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外翰王增高

發布日期:
作者: 陳國興。
點閱率:1,215
字型大小:

王增高,字式甫,號清敏,官章增高,前清例貢生,五品銜即選教諭,東沙人,後移居後浦東門石坊腳,光緒間署長泰縣學教諭,教授生徒,諄諄不倦,考課嚴謹,士林望重。民國八十一年版《金門縣志》卷十二<人物志>文秩表五有載。2004年版《長泰縣志》第三十五卷記載:「光緒二十九年,金門人王增高任長泰儒學訓導。」
王增高係屬東沙王氏長三房,為媽扶公三子,長為清漢、次為清章、三為清敏,王清敏生於同治庚午九年(公元一八七○年),卒於民國丙寅年(公元一九二七年)二月初八日,享年五十六歲,葬於莒光樓大路崎。妣黃氏閨名允娘水頭人,生於光緒乙酉十一年(公元一八八五年)九月十六日子時,卒於民國辛巳三十年(公元一九四一年)九月初八日未時,享年五十六歲,其承繼裔孫王金國係金城國中退休教師,熱心於國樂教育推動。
依據筆者訪談東沙耆老王宇定、王世榮先生,王增高在村中人稱王敏或王清敏,少聰敏,讀書過眼不忘,弱冠遊泮,由東沙移居後浦東門風制石附近,因家貧初由營商任財副做起,在石坊腳經營油坊、染布坊及中藥材,生意日盛,擁有現觀音亭附近不少土地和產業,後因改造牆基與邱良功裔孫產生訴訟,詳如後。光緒中葉及民國初年先後設帳授徒於東門,採新式教學,用地圖教學,精通易理、中藥,多所造就英才,為地區有名塾師。
 五品銜即選教諭(相當現在縣教育局長)王增高存世資料不多,筆者查詢到下列幾筆:
第一筆由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編印的「金門、馬祖地區現存碑碣圖誌」一書中第三十碑:嚴禁傷礙邱良功母牌坊碑記,該碑於光緒十三年十二月立於金城鎮東門里邱良功母節孝坊左側,花崗石材質,長一百五十二公分,寬六十七公分。本碑立於臺閩地區第一級古蹟邱良功母節孝坊右前方數步。邱氏為清乾、嘉時期名將,官拜浙江水師提督,誥封建威將軍一等男爵;其母冰霜苦節,教子有方,乃立坊旌表。
本碑為光緒十三年十二月(西元一八八八年)馬巷廳通判郭某(按同安縣志記載為郭榮禧、江西新建人、監生)給立告示,嚴禁節孝坊左、右里人佔侵越地界、築溝等破壞牌坊的舉動。
賞戴藍翎即補清軍府攝理泉州馬巷糧捕撫民分府郭,為出示嚴禁事。
本年十二月初五日,据金門後浦鄉廕生邱炳乾稟稱:「乾與生員王增高互控改造戕佔、藉坊毀奪各等情一案,荷蒙提訊斷結。惟念民情刁悍,若不稟請出示曉諭,誠恐將來效尤滋端,懇准如請」等情。
查此案,先据王增高、邱炳乾赴廳控訴前情,當經本分府提集兩造到案,察悉前情。斷令王姓改造之墻基高低式樣,自應與邱姓房屋相並,不得稍有軒輊;其水溝既在邱姓界內,自與王姓無涉,著令王增高即日填塞,以免坊址日久傷圮。取結附卷錄供,詳蒙本道憲察銷在案。
茲据邱炳乾稟請前來,除批示外,合行示禁。為此,示仰該處附近人等知悉:爾等自示之後,務須遵照訊斷堂諭,不得任意傷礙,致生事端。各宜凜遵,毋違!此示。
光緒拾參年拾貳月 日給,告示曉諭。
