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逛醫院

發布日期:
作者: 寒玉。
點閱率:596
字型大小:

另一位偉大的母親,陪著她那有一點年歲的兒子,小心攙扶他坐下。治療師將一組麻將遞到他的面前,要他尋覓和手中一模一樣的圖案,他在眾麻將堆裡尋找,他的母親在一旁為他加油。找到了!慈母露出了笑靨,一番欣慰。接著,更進一步地由兩盤一模一樣的麻將中分別找尋一樣的圖騰,用橡皮筋繫住,整齊地排列,猶如重新學習生活的小細節。當治療師拿出了藍色的黏土,裡邊藏身十顆各種顏色的珠子,揉揉捏捏,形狀如糕粿。市面上販賣的糕粿,用麵粉加糖揉捏發酵後,整齊排列於蒸籠,水滾後蒸熟,點上「紅花米」,賣相好看。現在,如果將粘土換上麵粉、餡料替換珠子,這點心時間,製作各式糕點,勢必激發更多學習精神。只見他慢慢地剝開,彷如尋寶般地,不一會兒功夫,全數找出。再者,右邊一盤彈珠,左邊一個瓶子,免洗筷夾起一顆顆,投入瓶口,手痠的時候,休息一下,繼續努力。而各式形狀的積木,將它們混合一起,拼拼湊湊,拼回了原先的樣貌。耐心的練習,有進步,但這樣的日子,還要持續多久?有時看他遇到一些挫折,有點灰心,很想出手幫他完成。上了年紀的母親,為兒如此奔波勞苦,情何以堪?
復健拉繩,這拉手的運動器,訓練著手力與臂力。一位阿嫂輕輕拉、慢慢拉,速度越來越快。隨行的小弟弟,喝完了鮮乳、吃完了麵包,也爬上椅子,有模有樣地學著大人拉呀拉,天真無邪的孩子,在他幼小的心靈,想必將這裡當成了兒童園地裡的遊戲區。
一對夫妻檔,老公體貼地幫妻子推著輪椅,慢慢地走近左右各有扶手的區域,妻子的腳裹著紗布,小心地跨過一格格塑膠墊所組成的障礙物,以耐力平衡而協調地將籃內的東西由這端拿到彼端。又訓練手力地握緊東西,一遍遍地收與放。隨著進度,雙手用巧力平衡舉重,順著間距,每完成一格,掀起一張撲克牌,以此類推。當輕拍健康球,來去間,手腳並用。緊接著,正確地旋轉一排排的螺絲,手勁加速度,看進展的程度。老公溫情接送,始終陪伴身邊,細心呵護,這股愛的力量,有他的支持,一定加快痊癒的腳步。
女性長者大部分都是這裡疼、那裡痠。一觸即發地牽一髮痛全身,爬樓梯、沒力氣,走沒幾步喘兮兮。有的電療、有的水療,期間不忘媽媽經,年輕時候操勞過度,年老時刻痛苦過日。不然就是月子沒做好,「風頭報尾」症頭多。痠疼的歲月,影響著生活品質。細細傾聽,年齡比較,我尚年輕,不敢冒昧回應,只在心底迴響,「我們真是同病相憐的一群。妳們有的症狀,我也有。」
隱隱約約地聽到了許多聲音。同樣的症狀、不同的回應,至醫療院所看診,這科說沒事,心頭很輕鬆;那科說嚴重,食不下嚥增添許多病痛。忐忑病人心,診斷真偽、不知誰是真?究竟應該相信誰?矛盾的心態,選擇看診的為難,病人常是不知所措。而醫者父母心,可以沒醫術,醫術不足可以再進修,但不能沒醫德,沒了醫德就沒有人格。病人求診,將希望寄託醫療,病況如何,理應據實相告。
外島的醫療不足,很多人對醫療沒信心,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看診時刻找信任的醫師,對病人而言也是一種保護。急診沒得選擇,各憑福運、聽天由命。而病人上醫院,運氣也是很重要,遇到好的醫生,是病人的福氣。猶記二月底,一位榮民伯伯身體不適,救護車將他送至醫院,住院醫師診斷病況、了解情況,一般而言,肺部發炎,開藥回家服用,不收住院。但伯伯年事已高又獨居,膝下無子女服侍。訴之情況後,住院醫師二話不說地收他住院觀察,完成了手續,回到家後,孩子已熟睡沙發。也因醫師的惻隱之心,伯伯一連串的併發症在住院後一一出現,從半夜的危急插管、送入加護病房,安然無恙後回普通病房,撿回了一條寶貴的性命。
三月再見伯伯,人瘦了一圈,但狀況還好。一心想出院的他,痰多雙腳也無力,還須留院觀察。平日,伯伯找衛生所的主任看診,對他信任有加,前陣子的「蜂窩性組織炎」,他很感謝主任的醫治。這回,更希望出院由主任接手為他看診。但體虛人無力,怎能輕言出院。於是,由當年家庭環境差、投筆從戎報國家,政戰學校畢業,官拜中校,退役後轉任輔導會,現任輔導員的水哥、看護與吾倆夫妻的護送下,陪他到該衛生所。正在看診的主任抽空出來,在車旁為他加油,要他聽醫師的話,好好養病,待他日出院,有需要他服務的地方,縱然人不適,無法前來衛生所,來電告知或通知社區天使,他將下鄉服務。在醫界服務多年的他,自家生活樸素,一輛舊車代步,但樂捐多數,算是一位不錯的醫生。
