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我們的母親─李碧璇女士

發布日期:
作者: 黃美亮。
點閱率:787
字型大小:

我的母親李碧璇女士,金門金寧鄉古寧頭人,在家排行老四,上有二兄一姊,下有一弟,家中以農為業。
外公、外婆原本居住古寧頭北山,但從小生長在城區的外婆,常因鄉間不定時出沒的「蛇」訪客而嚇得心驚膽跳、花容失色。外公體恤外婆對新環境的不適應,遂從古寧頭遷居到金城南門里居住。外婆靠著做女紅、做生意,幫忙外公維持一家人生計。
母親自小天資聰慧,外婆非常疼愛她這小女兒,摒棄「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傳統思想,省吃儉用,讓她上學讀書。在那個年代的時空背景裡,女孩子們如能讀到初中,是極為難得的。
母親除了上學外,其他時間都陪伴在外婆身旁供其差遣,幫做家事;除了讀書,其靈巧的雙手在外婆精湛技藝的傳承下亦學會一身好手藝。
二十一歲那年,外婆將其許配於祖籍前水頭,同樣遷居金城南門的黃姓青年聰仁為妻,自此成為黃家第五個媳婦。在外婆心中,她是位乖巧聽話、善體親心極為孝順的好女兒。
結婚後的母親與婆婆、妯娌同住。母親盡其本份、克盡孝道侍奉婆婆不遺餘力。婆婆晚年臥病在床,母親與之對床而眠,一有些微聲響即趨前查看,照顧婆婆無微不至,及至終老。
母親與妯娌相處,互敬互助,妯娌三餐輪流烹煮,年節共同上市場採購食品。母親做事一向勤奮不懈,舉凡炊粿、包粽,跟著妯娌一起做,即使多做些事也從不喊累。因之,家中三個妯娌一團和氣,從無口角是非發生。在婆婆眼中,她是個頗獲鄰里、親友讚賞的不可多得的好媳婦。
母親與父親結縭育有三男四女,在共同生活的六十載時光中,與父親形影不離、同甘共苦。早期的家庭生活較為艱苦,因僅僅靠著父親微薄的手工收入,要供養一家九口的生活所需實在有點困難,生活中因而常有捉襟見肘、青黃不接的情事發生。母親為了要貼補家用,常常挑燈夜戰,幫人縫製衣服,一針一線毫不馬虎,由於手工精細、技藝超群,因而訂製物件應接不暇。
母親更是一位美化環境的高手,居家布置,不需假手他人,舉凡門窗油漆、牆壁粉刷、釘天花板……等等粗重的活兒,她都捲起袖子,爬上梯子,拿起工具,默默的完成,都不會等夫君下工回家來做。
母親更特愛種植花木,院子四周的花花草草,她都細心照顧,澆水、剪枝、翻土、除雜草……,讓蜜蜂、蝴蝶兒總愛來造訪。院子裡一年四季總是花朵盛開。
母親有潔癖,總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家中擺設亦各安其位,整理得有條不紊,母親為我們營造了一個明亮舒適、溫暖溫馨的家。
母親生性簡樸,永遠任勞任怨、克勤克儉,精打細算地謹慎持家,總讓日子平順度過。母親對於父親雖在家中經濟上無法充足供應而偶有些抱怨,但秉持著「一夜夫妻百日恩」及「嫁雞隨雞」、「出嫁從夫」的傳統美德,對於敦厚、不善言詞的父親始終盡心盡力、不離不棄、終身廝守。在父親心中,她是個極為優秀的「打著燈籠也沒處找」的賢內助。
母親在教育子女方面,亦極盡教養之責。對於孩子總是鼓勵多於懲罰,孩子做錯事,總是諄諄教誨,好言勸誡,不曾動用棍子。母親就是在經濟最拮据的日子裡,寧可自己節衣縮食也要讓孩子吃得飽穿得暖,永遠以丈夫、孩子為第一優先。
而每逢學校開學時間,為了要讓每個孩子都能繼續學業,無論如何困難,母親都要想方設法向鄰里、親友四處借貸,籌足學費讓孩子如期註冊。
更難忘的是過新年時,母親的一雙巧手總會化腐朽為神奇,把親友汰舊的或半成新的衣物拿來修修改改,加蝴蝶結,加滾邊,加上繡花,變成一件件非常美麗別緻的新衣,讓我們風風光光、高高興興的穿出門,沒有人相信那是一件件舊衣服的「變身」傑作。
從小到大,我們七個孩子在母親慈愛的督導下規矩做人,認真做事。及至成年,我們七個孩子在父母的見證主婚及濃濃祝福下亦各個成家立業。
