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為東門歷史作見證──試論王振漢《東門傳奇》

發布日期:
作者: 陳長慶。
點閱率:1,465
字型大小:

繼而地我們來看〈金門篩公店──道士館〉。在這個篇章裡,首先我們必須針對「篩公店」的「篩」字提出不同的看法,即使作者是以語音相同的國語「篩公」來取代閩南語的「師公」,然若依國立編譯館主編的《臺灣閩南語辭典》與一般《國語辭典》相對照,「篩」字的解釋都是有密孔的竹器,可以漏下細的,留下粗的,叫「篩子」。但「篩子」亦有大小之分,大一點的我們金門人稱它為「篩仔」,小一點、孔較密的為「篩斗」,篩子上的小孔則稱「篩斗目」。雖然我們知道作者的用意是取國語的「篩」音,以便於稱呼,但既然已有「師公」(道士)、「師姑」(道姑)、「師仔」(學徒)、「塗水師」(泥水匠)……等「師」字的用法,建議王老師,就讓「篩公店」回歸到「師公店」。雖然這只是筆者個人的看法,但當我們進入到正題時,的確不得不佩服作者撰寫此文的用心。放眼檯面上的文史工作者,以及地區所出版的各類文史書籍,幾乎未曾見到以「師公」或「師公店」為主題的任何文本,倘若說有,也只是點到而已,以專題來探討的或許只有王老師這一篇。即使「金門師公店」這篇文章不能稱為經典,但說它是浯島文史「師公篇」之先驅並無不妥。
「師公」對我們來說一點也不陌生,無論是宮廟作醮、宗祠奠安、農曆七月普渡、超渡唸誦經文……等,均可看到他們的身影。然而如果對「道教」之教義或所穿之道袍、頭冠沒有一點概念的話,「師公」與「法師」往往會讓我們混淆不清。原來師公在一日醮身穿的是繡有八卦之道服,二日醮以上則穿著絳衣(大服,又稱大印),所戴之頭冠又稱「正一」,可行醮事廟會與牽亡齋事功德法會等。而法師則是額戴幃帽,打赤腳,腰繫紅裙,僅能以醮事廟會為主,最多只能作二日醮,其地位遜於師公。在這個篇章中,作者不僅為我們介紹座落於東門民族路的「金門道士館」,也同時把金門在地的師公和法師,以及他們所屬的壇別一一為讀者介紹。例如:師公方面,金城陳仲苠「普照壇」、陳仲荊「集真壇」,金寧李雲標「玉堂壇」,金沙吳明湖「正一妙化壇」;法師方面,金城翁炳南「明法壇」,金寧陳梅濤「混元壇」,金湖陳金鑫「贊化雷壇」,烈嶼洪俊德「應玄壇」、陳通順「守玄壇」等等。而當我們讀完文中各節,卻也讓我們有如此的聯想:作者與陳仲苠道長絕非泛泛之交,要不,陳道長豈會輕易地把其遊三界(天界、水界、陰界)的事告訴他?甚至「在龍王的水仙宮,曾看到五尊龍王和千艘萬艘的龍船;陰府也遊過;天界只去過一部份就被神擋下來」的「天機」,毫不隱瞞地坦誠相告。君應知:「天機不可洩露」啊!
〈台閩古蹟、歷史建築石牌坊〉書寫的是一級古蹟「欽旌節孝坊」。眾所皆知,這座牌坊是表彰清朝建威將軍邱良功母親許氏含辛茹苦、守節撫孤的堅貞志節。作者在該文著墨最深的或許是整座牌坊的主體建築,以及施工時的情景;當然,還有隱藏在裡面的小故事,如果沒有透過作者的筆觸適時給予點出,絕對有許許多多人不知道牌坊上還有那麼多不欲人知的典故。而最為人稱道的或許是:
第二個頂檐上有一圖像,這是漢朝名相楊震,左邊有一人拿金元寶在賄賂他,以為沒人知道,楊震卻說有四人知道,那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另一個圖案有兩隻羊,有人穿著匈奴的服裝,這就是蘇武牧羊。用楊震拒絕賄賂的畫與蘇武牧羊的畫,都有貞節的象徵意義,以此來凸顯邱母的節操。
文中尚提到石獅受到日月精華的照射,代表邱母許氏顯靈的傳說,以及神明、神輿遊街時必須繞道,不得從石坊下穿過,因為「欽旌節孝」是紀念女性的,而神明、菩薩豈可從婦女胯下經過。看完這一章,不管讀者作何解讀,但至少,它沒有背離史實,作者亦無杜撰的必要,其可貴處或許就在此。
