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
1
農曆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在銀河聚會。那晚,深藍色的夜空,如同墨綠色的黃海,浩瀚無垠,繁星宛如波濤激起的泡沫,不停地向我眨眼睛。從村裡出來,順著羊腸山徑上山,走一程,歇一程,海風吹得樹葉嘩嘩直響,似乎在嘲笑我;我幾次想折返回去,卻拿不定主意。最後終於爬上山頂的「望夫崖」。
望夫崖矗立於黃海之濱,海拔約二百米,它的形狀猶如一隻兀鷹的頭。那座涼亭就是兀鷹銳利的眼,它夜以繼日監視眼前滾蕩的無情海。望夫崖底下則是石寨村,村前是漁港,村中只有五十多戶人家,大半捕魚為業,年輕力壯的男人,長年在海上作業,婦女則在家織布種田,誰也沒閒情雅興爬上山來觀景,何況又逢到兵荒馬亂的年月呢!
傳說清末光緒年間,秋季黃海起颶風,波浪滔天,煙籠霧鎖,海面朦茫幽邃,啥也瞧不見。村裡的婦女攜兒帶女上得山來,朝著茫茫大海吶喊,眺望,盼望船隻能夠安然歸來。後來,有兩艘漁船不幸翻覆,漁民葬身海底,其他漁民皆無恙返港,從此這座懸崖被村民命名望夫崖。
原來是一片桃源僻靜的海村,經過了漫長的八年抗日戰爭,它卻驟然成了交通重鎮。勝利不久,內戰爆發,石寨成了三不管地帶。三教九流,魚龍混雜,中央票、北海票,地方流通券、銀元、美鈔,完全黑市流通使用。許多漁家改建臨時客棧,每日聚賭、飲酒、鬥毆事件數起,亂得像沒王的蜂窩。幸而我一身學生制服打扮,而且患了傷寒,否則不被抓走,也會見了閻王。
我原打算暑假後去北平投考鐵路學院,不料鐵路中斷,陳毅攻進濟南,我只得從故鄉到達石寨,再搭船去青島,不料在「豆腐西施」的客棧,患了感冒,腦袋昏昏沉沉,頭痛欲裂,服下十幾包阿斯匹靈藥丸,體溫無法下降。幸虧「豆腐西施」請來一位老中醫,為我把脈,判定患了傷寒。連服了數日草藥,竟然退燒,肚子也咕嚕起來。老是想吃東西,做夢也下小館,紅燒蹄膀、清蒸肥鴨、芝麻燒餅、回鍋油條、打滷麵、牛肉燴餅、……菊花每天早上給我送豆汁兒;午飯是豆腐腦、一碟酸醋拌蒜泥;晚餐是剛出鍋的老豆腐,佐料還不錯,醬油、香油、韭菜花醬、辣椒油。
為啥菊花捨不得給我吃乾糧?怕我沒錢還是咋的?大病初癒,我真是飢餓難忍啊!有一天清晨,我激動地抓住菊花的手,懇求她說:「菊花好菊花,我求求妳,給我一個饃饃吃,我餓得慌。」
她的臉羞得緋紅,趕緊抽回她的手,兩隻水靈的眸子盯著我:「你不能吃乾糧,病剛好,腸子脆弱,吃了硬東西會撐破腸子流血的。俺不是哄你,這是大夫千囑咐萬囑咐的話。」她說完朝我一笑,扭頭走了。
菊花是石寨村頂尖兒的漂亮姑娘,苗條的身材,豐滿的胸脯,頭腦非常聰明靈活,別看她只是小學畢業,但是她豐富的知識,比我這個高中畢業生還強得多。她祖輩在石寨村開豆腐作坊。老父石老泉,年逾四旬,膝下猶虛,北伐軍打到山東那年七夕,石老泉一陣心血來潮,抱著心到神知的謙卑心情,在庭院擺上供桌,點燃香燭紙箔,夫妻倆趁繁星滿天,夜空如水,長跪在地,仰望銀河兩岸的牛郎織女星,默聲祈求賜他們一兒半女,以歡愉晚年。果然翌年秋,生下菊花,菊花長得俊俏,因而石寨村民給她取了一個綽號「豆腐西施」。