第二筆記錄為金城東沙王氏宗祠內立有王增高「外翰」匾額,由欽命禮部侍郎(相當於現教育部次長)溫保琛為光緒壬寅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福建教諭、翰林待詔王增高立,匾額長為一百四十六公分、高七十二為公分,王增高因己經補廩兼舉優行(即十年廩生),再加捐貲為例貢生,因此依例如有赴監肄業各項考赴京試,則可攜帶「貢單」前往吏部申請就職或就教,吏部便發給「吏部執照」再等缺分發。王增高應該也經過這個途徑而取得「教諭」的資格。所謂「外翰」即「意為外取門生可入翰,雖非出自翰林的讀書人,但其才學不凡,具有翰林學士文采,這是有地位的文翰人家的雅稱」。由於王增高學識湛深,辦學認真,栽培人才,清廷曾頒「外翰」匾額。
清代教育行政體系主管是︰在中央為禮部尚書;在省稱學政;在府稱提調官;在州稱學正,掌管州儒學事;在縣,則稱教諭,掌管縣轄內儒學事務。所謂生員,是指能夠進入府縣儒學唸書之人,亦即曾經學正主考及格的秀才。其入學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考生須經縣、府、院三次考試及格後,方得入學就讀。其中又按成績好壞,決定是否給予廩膳費:成績優良的政府給予公費,稱為廩(膳)生;次等的,稱為增(廣)生。
貢生可當學正,教諭及訓導。所有學宮各官皆稱教官,雅稱「廣文」,「司鐸」,俗稱老師。教官例用本省人,但須隔府。教官職責在歲考、童試,科考時編造名冊表報,考場監試。平時為生員每月課考一次,講學一次,講經義及倫常諸事。
翰林待詔為文官從九品,掌校對章疏文史,為低級事務官。敕授登仕佐郎,妻封孺人,頂戴,朝用起花常用鑲花金頂,補服為練雀,又名白練。
第三筆記錄為山后海珠堂匾額,海珠堂是民俗村十八間之一,曾被做為學堂。在海珠堂大廳的「海珠堂」匾上,有如下記載:「海珠堂:明玉司馬,構建斯堂。背擁西山,峰巒遶舍。面臨東海,波濤到門。日月升恒,朝夕在戶。憑欄望之,宛如滄海懸珠,洵壯觀也。據青鳥家云:『名獅子弄球穴』。茲落成屬名於予。擬此二字,敢以從之來者。光緒庚子仲冬,宗弟增高跋。」金門縣志卷二土地志有載。
依據金門日報記者張建騰2005年的報導。匾上的內容是說,王明玉建構了這麼一座堂宇,背後有西山圍繞,大小山峰環峙著房舍;面前臨著東海,波濤就在門前翻滾。太陽逐漸上升,月亮由虧而盈的景象,白天和晚上交替在戶外展現光華。倚欄而望,紅日或滿月,就好像大海上懸著的一顆珠子,確實是很壯觀。根據堪輿所說的,像這樣的風水格局,就叫做獅子弄球穴。有這樣的一棟建築落成了,王明玉要族弟王增高取個好名。王增高便依照所見的景象,將它命名為海珠。這是清德宗光緒二十六年(歲次庚子)陰曆十一月的事。
文中的明玉就是王國珍的字,司馬則是王明玉納資所得的官職。按同知之別稱為「司馬」,同知係為正五品官,主要職責是輔助知府,每府設一人或二人,俗稱二府;亦有管民事,為直屬廳首長。青鳥家就是堪輿家,堪輿術又稱青鳥術;地理師必須修習青鳥之書,典故來自《幼學瓊林》。「敢以從之來者」似乎是一種謙退的說詞,表示「海珠」只是拋磚引玉,希望別人接下來還有更好的名稱,可供主人擇善取用。 海珠堂曾被做為王氏家塾,後來曾併入碧山國小。
第四筆記錄是依據2004年版長泰縣志,第三十五卷記載:「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金門人王增高任長泰儒學訓導。」按清代縣教諭為縣學教官,每縣一人,正八品官,官稱儒學正堂,在科舉時代,極為重要。文官品級為敕授修職郎,妻封儒人,頂戴通用起花金頂,補服為鵪鶉。訓導為教授、學正、教諭之副,每學設副一人,為從八品官。文官品級為敕授職佐郎。妻封儒人,頂戴通用起花金頂,補服為鵪鶉。
