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
「假使有一天,我離開妳很遠、很遠,不能回來看妳,妳怎麼辦?」驀地,我提出這麼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
「怎麼辦?俺等著你呀。」
「菊花,咱們應該作最壞的打算。這場戰爭,我看是得繼續打幾年或是幾十年的。如果相隔兩地,那邊不准走人,這邊不准人過來,我成了牛郎,妳成了織女,那怎麼辦?」
「毛主席跟蔣委員長,他倆應該同情咱們黎民百姓吧?我在學校,時常呼口號,他們是中國老百姓的救星,到底誰是第一救星,誰是第二救星?」
我搖頭答不出來。
那時,石寨是三不管地帶。但是國軍力量卻無法到達此地。碼頭上貼的是共產黨的公告,可是卻瞧不到解放軍的影子,這是使我感到迷茫的事。當時石寨屬於「膠東區」,在街上,常看到膠東行署張貼的告示或油印報,記得是:
行署主任 汪道涵
黨委書記 向 明
副 書 記 賴可可
組織部長 趙明新
宣傳部長 薛尚貴
活躍在膠東地區的地方武裝部隊,和百姓接觸頻繁,重要領導人物趙保元,後來魯東軍事逆轉,他們撤離了山東半島,渡海去了澎湖,這是後話。
談到半夜,我催她回去,她賴著不走,問東問西,扯起來沒完。想到別離,心如刀割般地難受。索性熄滅了燈,兩人相擁相抱,等待天明。
「別走了,行唄?」她說。
「好容易買到船票,多可惜。」
「明天一早,我幫你把票賣出去,最少替你賺兩萬金圓券。」
她的話讓我忍不住想笑。
「彥子,你不走行麼?」
「可是,妳得答應我……一個……條件。」
「別說一個,十個也行。啥條件?」
「把衣裳脫了,行麼?」
她慢慢地拉下長褲,解開小褂扣子,敞開懷。「你別這麼猛行麼?俺受不了。」
「那就別來了。」
「那你走不走?」
「走。」
她倒在我懷中撒嬌。用手捶我的背。
「彥子,只要你不走,你想啥時候來,都行。」
「現在。」
她迅速地脫光了身體,光滑的大理石般的胴體,誘惑動心,秀色可餐。我聯想起白居易的詩句: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黑暗中的菊花變成了長跑健將,喘息吁吁,汗水淋漓,她沒有疼痛的感受,只有歡愉與爽快,但卻把我累慘啦。洩洪的剎那,她竟然驚叫出來。
天亮時,碼頭上已聚集了不少旅客。我背著行李,擠過人群驗票上船。為了免得被國軍抓兵,我穿了一身破舊的鐵路工人制服,那是父親的遺物。找到艙位,剛坐下小睡,聽得有人喊我的名字。睜眼看時,原來是高中的圖書館長童沐人。因為常在圖書館借書、看書,幫助擦拭桌椅、掃地,所以童老師很喜歡我。只要有新購進的文藝圖書,他一定介紹我先借閱。他見了我非常高興,問我去青島作什麼?我把自己的原先計畫,一五一十告訴了他。
「李彥,你去北平幹什麼?你這不是飛蛾撲火麼!北平鐵路學院招考日期,上月八號舉行,早過期了。咱們學校有五個人被錄取,不過,因為戰事的影響,聽說鐵路學院停辦,也有傳說南遷上海。李彥,你為什麼不看報紙呢?」童老師挨近了我,低聲對我說:「你跟我去作圖書管理員行麼?可以讀夜校,半工半讀完成大學課程。生活是沒啥問題,到了青島我再詳細告訴你。」
我想下船將此事告知菊花,她一定喜出望外。也許旅客過多,她怕人家發現,也許她心裡難受,因為我騙了她的感情,我始終沒有發現她的蹤影。直到汽笛長鳴三聲,船身開始離岸向前駛動,我才隔窗看見菊花朝著船揮手,到底她看見我沒有?我不知道。
到了青島,才瞭解山東的戰局,已經全面赤化,青島成了孤島。潰敗的國軍部隊,聚集在此,候船轉進舟山或台灣及海南島。我和童老師住進一家小旅館,便去打聽前往台灣的船期,爭取早日買到船票,在中秋節前進入基隆圖書館工作。
臨上船離開石寨港,我還不知道去基隆,船將抵達青島,童老師才透露出這則消息,卻使我感到憂喜參半。若是到了台灣,我和菊花豈不真的成了牛郎與織女?但是,我能得到童老師的提攜與信任,把我帶到那座四季長春的寶島,何等幸福與榮耀啊!
