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十場樂齡的影像對談─小眾多元不同的觀點不同的關懷

發布日期:
作者: 洪春柳。
點閱率:632
字型大小:

 在金門,議題對話的機會比較少。
金門的喜宴多,宴會上,賓客圍坐,面對佳肴美酒,除了大快朵頤、暢懷痛飲外,總要有點共同的話題來助興。金門人最喜歡共享的話題:是五百年前一家的宗親關係,是一年三節的高粱酒福利,是撲朔迷離的選舉戰爭,是·……。
除此之外,金門人是否還可以開發些其它的公共議題?讓對話的內容更多元化,更豐富化。
金城鎮樂齡學習資源中心主任李沛慶博士有感於此,和金門寫作協會合作,特別在其樂齡課程中,除了原有的養生運動、中西樂器、美容美景外,還嘗試開闢了一門「影像對話」的課程,希望藉著影像的共同閱讀,為學員提供一個議題對話的平台。
90年代,金門寫作協會在溫仕忠理事長和許能麗總幹事的領導下,曾經辦過一系列溫馨知性的讀書會。進入2000年後,原有的寫作協會會員皆增長十歲,泰半從正職上退休了。符合了樂齡學習的標準,卻沒有了好眼力,文字讀書會肯定辦不成,故現任的楊清國理事長欣然推動影像讀書會。
第一場,2008年11月7日,卡通版《梁山伯與祝英台》,洪春柳老師
我以匹夫之勇,先作登陸之舉,拋磚用以引玉。梁祝的愛情故事已成中國傳統戲曲的經典,四年級以上的台灣人、金門人幾乎都曾為60年代的梁兄哥凌波傾倒過。觀看卡通版的《梁山伯與祝英台》,以片中三首歌曲為導讀重心,一方面重溫梁祝的本事,一方面也重拾一下每個人的童趣。
影像閱讀後的對話,主題有二:一者,年過五十,你還相信愛情嗎?二者,若說馬文才有財富,梁山伯有愛情,祝英台有文釆,那麼,你希望你的子女有什麼?一群樂齡人,久習於茶、米、油、鹽、醬、醋、茶的平常生活,突然再談愛情的話題,不免訝然、啞然!但對話的結果,我們還是不能否認愛和情的重要,只是情愛的範圍並非只限於男女之間的愛情,親情、友情,甚至鄉情、國情等,都是讓人認真生活的動力。
第二場,2008年11月14日,張愛玲與《色戒》,王金鍊老師
王金鍊老師曾演講過「才女張愛玲」。《色戒》,由張愛玲的小說,改編成李安的電影,這部影片的成功有二位大才女、大才子先後的心血灌溉。除了影片中的三場床戲,引發「藝術乎?色情乎?」的熱烈討論外,提問:「張愛玲的小說《色戒》和李安的電影《色戒》有何同異?」王金鍊回答:「張愛玲小說《色戒》已是有枝有幹的樹,李安的電影《色戒》則是在樹上開滿了花,燦爛成花樹。」
第三場,2008年12月5日,日劇〈夫婦篇〉+〈佐賀阿媽〉,李瓊芳老師
李瓊芳老師曾當過金門婦女會理事長,對婦女的角色扮演有深入的觀察,為何選擇日劇的〈夫婦篇〉?依她的說法,她從現代日劇中,赫然發現那個奔波在家庭、職場,忙得像陀螺團團轉的女主角,不就是生活中你、我的寫照?日劇比台劇更觸動生活的真實。劇中的女主角在一切的忙碌後,上美容院修飾一番,被讚美年輕了十歲,就高興得心花怒放了。
三十多歲的少婦說:「女主角能二十年如一日,問只會坐在餐桌上的一對成年兒女要吃什麼,尚能接受,但肯繼續為窩進沙發看報的先生倒茶,已很難令人相信了。」年過八十,把金門當作第二故鄉的溫老回應:「我走過很多地方,金門的女孩子很顧家,很有婦德的。」一座哄然。
第四場,2008年12月19日,《千里單騎》,許燕學老師