當作者帶我們來到「靈濟寺」也是俗稱的「觀音亭」時,首先進入耳際的彷彿是那悠揚的梵音,而顯現在眼簾的則是線香裊裊的清煙。在〈三炷清香、暮鼓晨鐘靈濟寺〉這個單元,作者所花費的心思不亞於其他篇章,因為他已從「代天府」與「師公店」的「道教」世界,進入到「靈濟古寺」的「佛教」領域裡。觀音亭主祀的除了「觀世音菩薩」外,尚有守護神「韋馱菩薩」、「伽藍勝尊」,以及「散財童子」、「龍女」和「彌勒佛」,陪祀在兩旁的則是「十八羅漢」。或許,十八羅漢對一般信眾來說並不陌生,但能夠把祂們的稱謂全部記下來或唸出口的可能不多。有關羅漢的說法,坊間也有不同的版本,其命名亦有所不同,作者是根據靈濟寺住持惟德老和尚的說辭加以記錄的。為了加深讀者的印象以及印證不同的命名,確有加以對照的必要。觀音亭的十八羅漢分別是:
跋陀羅尊者、賓渡羅拔羅隨闍尊者、伐闍羅佛多尊者、注荼半迦尊者、達摩尊者、迦里迦尊者、理不動尊者、誌公禪師、伐那婆斯尊者、得佛智尊者、梁武帝、因揭陀尊者、那提迦葉尊者、阿氏多尊者、迦羅伐嗟尊者、那迦犀那尊者、巴沽拉尊者、半托迦尊者。
筆者為了印證不同的命名版本,曾請教新市里「護國寺」俗稱「佛祖宮」的釋自信法師。據法師相告,佛祖宮的十八羅漢為:
老僧尊者、不求尊者、進果尊者、誌公尊者、開心尊者、戲獅尊者、飛缽尊者、達摩尊者、長眉尊者、進燈尊者、目蓮尊者、布袋尊者、進花尊者、觀經尊者、伏虎尊者、降龍尊者、進香尊者、梁帝尊者。
為了慎重起見,又請友人把「海印寺」十八羅漢的名稱抄錄如下:
賓度羅跋墮闍尊者、迦諾迦跋釐墮闍尊者、注荼半託迦尊者、羅怙羅尊者、戌博迦尊者、因揭陀尊者、阿氏多尊者、伐羅婆斯尊者、蘇頻陀尊者、龍武尊者、半託迦尊者、誌公尊者、迦諾迦伐蹉尊者、跋陀羅尊者、那伽犀那尊者、迦理迦尊者、代闍那弗羅尊者、諾距羅尊者。
由此可見,東門境的靈濟寺、新市里的護國寺,以及太武山的海印寺,雖然同在一個島嶼,其十八羅漢的命名,不知何故竟有明顯的差異,只有待方家來解釋了。然而在該章裡,除了觀音大士與十八羅漢外,作者對靈濟古寺不同年代發生的不同事端和傳說,也為讀者作了鉅細靡遺的詮釋;對惟德老和尚的生平軼事亦有不少的著墨,確實已盡到一個文史作家應有的職責。然而從作者訂定的篇目中,我們似乎也可以發現到,他欲表達的並非只是單一的景物或事項。譬如:〈代天巡狩、神威顯赫池王爺〉裡的「東門社區發展協會」;〈三炷清香、暮鼓晨鐘靈濟寺〉裡的「泉發汽水廠」;〈儒林輩出、主掌文運奎星爺〉裡的「陳詩吟洋樓」與「王氏洋樓」,作者均運用其巧妙的書寫手法,把週遭的景物穿插其中,如此更能凸顯出多元的歷史文化。
總括說來,《東門傳奇》是一本深具水準與可看性相當高的作品,筆者雖然不能針對書中的每一篇文章一一加以介紹和分析,但作者把後浦東門最重要的人文歷史融入其中已是不爭的事實。誠然它不是一本曠世之作,亦非王振漢老師最滿意的作品,然而,王老師所投入的時間、精神與花費的心血,則是有目共睹的。讀者們若想更深一層瞭解後浦東門的歷史文化,若想到人文薈萃、景致怡人的東門作客,一旦看完《東門傳奇》這本融合著文學、文史與觀光導覽的書,絕對能滿足諸君的欲望。
王振漢老師早年曾以「震撼」與「山農」筆名發表作品,書寫的文別大抵有「金門憶舊」、「感恩的故事」、「地方傳奇」、「咱的俗語話」等等。其用意或許是試圖透過他的作品,來喚醒鄉親共同的記憶,重溫往日馨香馥郁的島嶼之夢。王老師畢業於師大國文系,又在國研所暑修,復獲銘傳大學碩士學位,現任金城國中教師,是名副其實的科班出身,也是浯島文壇的佼佼者。他思維縝密、學有專精,見聞廣博、文筆流暢,因而更豐富他作品的內涵,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王老師前曾以〈鳶飛月窟地,魚躍海中天〉榮獲金門地區第二屆文藝金像獎散文類最高獎項。其作品〈送菜的日子〉、〈烏鐵的傳奇〉、〈記憶中的兒童橋〉在《浯江副刊》刊載時,亦曾引起廣大讀者的共鳴和回響。倘若以嚴肅的文學觀點而言,王老師的第一本書《金門萬縷情》偏重於感恩、回顧與童年往事的書寫,除了鋪陳一股濃濃的鄉土情懷外,亦是一本充滿著感性的文學佳作。而《東門傳奇》這本書,並非用「傳奇」兩字即可涵蓋整個文本的,從該書的架構與內容觀之,如果說王振漢老師是以他嚴謹的文學之筆,為後浦東門寫歷史並不為過。因此我們認為:《東門傳奇》這本書的出版,必有它存在與流傳的普世價值。
二○○九年三月於金門新市里
(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