我認識菊花那年,她虛歲十九,已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菊花細皮嫩肉,這和她長年喝豆汁兒、吃豆腐有關。老泉叔手腳俐落,是做豆腐能手。他先將大豆洗淨,用水泡脹,然後磨碎、過濾、煮沸、點滷,使其凝固,便成為富於營養的豆腐。豆腐是淮南王劉安發明的,迄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的歷史了。
我和菊花是一根藤上長的瓜,她呱呱落地不久,母親病故;我卻在小學畢業那年夏天,父親撒手離開了人間。為了供我上中學,俺娘省吃儉用,東挪西借,最後染病在床,臨終,她拉著我的手:「兒啊,還是走你爹的路,進鐵路局,捧鐵飯碗,一輩子餓不著。」我病癒後,打算先去青島,再設法前往北平,報考鐵路學院。我實在無法忘記母親的遺言。當時,駛往青島的船,僧多粥少,呈現緊張狀態,即使黑市票也挨不上號。為了買票,菊花托人情,找門路,始終難以實現。一日,她冷笑說:「把你的病伺候好了,就急著走,你是鐵路學院院長哪!」
那時,我的耳朵時常隱約聽到嗡嗡的聲音,自遠而近,那是火車鐵輪輾軋在鐵軌上發出的聲音。小時候,我常和鄰居小孩趴在鐵道旁,把耳朵貼緊軌道,只要聽到嗡嗡的金屬聲,就知道遠方將有火車駛來。我高興地朝山坡上奔跑,大聲喊叫「火車來了!」不久,那一條黑色長龍果然喘著氣,噴著白煙飛馳而過,剎那間消失在廣袤無垠的原野。我想:若是將來有一天,我能坐上火車,去看看外面的城市,多麼有趣!
高中時期,我對文學便產生濃厚興趣。圖書館的散文和小說,幾乎都被我看光。一位姓佟的國文老師,常向我介紹高爾基、法捷耶夫作品。他鼓勵我畢業之後投考鐵路學院。
為什麼呢?我好奇地問。
鐵路職工是無產階級,他們是不佔有生產資料,而依靠出賣勞動力為生。作為一個鐵路工人的兒子,應該走這一條光明道路,因為無產階級代表最先進的生產力,最有遠見,大公無私,最有組織性、紀律性和革命的徹底性,而且是資本主義制度的……掘墓人!
我聽不懂佟老師的話。我只知道他喜歡我、同情我,所以關心我的前途。
那晚,我陪石老泉叔喝酒,吃砂鍋魚頭,他不時抬頭以充血的眼珠瞅望我,似乎想跟我談國家大事。果然,他喝淨了杯中酒,吞吞吐吐地說:「兵荒馬亂的年月,上青島,去煙台,這像押牌九,誰也不知道押哪一門贏,押哪一門輸?李彥,你是一個年輕學生,沒做過事,這場內戰結束以後,誰勝誰敗跟咱們老百姓有啥關係?是吧?」老泉叔點上一支菸,吸了兩口:「你若是不想走,就甭走了。幫俺照顧豆腐作坊……你再考慮一下,行唄。」
正在這時,菊花推門走進來,走近桌前,端起酒壺,斟滿三盅酒,用胳臂肘子碰了父親一下:「爹,咱爺倆敬李彥一杯,祝他一路順風。票買了,後天早晨六點開船。」乾杯後,她掏出船票,還有剩下的鈔票,遞給了我。我像中了彩券一樣。
老泉叔有點醉意,他臨離飯桌撂下一句話:「你再琢磨一下,能不走,船票也可以退錢……」。
菊花似乎也沒有食慾,喝了半碗湯,便收拾碗筷,進了廚房。我站在窗前,夜涼似水,繁星滿天,銀河拉開一條朦茫的長帶,今晚七夕的夜色真美,這正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時辰,我何不邀約菊花登望夫崖欣賞夜景呢?
