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歲月
她撫著手中這塊「玉」,那是塊清澄澄的透明體,莫約五十元硬幣大小的「玉」,她已珍藏它二十多年了,其實那是只塊玻璃汽水瓶身破裂後的一部分,那是她和他於二十多年前在那小島上撿拾的。
她記得那是一個清閒午后,她播完午後的新聞稿後,坐在站前的石頭上看海看得入神時,他來了,他問她想啥,她說啥都不想,後來又說啥都想,他被她搞糊塗了,就要她啥都別想了,後來他們一起啥都想,在那個孤島上,當時他是預官,她是播音員,她是這島上四個或五個女性之一,整個島上的女性就只兩位播音員及二或三位慰勞官兵的「八三一」。
當時她常於播完音後坐在播音站前水泥砌成的階梯上,在這島的至高處望著遠方無垠的海,心中時而澎湃時而消沈,對於自己的未來拿捏不定,當了一個月的播音員,就厭倦這無聊的工作,當下就決定一年後約滿不再續約,於是她只得不時望著島外的那片海無意的發想,發想自己沒了工作後會變成啥樣,有時妄想自己會考上大考,成為一個大學生,或者是職場上得意的女性工作者,就像電視劇上那光鮮幹練的女主管。
「送妳一塊玉。」那個乾淨清朗的午後他在播音站外的沙地上覓得這「玉」,慷慨的送給她。
「騙人,這不是玉。」她努力睜著雙目注視那塊他所謂的「玉」。
「如果你認為是玉就是玉,是鑽石就是鑽石,端看你如何看待它」他煞有其事的說著。
「喔!這樣嗎?」她迷迷糊糊的接受他這番論訴及那塊「玉」。
她天真的像未涉世的小娃,卻著迷崇拜腹中有料的學者,在她生長的那個小區都是些為三餐走動的市井,包括她的父母與堂兄姊們,他們忙忙碌碌都為了顧著肚子,至於「學問」那是從學校打知來的,或著過街的那個社區的大人們才有學問,她住的那巷那個區的居民似乎無暇顧及這生活額外的事物,她依稀記得她童年的居所是在城南的巷尾,那約莫五十米長的巷道是用石板鋪成的,巷頭住著幾戶領公家餉的白領人家,巷尾就住著一群為三餐打拚的市井包括她們一家。
十九歲的那年她高中畢業考上心戰大隊播音站,第一站就上大膽島,迷迷糊糊的和一群軍隊移防到大膽島「從軍」去,從此展開她的視野延伸她的思路,大膽島的一切細微事務將啟動她混沌未開發的腦。
那是在戰地小島的一個夏夜,嗡嗡的蚊子在播音站的大廳搔擾同袍們,啪嚓一響就滿手紅漬,一隻或一雙或聚集的蚊會慘死在你手心上,她拍到一隻肚滿腸肥後興奮極了,瞧見機務士阿福手臂手還有一雙,喊著:「等等,我來。」然後「啪」的一聲後手上又出現一個小小的血印子二隻蚊子也烙於血中,她天真的說:「只要蚊子插入你的肉,你用力縮起肌肉,牠就拔不起來了。」頓時,一屋的大男人靜了下來,她自作聰明的再補一句:「這是我爸說的,這可是學問與經驗呢?為免白白的給蚊子叮,一定要殺死咬你的蚊子。」「這是妳爸說的,那是對的,那肯定是對的」其中一位男同袍附和著,然後一屋子的大男生跟著哈哈大笑,她也無由的哈哈笑著,只不知另一位同她上這島上的女播音員卻擺著一副不悅的臉給那群男人看。這事一直到她下了島的二年後,她稍長才明瞭那群男人哈笑的含意,她有一種被污辱的感受,可已經事隔多年了,她有些生氣,但慶幸的比較多,至少她沒和那群邪惡的男人打交道。
那小島,原是她小小心靈的聖地,未上島前充滿了憧憬,上了島後卻發現憧憬與事實間有莫大的距離,到那島工作,當個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嬌點,起先有些虛榮,被拱的感覺有些迷茫,但在眾星的眼中,她看到她不是真正的月,她應只是這群遠離家鄉的遊子暫時尋開心之物,或者只是映在水中那輪月影,天明就散了,這只是她的想法,她直覺她的想法是對的,那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能,這本能世上沒有重複的,如果有相似也有微妙的不同,就如同命運一般,一個人的直覺會影響關鍵作決,然後一個或數個決定就會決定一個人的人生,她的一生將會如何?她如今尚不及雙十年華,她自己也不知,也許命運之神會眷顧她,也許捉弄她,更也許她會擺脫原始的命運,打拚自己不一樣的路。
那是鬼月的一個夜,睡夢中她感到胸口一片悶,她想起身,但身不由己,她覺得有個人,不,是鬼或是魂壓在她胸口,起先很悶後來喘不過氣,她明確知道自已在睡,也知這不是夢,她看不到但腦子極度清楚,清楚自己不是混沌,清楚現在發生的事,但卻無法解釋這一切,甚至她知道壓在她身上的一定是男魂,她也知道這魂不會害她,她趕祂,祂不走,她極悶,告訴祂,她要找過逝的外婆來,祂還不走,她說她有從島下帶來趨邪的符咒,祂似乎功力高大,啥都不怕,最後她妥協了,她知到這夜她拿祂沒法,她只得暗唸「南無阿彌陀佛」經超送祂,最後在迷濛間祂趁日初前離去。
