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奇人軼事 異相奇人蔡復一一目觀天斗﹐孤腳跳龍門﹐龜蓋朝天子﹐麻面滿天星
金門最高峰太武山西麓山腳下,在濃密的林木裡,靜靜地隱著一個很古老的聚落--蔡厝。
蔡厝,顧名思義,就是蔡姓人家居住的聚落,古時候稱作「山兜」。根據金門縣史書冊考證:晉朝五胡亂華,中原多事,許多人南下避難,蔡姓先民從河南入閩,到了南宋末年,有名為蔡一郎者,從對岸的同安縣遷徙入金門島;一家人乘船搖櫓由金沙港沿著斗門溪溯溪而上,一直到源頭太武山腳下,在那裡開山闢地、築屋而居,過著原始的農耕生活。
經過了三百多年,蔡姓人家已經蕃衍了二十代,其子孫有一位名為蔡用明的喜歡讀書,於鄉試「中舉」,在衙門裡謀得官職享俸祿;根據縣史記載:明神宗萬曆五年,也就是西元一五七七年,蔡舉人娶妻「小登科」,翌年,喜獲麟兒,取名復一。
值得矚目的是,在蔡家誕生的這名嬰兒,呱呱墜地即是獨眼瘸腳、佝僂駝背,先天身體殘障,但自幼聰明好學,稟賦異於常人,七歲時讀書過目不忘,十八歲鄉試中舉;隔年,又在殿試金榜題名,高中二甲第七名「進士」,在金鑾殿接受皇上封官賜爵,袍笏加身躋進士林,曾官拜御史總督,獲賜以「尚方寶劍」節制貴州、雲南、湖北、湖南、廣西等五省軍務,征剿西南苗亂。死後追諡「兵部尚書」,在金門史冊上留下不朽的一頁!而屬於他「異相奇人」的故事,四百多年來,在金門、與同安等閩南地區,為人們所傳頌!
然而,這個「異相奇人」的傳奇故事,由於昔日印刷和資訊不發達,僅靠民間口耳相傳,又歷經四百多個春秋演變,部份情節眾說紛云,莫衷一是,出現多種不同的版本。
因此,針對這些傳聞疑點,筆者多次走訪這個歷經七百多個寒暑的古老村子,希望從亂繭中抽出源頭,尋找傳奇故事的真相。
只可惜,村中蔡氏的後裔,大都三緘其口,不願多談過去的那段往事。尤其,對外界的諸多傳說,更指為無稽之談。很顯然的,他們不願談起,是很容易令人理解的。
幸好,蔡厝鄰村的阿公、阿婆,仍津津樂道蔡復一的種種傳奇故事,經詳加記錄整理,再佐以縣史文獻,下筆探索這個故事之前,仍戒心恐懼,真怕同樣犯了以訛傳訛的大忌,愧對一代鄉賢。
經過多年的鄉野採集,故事應從明朝說起:話說萬曆年間,太武山腳下的山兜村人蔡用明,原本是世代務農的耕稼人家,母親早死,父親也不長壽,兄弟五人克勤克儉,奮發向上,除了耕田種地,也一面抱書苦讀,終於在鄉試「中舉」,在朝廷中謀得官職光宗耀祖,無須在農村過著「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的耕稼生活。
所謂「寒門出孝子!」早年,或許是家貧,蔡用明的父母親死了,因陋就簡草草下葬,如今,在朝廷當了官,想反哺報答親恩,只可惜「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雙親已歸隱道山多年,因此,蔡舉人決定重修祖塋,讓葬在荒山野外的祖先骨骸,能受到更完善的保護,聊表孝思!
一般而言,華夏子民普遍深信凡事之吉凶皆有先兆,因而講究「命、卜、相、醫、山」等五術;舉凡風水、住居、生辰八字、紫微斗數、姓名、面相等影響一生禍福。
金門人亦是炎黃子孫,許多人仍相信「第一是住居;第二是風水」,攸關家庭之禍福與興衰,蔡家自是不能例外,因此,蔡用明中舉衣錦還鄉,決定重修祖墳,特到大陸內地聘請堪輿風水師,希望能找個良好的風水地,讓往生的祖先安息,也祈望子孫瓜瓞綿延,大富大貴!