我們七個孩子在職場上亦各有所職,不辱父母教導。峰弟雖未任公職,但頗受廠長器重,也做到課長職位,弘弟在北市擔任郵差,是個認真盡職的「綠衣使者」,最小的添弟任職北縣國立高中行政部門,是個「考將」,每考必過,當他「高考」上人事行政職系人事行政科時,真是舉家歡騰。想來是這最小的老么完完全全承繼了母親您所有的聰明才智。珍妹雖學歷較低,但頗知自勵,自求精進奮發向上,也在職場工作達28年之久,惠妹在嘉義市的幼稚園當老師,娜妹在國小任教,我與夫婿鄭校長亦在教育界服務多年,三年前共進退,同步退休。
想想,我們七個孩子如今皆有所成,都有幸福美滿的家庭,這一切的成果莫不都是在母親您浩瀚地慈恩光輝中成長所致。在孩子們心中,多麼慶幸與幸福啊,我們能擁有您這麼一個極為傑出優秀的好母親。
母親對待孫兒,雖是台灣、金門相隔兩地的聚少離多,但無論內孫、外孫,您卻是毫無私心,個個疼愛有加。母親每次從金門到台北,總是大包小包的土產、特產,不論貢糖、海蚵、一口酥、麵線、寸棗糖、花生、蚵乾………,這些的家鄉味都是家家有份,通通有獎。
有時候,兒孫們需要買什麼東西,晉級為「阿嬤」的母親都會大方地掏出「私房錢」來熱情贊助,母親無私地疼惜疼愛兒孫的心讓大家都深刻感受到了。因之,在兒孫輩們的心中,母親真的是個慈祥和藹、有求必應的「好好阿嬤」。
做為「婆婆」,對待兒媳,母親也是「將心比心」地把媳婦「當女兒」看。從未擺「位高權重」地高姿態,從未「頤指氣使」媳婦過。母親深知媳婦是兒子的另一半,嫁入黃家就是黃家人,她當然也要愛屋及烏地善待媳婦、疼惜媳婦。
我們也常說母親的媳婦是「聯合國」,大弟妹淑華來自台北汐止,二弟妹吟秋來自家鄉金寧湖下,小弟妹秀容來自廣東外省第二代。她們都是賢妻良母,都幫著弟弟們把各自的家都打理、維護得很好,兒孫們也個個健康、活潑,很讓母親寬慰。弟妹們對母親,一向亦敬重有加,從未發生過婆媳爭吵之情事。在媳婦們心中,說母親是她們的「第二個媽媽」,一點也不為過。
做為「岳母」,母親亦本著「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有趣」的心態,對待女婿猶如兒子。母親是個重禮數、極為客氣的人,對於女婿,更是處處「以禮相待」。在藩志、文曲、明理、任益等四位女婿們心中,岳母的待人接物面面俱到,處事之道事事圓融,實為晚輩們的最佳典範。「岳母」之於女婿們心中的地位實亦不亞於母親的地位。
母親及至晚年因身體欠佳,需常常到台就醫看診,為免台、金時相往返之舟車勞頓、費時費力,情非得已之下不得不離開家鄉金門,這塊孕育她一生而帶有濃濃鄉情的土地。
決定遷居台灣讓母親痛苦萬分,心靈飽受思鄉的折磨。她想在金門家鄉終老一生,但「多發性骨髓瘤」需要每月看診醫治。母親是個明白事理的人,她深知若長住家鄉,必定拖累在金的三個女兒女婿,遂忍痛割捨戀鄉情結,赴台就近兒媳,一方面生活有個照應,另方面看診方便,同時還有兒孫承歡膝下,正可好好享受天倫之樂。
母親的病情在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大夫「田蕙芬」醫師的悉心看診照顧下,病情一直控制得很好。萬分非常感謝仁心仁術的「田蕙芬醫師」,如果不是她將母親醫治得這麼好,我們就不可能再擁有將近五年的時光時時前來台北看望母親、陪伴母親。
97年12月初始,母親因久咳不止,遂前往就近的耕莘醫院看診,整整住院十天後於15日早上出院回家。不料16日星期二,在出院的第二天早上,母親自覺身體不適,父親發現母親不斷地「頻頻吐氣出來」,直覺這不是好兆頭,心中暗感不妙,當下電話催促遠住南港的峰弟夫婦趕緊前來送母親再度就醫。
在車上,母親與兒、媳尚還言談交代著事情。未料,萬萬沒想到事發突然,母親在「加掛」候診中,在病歷都尚未送達診間前,忽然間陷入重度昏迷!
