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聾的青蛙
有一群青蛙決定來場比賽,比賽的終點是一個很高的塔頂。比賽開始了,青蛙紛紛的從高塔上跌落了下來;群眾中沒有人相信這群青蛙能夠到達目標。此時,周遭群眾開始鼓譟著:「喔!這路太難走了,他們絕對辦不到的!」、「他們不可能,這塔實在太高了!」青蛙們聽到了,一個一個放棄了!最後只剩一隻小青蛙繼續愈爬愈高,終於到達了終點!
所有參賽的青蛙都好奇極了,想知道他是如何辦到的?答案是這隻勝利的青蛙,他根本就是個聾子,聽不到旁人的閒言閒語。
這是一篇寓言,以出人意料的結尾,點出了不要聽信人們負面的批評或悲觀的看法,只要堅持就會成功。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了這個寓言,真的就會裝著耳聾的樣子,不在乎別人的嘲弄取笑,或是自以為是的建議。
可是對我來說,這不是一則故事,而是真人實事:我有一位朋友,從小就不知道這是個有聲世界。長大了,終於認清了自己耳聾的事實;她認命的學了手語、讀唇,勉強的可以與人溝通了;雖然活在寧靜的天地裡,文學卻像她雙腳踩踏的土地,讓她活的堅強又勇敢。
少女的時候,她像追星族一樣的追逐她喜愛的作家;在雜誌上看到有個男生寫了一篇小說,深深感動了她,她就以為那個作者是自己心靈的伴侶,是可以託付終生的良人。
結果真的像小說情節一樣,純情的少女與白馬王子結婚了。遺憾的是婚後,他的夫婿就像顆彗星,剎時就在文壇上消失了。唯獨她像隻烏龜,而且是隻耳聾的烏龜,朝著文學的高塔上跳躍。寫稿、退稿,退稿、寫稿,她不停的從目標的高塔上跌了下來。
我常常看著她一次次的跌落,卻從未聽叫聲聲疼痛或是退;最多就是休息了一下,抖了抖身上的灰沙,又站了起來,繼續又像個勇士般的走向她的目前。多少年來,我一直是她的觀眾,在場外為她默默地為她加油。
20年後的今天,狀況有些不一樣了。我經常在媒體上看到她寫的文章,相當高的見報率,彷彿讓我看到了她已抵達終點時的笑容。
文學的道路孤獨又長遠,許多有天份的人,早早離開了。可是她,一個殘障的人,卻從未間斷的向目標前進的決心與行動,就像一座高高的燈塔,常常在我情緒低陷或是心靈幽暗的時候,就會想到她,並看到她光亮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