許燕學老師繼續親情主題,提供大陸導演張藝謀的《千里單騎》,由一位日本父親為完成其病重兒子的夢想,隻身赴中國雲南拍攝關公千里單騎的儸戲談起,探討嚴父與獨子的情懷。片中沒有俊男美女,但當父親獨忍喪子之痛,用錄攝機拍完帶面具的儸戲後,觀戲者皆不禁為之動容!「父親在家裡為何常是扮演缺席或沈默的角色?」對話沒有標準答案,李素娥老師說她對父親最深刻的印象,是每天要檢查功課寫完了沒有?楊清國校長說他最重要的父親工作是買早餐,蔡祖求老師表示這也正是他的父親工作。和母親什麼都管、什麼都做的嘮叨、勞碌角色比起來,父親的確是沈默而威嚴的。父親的愛比不上母親的愛嗎?一場討論下來,突顯出的現象似乎是:父親的角色比母親壓抑許多。
第五場,2009年1月11日,〈謎樣金門〉+《金門歷史風雲》,楊清國校長
長期活躍於金門政壇、文壇、教育界、佛教界的楊清國校長,談起金門,駕輕就熟,如數家珍。外國人觀點的〈謎樣金門〉,本地人觀點的《金門歷史風雲》,前者浪漫,後者平實。
對話的焦點放在史實問題上,包括:陳淵是否確有其人?朱熹是否到過金門?鄭成功是否伐木造舟,讓金門成為風害之地?故金門百姓不祭拜鄭成功……等。對話暢達、自由,不求定於一尊的答案,王先正老師說:「有人討論金門,至少表示有人關心金門。」楊校長的結論:「金門的歷史若缺席了陳淵、朱熹,低貶了鄭成功,那麼也將失去其最亮的光釆。」
第六場,2009年1月18日,〈兩蔣〉+〈胡璉〉,楊清國校長
楊清國校長繼續上一週的《金門歷史風雲》觀賞,〈兩蔣〉和〈胡璉〉,相較於陳淵、朱熹、鄭成功的真幻模糊,蔣中正、蔣經國、胡璉的影像,是真真實實地出現在記錄片中。除了古人的歷史影像,還有今人的受訪。當溫老的受訪鏡頭一出現,大家一陣親切的笑聲,尢其看到溫太太的受訪,談到當年金門婦女攔住阿兵哥的吉普車,問道:「我可不可以坐你的妻子(車子)?」大家更是哄然大笑。
對話由楊校長一段任金寧鄉長時,提出河川整治報告親自受到胡璉的獎勵談起。一直以身為胡璉部屬為榮的溫老,當然有更多老長官的故事,這一次討論,展現出難得一見的滔滔不絕,話興十足,對胡璉戰功的是是非非,風風雨雨,更以一句耐人尋味的「天意」作結。林金榮也談了一點曾經參與莒光樓檔案照片整理,看過一些胡璉時代珍貴影像的經驗,……瓊芳老師不禁感言:「原來在座諸位都是活歷史!」
第七場,2009年2月6日,「海洋文化」,林金榮老師
文史工作者林金榮,長期投入金門的田野調查,不僅熟悉金門的土地,更熟悉金門的文物。他從泉州帶來一系列的《探索·發現》記錄片,此次以〈帆船〉和〈碗礁沈船〉為主題,話說海洋文化。
他強調:「海洋不僅承載船,也承載文化。」藉著天文知識、地文知識、指南針儀器,還有水手經年累月的經驗,一支支的中國船隊在茫茫大海中找到自己的方位,沿著海岸,越過海洋,創造出海洋王國。
金門的海洋文化呢?林金榮話說海印寺、通遠仙翁,推測倒影塔為導引塔的可能,作「鄭成功伐木造船用的龍骨松木,當時金門尚無法取得,故不可能在金門伐木造船」的推斷。
碗礁一號,沈船揭秘,在福建平潭,近五萬件的景德鎮五彩青瓷被從海底打撈起來。記錄片裡,由打撈、洗刷、碎片還原,到拍照存檔、排列展示,考古工作人員隨著工作進度,一再表達出興奮、驚喜、滿意的心情。原來,從碎片中拚回原型,從考古中還原歷史真相是如此引人入勝。面對沈船裝載了什麼貨物的謎題?打撈沈船似乎充滿了猜謎的趣味。
林金榮由琳瑯滿目、素雅美麗的景德鎮青瓷,談到金門瓷器小史、后豐港的貿易瓷片、瓊林的碗藥等。並期許未來的金門島能如船艦,勇敢迎向海洋。
一向雅好古玩文物的陳添財老師有感而發:「近年來,金門的文史工作已作了不少,但文物整理的工作正待開展。」
 第八場,2009年2月20日,「驅山走海」,洪明燦老師