天明起身,一切如同幻影,啥都沒發生過一樣,她想告訴同她住的室友,但想想又沒說,說了也沒用,說不定換來個不適應工作或心神不定的頭銜,她想起這島經歷過這麼多戰役,死過這麼多人,都是男人,那昨夜那一定是男魂,且一定有個官位,因為祂有膽,啥都不怕,當兵沒官位的肯定沒這膽的。
她想到北山的觀音廟拜拜,一種強烈的直覺一定要到觀音廟去祈求觀音娘娘賜予昨夜訪她的那魂平和,至少祂已找上她,已結下這份奇緣。
手持三柱香口唸「觀音菩薩要保佑我一家平安順遂……還有昨晚……」她不知如何向菩薩說明昨夜的事,記憶中和祖母一起祈福時沒有這發過這願的,她只好閉眼用心想出意念,她想菩薩慈悲廣大一定知到她的善念的。
菩薩果真神通廣大,那魂不來了,她在這島的夜安穩多了。
安穩的夜因為她的多喝也有需起身如廁的時候,但為何這晚她的室友不見了,這小島正規編制的女性只有她倆,為何這晚她的室友不見了,她感到不安與恐懼,這感受比那魂壓身的夜更無助,她不敢出外找室友,只能等,用被矇住頭眼,豎耳細聽,只是除了夏夜蛙兒咯咯作響,蚊子嗡嗡聲外是一片靜,她在迷糊間又睡了,她終究只是個二十不到的小女生,煩惱擔憂只是短暫的,清晨起身播放早鐘到對岸時,室友卻安然睡在床上,她沒吵醒她,她懷疑昨夜是不是又鬧鬼了,把室友暫時變不見了,或者昨夜壓的是室友,把她暫時壓不見了。
她的室友說她是真見鬼了,昨夜明明就沒人離開寢室,要不就叫她到站下的醫務室看病,一定是得了眼病或錯亂症,室友還說搞不好前兩天她得的腸胃炎還沒好所以引發腦子不清,需要好好看醫生,可她認為她?病,她想算了說不定是那戰魂又來了,那魂一定無聊又來找碴了。
於是這回她和室友相約去觀音廟祈求她們的寢室平安,工作順利。是否二個人的願力較大,這以後的夜真的平靜了。
如果你是一個享受孤獨寂寞的人那你就適合來到這島,這一平方公里多一點的小島,表面剛強堅毅,裡子卻柔嫩溫潤,尤其你獨自一人坐在島上的任何一處你都可以望見無垠的海域,有時候你看見海同母親一樣的溫暖,有時像父親一樣嚴厲,有時像好友一樣貼心,更多時候像情人一樣跟你訴說著滿腹的柔情愛意,你會在早晨或嚮午特別是陽光微醺的午后醉入這島,這島再醉入這片海,你看似孤獨,但內心並不,因為特別的機緣讓你們這群有緣人相聚在島上,你只要踏上這島你就自然與這兒一切同心相濟,因為你清楚的知道這兒發生的一切會恪印在你的心中,你會帶著這印記行走人生,然後會不經意想起這兒所發生的一切與你當今人生現實比對一翻,然後這島的一切草木會以無言的方式告訴你人生最簡單的道理,讓你心靈反樸歸真。
他和她望著海,她習慣漫無目的看著海,在看海的當中發現真正的目的,他說她來這島後腦子都變了,變得和他剛認識時不一樣,她說那是有些領悟,是海教她的,他說這樣不行,再下去會與現實脫,會神經錯亂的,她說他多心了,於是他要同她講些這島的故事,講點現實煙火的故事,那故事發生在二十多年前,當時國共雙方軍事緊張,敵我都用盡方法探究對方的虛實,譬如水鬼的訓練,對方會利用黑夜把訓練好的水兵放逐到海中然後令其游到我方陸地,必需帶點東西回去作為證據。
「什麼東西?」她睜大眼問。
「人身體上的東西,譬如一隻耳或一個鼻,眼睛也可以。」他說。
「你鬼扯的!」
「是真的,當今士官兵寢室廿十多年前的一個黑夜睡了九人全被水鬼作了,白天被發現時身上都少了一樣東西。」
「你騙人」
「沒騙妳」
「有,你就是騙人!你不要說這可怕的事!」
「那說點別的,說點這島上的愛情故事。」
「那好!」她笑了,淺淺一灣笑意寫著年少的真切。
他同她講這島上一對播音員與播音官的愛情故事,粗糙簡略,她不滿意的說他是瞎編呼哢的,原因只是這座島嶼太小且是軍事地區不會有真正的愛情,她引頸望海,她告訴他大海比他真實,他說她多心了,地雖小心卻不窄腦子也不會因此被桎梏,真正的愛情不會被拘泥於環境中,但他說他放心多了,因為她並沒有和現實脫,她還是理性大於感性。
她三吋高的黑色高跟鞋踏在大膽島上的花崗岩上蹬蹬作響,在這盛夏的午后特別清脆,她特別趿上這雙會響的鞋踩在這孤島的岩上,清澈的踏響音配合四面的海浪韾及木麻黃樹梢掃出的吟唱,形成一種自然的交響樂,低鳴垂吟、清音鏗然、咻咻狂嘯合成一曲絕然的曲目,她幻想自己是曲目中的主角,這島上的一切是為她而生為她而在,她又陷入不可自拔的自我中,她忘了自然有規律,這島的一切都是自然,她又忘了她讀過的一本書中的一片文字告訴她自然是一切的導師,天法道道法自然,四時與天相都是自然,唯有順應自然才會活出些許真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