我將這件事情寫信告訴菊花,不久接到她的回信。她懊悔當初替我買黑市船票,讓我遠走高飛。她囑咐我保重身體,若是去不了基隆,還是返回石寨才好。讀菊花的信,捂嘴偷笑。
幸虧我棉襖內縫進十塊銀元,否則根本上不了船。童館長三十出頭,他的家人還留在故鄉。基隆這份工作是他舅父安排的。他舅父安碩之是基隆海洋專科學校校長。
蹲在小旅館候船,心中如同熱鍋裡的螞蟻。翻開青島的報紙,都是令人焦急的消息:
「近日以來,南行商船及南行飛機,均患人滿。而且登記南遷者,已至十二月份。」
「景興輪明日駛往基隆,頭、二等艙位,因臨時附搭官佐,所有已經購買艙票者,請持票向本公司照價退票,事非得已,請速辦理。」
「青島美軍眷屬將於月底撤退完畢,至於本市報社亦有八家密議南遷,經多日磋商,趨於成熟。」
我倆作了決定,若是在中秋節前三日買不到船票,便放棄遠行,折返石寨港。他回家鄉和親人團聚,我則去老泉叔家做生意。
不料那天童老師從外面回到旅館,馬上辦理退房手續。他囑咐我收拾行李,馬上上船,我高興地淌下了眼淚……
2
基隆是台灣北方的門戶,原名雞籠。清光緒元年設廳里。日本佔領台灣,把基隆設市。市區丘陵環抱,港灣深邃。因受東北風及地形影響,年均降雨量三二○○毫米,下雨天超過二一○天,尤其到了冬天,出門上街必帶雨傘,故有「雨港」之稱。
基隆是台灣海洋研究基地,因此海洋專科學校受到廣大人民的重視。安碩之原安排童沐人擔任基隆圖書館長,因為我們遲到了兩個月,已被別人搶去,只得在學校圖書館工作。由於教職員宿舍就在學校附近,我感到非常愉快。只是館內藏有不少日文圖書,我的日文水平低,整理起來比較麻煩,而且航海、造船之類的書刊,也很陌生。童老師瞭解我的心意,他建議我去航海科旁聽,日久天長,自然熟悉了有關圖書的整理。我當然聽他的話。
初來台灣,還可以和大陸通信。不久,便再也收不到菊花的信。童老師警告我:「你別寫信給石家惹麻煩了,他們知道你平安來到台灣就行了。」雖然心中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卻覺得不是滋味。日本佔領山東,還能夠和大後方的親友通信,為啥國共兩黨都是中國人,卻不准老百姓通信呢?
童沐人比起我來,更有難言之隱。他的妻兒已經抵達香港,但是申報入台證拖了將近三個月,卻杳無音訊。他的修養特好,一直耐心等待。寫信囑咐妻子若再等三個月,不能核准,勸她和孩子返回家鄉吧!
當時台灣當局只歡迎穿軍裝的進來,他們才是保衛這塊反共基地的力量,老弱婦女,在他們眼中是包袱、累贅。聽說從廣州運來八千名青少年,到達澎湖便編為兩個步兵團,違抗者立即槍決。為了維護這一座最後的領土,不採用這種嚴酷的手段,只有跳海自殺!
圖書館的書籍,有關文學和社會科學的書,確實很少。每次接受書刊檢查,總會被沒收數十冊,凡是三○年代的文藝作品,以及俄國的翻譯小說,都列為禁書。
那天,一個幹員把傅雷翻譯的羅曼‧羅蘭《托爾斯泰傳》搜出來,指為禁書。我向他解釋,作者是法國人,不是共產黨。
「托爾斯泰是俄國人吧。」他冷笑說。
「但是列夫‧托爾斯泰並不是共產黨啊!」
「你咋這麼清楚?」
「我看過他自傳體的小說《童年》、《少年》和《青年》。他是一八七五年死的。那年列寧才五歲,共產黨在俄國還沒搞起來呢。」
「不錯。安校長找你這種人來當圖書管理員真是人盡其才呀!很好,不錯!」他說著把《托爾斯泰傳》搜走,另外也順便搜出葉紹鈞、張天翼等人的作品。
從報紙和廣播中,我瞭解從一九四八年九月起,共軍連續進行了遼瀋、徐蚌和平津三大戰役,基本上打垮了國軍的主力,占領了長江中、下游以北地區。次年四月二十一日解放軍橫渡長江,進而占領京滬杭和南方各大城市。是年十月一日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做夢也料想不到時局變化,如此迅速,像閃電不及掩耳一樣。當初在石寨和菊花,「昔年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如今台灣海峽相隔,她作了織女,我成了牛郎;牛郎織女還能每年七夕鵲橋相會,我跟菊花若想相會,卻比登天還難。那晚,我正在燈前喝悶酒,童老師推門進來。他點上一枝菸,尋思了一下,掏出了心窩子的話。他懊悔從青島盲目跑來基隆,更懊悔把我也一起帶來,這是他終身作了一件最莽撞而愚蠢的事。
「李彥,你惹禍了,年輕孩子,你賣弄啥學問?你唸過幾本俄國的翻譯小說?」他從未講過這麼重的話。
上次有人到圖書館檢搜左派作品,由於我的衝動和辯解,引起情治人員的疑竇。他認為一個年輕中學畢業生,竟然瞭解列寧、托爾斯泰的一切,這豈不是共產黨派人來臥底麼?本來他們已決定將我拘捕,安校長為此事設宴致歉,找出辭海向對方解釋,托爾斯泰確和共產黨無關。並且保證,今後圖書館決定不再購進社會科學及文藝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