接著,伯伯回去看室友與朋友,臨行前,伯伯說來日不多、他要走,不想活。聽了很鼻酸,大家一路苦勸,伯伯遇到了良醫,如果沒有當機立斷收他住院,放他回家,可能大命不保。既然命不該絕,就要好好地活著。
有家屬的病患,生病時從旁照料;無家眷則乏人問津。此刻,看護適時隨身邊、噓寒問暖度難關,白晝與夜晚,每日兩千算。但知人知面不知心,看醫生要有福氣、尋看護也要碰運氣。曾經,目睹一幕,一位獨居伯伯住院後,找了看護,赴台療養前夕,返家拿隨身攜帶的東西。伯伯與看護不熟識,看護卻知伯伯身邊有一筆財富。按理,獨居伯伯有親友,貼身物品不勞看護來煩憂。但看護熱心過頭,進了古厝門,未陪伴坐於廳中休憩的伯伯於左右,先是尋覓神案桌,再來如無人之境在房間東翻翻、西尋尋。站在她的背後良久,看她玩什麼東東?那不可告人的一幕,令人傻眼,當下戳穿。只見她漲紅著臉,惱羞但不敢成怒。寧可敵人多於朋友,亦要遏制這種腦筋不用在正途的行徑與社會亂象。
許多老人不愁吃穿但省吃過日,突然一個意外,遺言未交代、財產未劃分。有多少的存款?有多少的家當?只有跟在身邊出入的人知道。也因此,許許多多的紛爭,造成了骨肉的分裂、手足的鬩牆。老人家對待自己好一點,不要想不開,錢財帶不走,往生之後只有一大厝。
不遠千里而來的阿嬤,一邊做復健、一邊怕趕不上公車,現在的公車,搭起來沒以前的順,經機場的太多班,繞呀繞,頭昏腦脹;轉呀轉,耗費時間。看她每日趕著公車來來去去,拖著一身疲憊,人都在不舒服了,還要忍受折騰。
女人真命苦,既要顧生、亦要顧死。為生的煮三餐、為死的忙年節,有人當「王爺」,告訴神明與祖先,要她伺候,必須庇祐精神好、身體佳,不然讓祂吃冰沙。這真是個好主意,回家跟列祖列宗討人情,「我幫你們延續香火、我為你們燒香拜佛,千萬得保佑,讓我遠離痠疼、脫離病痛。倘若除不盡身體微恙,忌日熱水加泡麵。」
礙於健保給付,治療六次後由醫師評估,方能再開單增減治療項目。許多痠疼多處的病人,無法一次復健太多,除咬牙切齒強忍耐,似乎毫無他法減輕肉體的疼痛。況且,島嶼的醫院只有一家,空間有限,病人無限,不生病、不走醫院,才是上蒼最大的憐憫。
電視上正播放著談話性的節目,有幾位操著外省口音的長者,請治療師調頻道,他門要看前總統的審判。身體雖有恙,關心國事不打烊。
我則抬頭看那「熱敷注意事項」:使用熱敷時感覺溫度適中即可,非愈熱愈有效;使用時必須經常翻動熱敷墊,以免過熱燙傷皮膚。而熱敷在於促進血液循環,太熱太燙、紅腫破皮,除達不到效果,反傷了肌膚。且在熱敷處,禁貼任何貼布,初次體驗,沒有經驗,貼了酸痛貼布熱敷,當撕去黏答答的貼布後,怎麼熱熱癢癢的?原是皮膚過敏,幸好幾天就沒事了。
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放鬆肌肉的熱敷後,如闖關般地進行第二關─「牽引」,解除神經壓迫、牽拉緊繃肌肉,坐姿端正地、頸部猶如「吊猴」,吊上去、放下來,循環不息。初次吊頸,臉皺成一團,想必多了好幾條細紋。而上下牙齒無縫隙,呼吸有一點困難,忍著不喊來人,雙眼緊閉,如果就這樣「吊乎伊死」,早死早超生,不見世間苦,也算是一種解脫。但上吊結束生命的人,舌頭伸得好長,醜死了,死相難看,如果真的想不開,就再想想別的吧。跳樓,萬一斷手斷腳,人又死不了,爾後日子難過呀。那跳湖總可以吧,這種天氣,湖水冰冰冷冷,不會游泳的人跳下去,萬一後悔了,或者沒做暖身運動,腳抽筋,沒人來救,變成水鬼,明年此刻不找一個替身,永不得超生,勢必當個孤魂野鬼到處飄。
煩惱真是煩不盡,生的時候「煩」、死的時候「惱」。立遺囑,死了之後究竟要選擇土葬還是火葬?自古以來「入土為安」,但數年之後,後代子孫麻煩,空間越來越狹小,「撿骨」勢在必行。至於火葬,人怕火,燒的時刻,在那霎那間,聽說靈魂閃一邊。人還沒走,從來也沒嘗試過,無法訴端詳。
(中)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