這突發狀況把所有週邊的人都「嚇壞了」,連「田醫師」也幾乎「從椅子上跳起來」連連說著:「趕快去急救室!趕快去急救室」。父親和峰弟夫婦及印傭雅蒂,火速趕往「急救室」。當醫生催促問著:「要放棄?還是急救?」時,實在不忍母親就這樣突然「撒手人寰、不告而別」的父親與峰弟、淑華,當下馬上做了「迫在眉睫」的不二選擇,馬上插管急救,把母親從「鬼門關」搶了回來。
98年2月20日晚8時29分,母親終因肺炎引起敗血症、腎衰竭而不治往生,結束了長達2個月零4天的苦難病房時光。
親愛的母親,請您千萬要原諒我們的自私,因為當下真的不忍心也無法接受您「突然之間走掉了!」的事實,因之無論如何,說什麼也一定要「救您一把」!為了我們的一己之私,我們強留您在人世間多折磨了2個多月,但也因著這2個多月,讓我們抓住這「搶來的日子」裡與您做最後的相處、探望與訣別,做好萬全的心理準備。
縱觀母親終其一生,她都兢兢業業、堅守崗位、謹守本份、禮數、盡職地扮演好她做為一個「女兒、媳婦、妻子、母親、婆婆、岳母和阿嬤、外婆」的每一個角色。
回憶敬愛的母親,她一向潔身自愛,賢慧端莊,溫柔婉約,外有清秀的臉龐,內有書卷的豐富內涵,實是位極為難得的「超優質、極優秀」的女性。
古人說:「同船過渡也要五百年的緣份」。我們兄弟姐妹七人何其有幸,應是累積數億年的緣份才能與母親您結緣,做為您的子女,成為一家人。有您這樣的母親,真是我們前輩子修來的福氣,也是我們的驕傲。
如今,享壽八十高齡,枝葉繁茂、子孫滿堂的母親,您蒙佛祖接引至西方極樂世界去了。法師及禮儀師一再囑咐我們不要過度悲傷,要以「祝福的心」來與母親您告別。親愛的母親,您走了!您走了!您走了!回顧追念您的一生,您不枉費在這人世間走一回,您已「功德圓滿」,安心前往極樂天,前往「離苦得樂」的往生淨土。
敬愛的母親,我們都已遵照您的交代,為您做法事、做藥懺、做功德,為您化清秀美麗的妝容,選最漂亮得體的衣服,買最高貴美麗的頂級「皇金甕」(台語),並謹遵您的交代讓您與大舅、姨媽同住台北市大安區的「慈恩園」裡,您不會孤單寂寞的。
親愛的母親,請您放寬心,我們會好好照顧父親的。相信您已心無掛礙,安心跟隨佛祖去。
慈愛的母親,您軀體雖已遠離,但母儀長存,慈恩浩蕩。您的音容笑貌、精神常在。您情留子女、媳婦、女婿及16個內外子孫,留給我們無盡的追思與永遠的懷念!
雖然說「天下無不散的宴席」,雖然說「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定律,「往生」是人世間唯一的「終結」。但偶爾在人群中看見如母親般的長者,仍不免思念母親,在午夜夢迴中每每憶及母親,仍情不自禁地潸然淚下。
親愛的母親,思及您躺臥病榻遭受病魔的百般摧殘與折磨,我們內心萬分痛苦、飽受煎熬。每次的探望,都讓我們哽咽落淚不已。如今,母親您解脫了,您不再有任何的病痛與折磨。慈愛的母親,我們兄弟姐妹雖然都萬分不捨母親您的遠離,但在我們心中卻都有相同的共識,母親您形體雖亡,但精神常存。
親愛的母親、敬愛的母親、慈祥而偉大的我們的母親──李碧璇女士,其實並未遠走,她老人家只是「換個地方住」罷了!母親住在天國,母親住在我們心中,母親您永遠鮮明地活在我們家族的每一個人心中……。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