讀後卻讓我們明瞭到作者是以東門境「值爐」(俗稱做頭家)的出發點來敘述。當我們看到書中的圖片時,也彷彿看到一個浩浩蕩蕩、旗海飄揚、鑼鼓喧天、炮聲四起的遊行隊伍,以及一手持香,一手持「黑令旗」與「令劍」的「乩童」緊隨在「神輦」後的熱鬧場面。作者在四月十二後,卻又緊接著七月十七東門普渡日,無論是被尊稱為「普渡公」的「大士爺」或幫王爺宮「公普」的「囝仔桌」,協助祭拜「好兄弟」的「私普」,與「乞觀音」……等等,作者均能把它的來龍去脈做最完整的詮釋;甚至農曆七月十七日,東門普渡日應備的桌次地點亦有極其細微的描述。例如:「公普一桌,私普八桌;代天府廟內,坐座。代天府宮埕(囝仔普)、外菜市、巷仔內、模範街、巴剎、皇帝石、石坊腳、舊浴室邊、魚市場。旗旛三層,於迴龍宮旁。」倘若對民間信仰沒有一點概念的話,是難以把它書寫得那麼生動靈活的。
(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