第五筆是依據民國十年版《金門縣志》卷八<建設義塚>,後浦義塚四,一在後浦社南海邊,縣丞金忠銘有築堤修塚埤記,光緒二十六年鄉人劉國恩、王增高、楊都試(字篤藩,號媽愛、宣統己酉貢生、金寧湖下人)募資重修,並立碑其間,日久漸見崩壞,民國二十三年顏臣宇又募修一次。一在赤頭埔、一在大溝、一在西門外新塚。這是王增高參與地區公共事務的一筆紀錄。
附錄東沙王氏宗祠匾額人物:
王菁華,號萃亭。八九歲背誦十三經,未弱冠入邑庠,旋複餼。道光己酉年捷鄉闈,玉書選拔貢、丹書舉優貢。莊太史印潭(即泉州莊俊元進士)贈聯雲:「最難一歲三登俊,可巧同胞異出身。」蓋美談也。在東沙王氏宗祠立有『文魁匾』,由欽命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等處提督軍務徐繼畬,為道光己酉科中式第三十八名舉人王菁華立。
王玉書,號紱庭,南安人。桐陰吟社社員。撰《棣香亭詩抄》 (錄自民國·南安續志)。
幼受父兄教曾技躬渾樸,尤工文翰,為諸生試輒冠軍。十三經書皆能默誦,文字招據經史而合時趁,投無不利,咸豐辛亥,由拔貢欽鄉薦,己未九年登第進士,點刑部主事,後又到泉州當官。他為官清廉,愛民如子,他死後,泉州人民為了追悼他,買盡了泉州所有的紙錢來敬獻他。
在晉江金安象運王氏宗祠,是清中葉擇地選于金安安中的白鹿山下,整座宗祠坐東北朝西南,王氏宗祠交最能炫耀家族的撰句設置於顯目的,大門柱上「虎榜聯輝光祖德,鹿鳴燕喜稱君恩」。這副對聯看似簡單,其中有著深刻的意義,虎榜指古時科舉高中進士、舉人後,主考部門應放榜;鹿鳴指古時考中的舉人,皇室設宴款待中進士的人,古稱鹿鳴宴。這對聯的大意是金安王玉書于清咸豐己酉科中進士,兄弟王菁華、王丹書中舉,這副對聯體現了王氏族人自古以來人才輩出,為王氏增添了光彩。這聯主要以頌揚祖德宗功,啟迪後人為目的,並以此提高族望,也顯現金門與南安王氏的關聯。
在東沙王氏宗祠立有『拔元匾』及『進士匾』,拔元匾欽命戶部主事成琦為道光己酉科拔元第一名王玉書立。進士匾是由大總裁都察院都御史沈兆霖、體仁閣大學士賈楨、刑部尚書趙光、戶部主事成琦,為咸豐己未科會試中試第一百九十名,殿試二甲第八十四名,欽點主事籤分刑部王玉書立。
王丹書,號晴坡,天性嚴謹,有父兄遺風,咸豐壬子二年捷鄉闈,由拔貢登賢書。是時,洪秀全圖恢復大江南北,道途梗塞,不上公車,歸而養母。在東沙王氏宗祠立有『文魁匾』,由欽命兵部侍郎巡撫福建等處地方兼署總督閩浙部堂王懿德,為咸豐壬子科中式第三十三名舉人王丹書立。
王登瀛,原名登樓,二次副榜,福建晉江南安人,同治戊辰科朝考一等第一名,籤分刑部浙江司,為七品小京官。在廈門鼓浪嶼題瞰青別墅詩刻位於日光岩蓮花庵後的巨石上,系1919年前後王登瀛楷書直題的……八十二叟王登瀛。「詩云:」華萼相輝映,天涯況弟兄。越裳猶一室,閩嶠有同情。
在東沙王氏宗祠立有『朝元匾』,由欽命閱卷大臣禮部尚書萬青黎、禮部侍郎溫保琛、刑部侍郎胡家玉,為同治戊辰科朝考欽取一等第一名,保和殿覆試一等第一名,欽點七品京官籤分刑部浙江司王登瀛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