我央求她,他噘嘴說:「你不是牛郎,我更不是織女,後天早晨你就走了,趕快收拾行李去吧。」
在石寨村住了將近兩個月,我只上過一次望夫崖。為了將要離開石寨,我決定返屋披上夾克,登山。過去,佟琦老師講過《古詩十九首》,其中記載這個哀怨的愛情故事:「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紮紮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是充滿浪漫主義的神話故事,真不知賺取了多少人的眼淚……
我孤坐在望夫崖涼亭石凳上,凝望銀河兩岸的星群,聽那崖下翻湧的波濤聲,心中五味雜陳,不知是啥滋味。走向崖邊,面對蒼茫的大海,忍不住引吭高歌起來。
……你韶華永駐,
依舊玉貌花容,
歷盡辛苦,
雨雨風風,
恨盈盈一水
如隔關塞重重……
身後拍起掌聲,原來菊花提著籃子,喘吁吁走來。她誇獎我有歌唱才華,應該去投考音樂學院,何必非要吃鐵路飯?她把毛籃內的供品,擺在石桌上,然後焚香、燒紙。面對牛郎織女星,跪了下來。我挨在菊花身旁,嗅到一股誘人的髮香。闔上雙目,我虔誠地祈求牛郎、織女庇佑菊花身體好,別生病;老泉叔健康長壽;讓我順利地考進北平鐵路學院,將來……菊花拉我的衣袖,打斷我的思緒。我返身抱緊了她,吻著她的脖頸,惹得她咯咯直笑。我如今已恢復了健康,湧出情慾的衝動。脫下夾克,舖在枯萎草地上,吻了半晌,她卻掙扎坐起來。
「你這麼壞?你想害我?」她搭拉下頭。
「我不是壞,我是愛妳。」我低聲說。
「那你為啥還急著走?」
「耽誤了考試時間,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將來進了鐵路學院,參加了工作,你還有機會來石寨麼?」
「我會來石寨找妳。」
「找我幹啥?難道鐵路線的城市吃不到豆腐腦,喝不到豆汁兒?」
「但是沒有石叔做的香。」
「你這話是真的,還是假的?」
「菊花,妳救了我的命,我一輩子忘不了妳。撒謊俺是這個--」我用手作了一個烏龜爬行的姿態。
「哪個?」
「就是這個……」
她倒在我的胸前,笑了。不是笑,那是低微的啜泣聲音。
夜幕逐漸淹沒了望夫崖,海風襲人,我攙扶著她下山,免得著涼。沿途,誰也不願作聲,心裡宛如壓了一塊石頭般地沉重。
走下山坡,卻下起雨來。夜空陰雲四合,莫非牛郎遇見織女,相擁哭泣麼?菊花拽著我小跑,眼前玉米地旁有一個高架窩棚,偶爾老泉叔來此休憩守夜。我倆兒爬進窩棚,秫禾皆編織的棚牆上,掛著一盞破馬燈。燈的右首斜掛著一隻玩具寶劍,那已成了古董。菊花把毛籃掛在吊鉤上,兩人擠在一起,耳鬢廝磨,碰胳臂觸腿。正值青春發育年齡,我感到渾身有些膨脹,嘴巴也開始衝過波堤,湧氾起來。
這是妳家的窩棚?
是呀。你緊張啥?
有人偷莊稼剝捧子嗎?
年月不濟,當然有嘍。
妳晚上在窩棚睡過覺麼?