 從國中地理老師的工作退休後,洪明燦老師以更積極的心態,全方位投入藝術的志業,他寫書法、教書法、寫生作畫、寫畫評、寫詩、寫散文……。「驅山走海」成立於1998年,十一年來,一直是金門最活躍的寫生畫會,洪明燦老師是重量級成員之一,聽其話說「驅山走海」,果然是聽一場既說畫也說人,畫人合一的導覽饗宴。
透過Powerpoint電腦影像的整理,藉著畫作,洪明燦老師從巴比松畫派、印象畫派、驅山走海畫會,有系統地一路娓娓道來,這些畫作的共同點是:走入大自然,關懷土地,在陽光底下捕捉光影。
走出戶外,面對實景,寫生山海;再回室內,整理素材,移山倒海。所以畫會名為「驅山走海」,驅,走,不僅是接近之意,也有再造之意。巧的是,李白亦有詩:「峨嵋高出西極天,羅浮直與南溟連;驅山走海置眼前,名工繹思揮彩筆。」藝術的情懷,常是這麼巧妙地貫通於古人今人,也貫通於詩畫之間。
第九場,2009年3月6日,「古寧頭戰役」+「八二三砲戰」,李福井老師
資深新聞人李福井先生,主講古寧頭戰役和八二三戰役。這一天,全日的風雨交加,令人擔心討論會出席率是否會受影響。下午三點左右,會來的果然都來了!風雨故人來,這樣的討論會別有一番感人的情味。
李福井藉著《金門歷史風雲》記錄片,先讓我們對這兩次發生在金門土地上的重要戰役有完整的概念,然後表達他的看法。他分析了古寧頭戰役的國勝共敗,有幾個因素:1、天時。天冷,東北季風強勁,故原擬在中蘭、后沙登陸的共軍,被吹向古寧頭;2、地利。由古寧頭上岸的共軍,被觀音山、湖南高地所牽制,無法發揮戰力;3、驕傲。共軍憑其一路長勝的氣勢,對攻下金門產生輕敵之心;4、增援。國軍十二兵團及時趕到,「金門之熊」戰車亦發揮最大威力。
至於八二三砲戰,引發李福井的關注點,反倒是朱西寧的《八二三注》和胡璉對金門的貢獻。他認為《八二三注》書中描寫金門百姓的部分有些隔閡的缺憾,不夠深入,無法引起金門人的共鳴 。而胡璉對金門最重要的貢獻有三:1、造林;2、教育;3、金酒。
第十場,2009年3月20日,《那人·那山·那狗》 李瓊芳老師
李瓊芳老師繼續關注親情主題。《那人·那山·那狗》,讓人馬上聯想起《千里單騎》,同樣是中國影片,好山好水;同樣是父子情懷,有責有愛。不同的是,《千里單騎》的異國色彩是日本老父,全片風格沉重;《那人·那山·那狗》的異國色彩是台灣流行音樂,全片風格溫暖。 郵路員(郵差)老父退休前,帶領將接棒的兒子走一趟山郵路,並把忠狗老二送給他。平凡、簡單的劇情,但在瓊芳老師善巧的主持下,卻引發許多熱烈的迴響。
洪秀琴對「大風吹走信,老郵差奔跑追信,忠狗幫忙咬住信」的那一幕情景,感動最深。蔡發色老師由深山老太婆倚門望信的孤單,回想到金門當年老阿嬤望南洋批信的身影,並談到金僑後代與金門的鄉土認同問題。正巧由泰國返金探親的洪春美回應,要金僑後代能根留金門,需要金門也能提供資源,否則現實條件是容易讓金僑心有餘而力不足的。
沈默的父親!又成為大家對父親角色的共同觀感。林金榮分享兩個小故事,他有位遠親離鄉背井大半輩子,回到金門後,對自己一生最大的感觸是:「無話的青瞑牛,一輩子被牽著走。」再者,兩岸隔絕五十多年,一位老阿伯一心一意要尋找他的鄰居女子,但當女子被找來後,阿伯反而一整天久久不語,直到數天後,旁人問起原因,阿伯才失望地說了一句話:「她怎麼那麼老?」
金門人談金門事、金門情,瓊芳老師最後的結語:「戰爭與移民,讓金門人有許多的辛酸,但也因戰爭和移民,金門這孤島才有了出口。」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