沒有。俺爹不准我在這兒看莊稼,他不放心。
棚外,雨愈下愈大。我有些懊悔,今晚不應該登山欣賞夜景,害得菊花陪我受罪。如今,她啃涼饃,那是她帶來的供品,我至此才想起晚飯她僅喝了半碗魚湯。初秋,穿的單薄,我忍不住想貼近她,她以母雞偎窩的姿勢,默默向棚牆挪動身體,我撫摩她那充滿性感的大腿,她嚼著涼饃說:「你明天走,時間來不及了。要不然,我給你做一雙布鞋帶走。」
我剝下菊花的外衫,露出白花花的乳房,我像一匹飢餓的狼,抓住奶頭吮吸起來。
你瘋了?
嗯,瘋了。
你要幹啥?
妳吃涼饃,我饞得流口水。
給你!她從竹籃拿出一個饅頭給我。趁她跪起來的剎那,我將她推翻在身下,她頓時癱倒下來,像春天的土撥鼠一樣,一動也不動地任由人擺佈了……
噯喲,咋這麼厲害?
疼麼?
她不做聲。
你想把俺捅死呀?
窩棚外的雨愈下愈緊,我渾身的細管血液,也同錢塘江的潮水,噴發湧流。菊花那張美麗的臉孔緋紅,汗水濕透了她的滿頭秀髮。直到雨過天青,東方海面泛出魚肚白,兩名從戰場下來的傷兵,才踩著路上的積水,走回豆腐作坊。我睡到中午時分才睜開眼,我實在疲乏極了。
晚飯桌上,只有老泉叔和我,卻始終不見菊花。剛駛來一艘貨船,載運了糧食和木炭,菊花是去購買黃豆,它是製作豆腐的原料。如果買不到的話,作坊將面臨關門的命運。石老泉叔談起膠東的莊稼歉收、通貨膨脹,黎民百姓捐稅負擔沉重,這是他有生以來最苦難的歲月。他昨晚酒後勸我不要走,在此幫他照顧豆腐作坊,如今卻改變了觀點。他咒詛這場國共內戰毫無意義,為啥不平心靜氣坐下來談,否則跟北洋軍閥有何不同?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元曲的這八個字概括了中國數千年來人民的苦痛命運。淚眼朦朧,我喝著雜麵湯,看見菊花扛著一袋糧食,喘吁吁地放在牆角,然後走進廚房。
「你走吧。趁著年輕,學點技術本事,將來才有出息。你蹲在這個窮鄉僻壤的海村子,有啥前途?昨兒夜裡我尋思了半夜,我想通了,我未免太自私了!」
菊花坐下來吃飯,聽了父親的話,似懂非懂,她插嘴說:「這一布袋黃豆,排隊站了足有兩個鐘頭,差一點沒挨上號。我豁出去了,他們要不賣給俺,俺就跳海!」
「跳海有啥用?」父親瞪了女兒一眼。
「讓他陪命。」
「妳真會跳海?」我逗她。
菊花紅了臉,掏出心窩子的話:「憑啥跳海,我還沒有這麼傻!」
屋內揚起一片快活的笑聲。
老泉叔畢竟是有經驗的長者,他認為像我這樣年輕人,是無法在石寨立足的。將來無論政局發生任何變化,如不升學就得參軍就業,國共雙方都需要大批的兵員和地方幹部。他想留住我照顧豆腐作坊,將來成為石家的女婿,但是這種主觀的願望,痴人說夢,是永遠難以實現的。除非考取了鐵路學院,或是在青島找到一份工作,將來也許和菊花結為伴侶。老泉叔的話非常含蓄,但是我跟菊花都瞭解他的話意。
行李簡單,只有一床棉被、冬衣、幾冊心愛的書和換洗衣褲而已。為了攜帶路費,菊花早已把十塊袁大頭銀元,縫在我棉襖的兩個胳肢窩內。
「到了青島,你就寫信來。不管有沒有希望,都得說實話,可別哄我。」菊花坐在炕沿上,翻來覆去就是這句話。
煤油燈下,照出菊花那兩隻噙著熱淚的大眼,我握住她的手,誠懇地說:「妳放心,我這一輩子一定娶妳,即使漂泊天涯海角,俺也忘不了妳。」
「少跟俺灌米湯,俺小學畢業,沒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