內地的堪輿「風水師」渡海來到金門蔡厝之後,在村前屋後四處打量,相中屋後高地一處「七鶴真脈」。指稱祖塋遷葬「風水」做成之後,將來子孫可以七代為官,不過,唯一的缺憾是「洩露天機」,勢必凶煞到他本人,將從此雙眼失明,永遠無法再幫人堪輿討生活。
堪輿「風水師」將實情面報主人蔡用明,要求他眼睛失明之後,盼蔡家能負責安養,獲得蔡舉人的首肯。所謂「查甫講話石斬字,查某講話沙寫字」,君子一言九鼎,於是,選定良辰吉日破土興工,蔡家祖先的骨骸,依禮俗及「風水師」的指示,在「七鶴真脈」完成下葬。
蔡家祖墳順利完成遷葬,不久之後,「風水師」雙眼真的瞎了,再也看不到眼前的景物。依照先前的約定,就住在蔡家接受安養。然而,金門俗諺有云:「久長病,不孝子!」自己的親生父母生病,為人子、人媳晨昏侍奉,可能因兼顧生活打拚,常常「心有餘而力不足」,無法克盡孝道,更別說是一個非親非故的瞎老頭。
當然,起初蔡家殷切款待,不在話下,「風水師」也感激在心,但日久生疏,每日三餐料理就沒那麼用心,失明的「風水師」漸漸心有未甘。有一天,丫鬟端來一盤香噴噴的羊肉,正當「風水師」大快朵頤之際,丫鬟不小心說溜了嘴:
──先生,這隻羊掉進糞坑裡,有沒有臭味?
「風水師」聽了,不禁感到寒心,認為主人已變卦失信,暗忖下一步可能把他趕出家門。於是,心裡愈想愈氣,胸臆間遂萌生報復的念頭。
因此,「風水師」告訴蔡家:
──不好了!不好了!風水生變,祖墳裡有歹物,不信的話,某日正午去墳上聽聽看,裡面有嘩啦嘩啦的水聲,若不立即趕走墓中的怪物,不但會破壞七代為官的風水,恐怕對蔡家也是一個凶兆!
經「風水師」這麼一說,蔡家人半信半疑,暗中派人到祖墳上傾聽;果然,墓中水聲澎湃,一切真如「風水師」所言。於是,趕緊找人帶鋤頭、三齒等農具,對祖墳進行開挖,希望消除墳中的「怪物」。
工人挖著挖著,突然,有好幾隻白鶴從墓穴中飛出,這個當兒,早已瞎眼的「風水師」,立即用手舀取墓穴中的水清洗眼睛,頓然雙眼恢復光明,看到七隻白鶴陸續從墓穴中飛出,不忍心見蔡家將一無所有,因而疾呼挖墓工人:
──趕快捉住白鶴!趕快捉住白鶴!
傖促間,挖墓工人連忙用手中的農具,壓住墓穴尚未飛走的最後一隻白鶴,由於用力過猛,以致傷到白鶴的一隻眼睛、和一條腿。其餘的白鶴分別飛到青嶼、瓊林、和后沙,(據說,那幾個村落,先後都出了大官)。
不久,蔡用明的太太產下一名男丁,嬰兒呱呱墜地之後,就眇一目、跛一腳,且駝背。但這個天生殘障的男嬰,正是四百多年來,一直為人們傳頌的金門先賢人物--蔡復一。
此外,還有第二種傳說:太武山下的蔡家頗為富有,只可惜家族從來沒有人在朝擔任一官半職。有一天,來了一個踏山尋龍的「風水師」,與蔡家攀談:
──山兜附近,有一處『七鶴真脈』的風水寶地,將來子孫可以七代為官、出將輔相。不過,如果洩露天機,他的雙眼就會瞎了。
蔡家信以為真,對七代為官的風水寶地頗為動心:
──先生如果指明寶地,自當奉養一輩子,富貴共用!
雙方商定之後,順利完成風水遷葬。果然,「風水師」雙目真的失明,蔡家也信守諾言,提供房屋居住與婢僕侍候,平日並以好酒、好菜供養,主人有的,「風水師」也有。甚至,主人自己使用銀製的臉盆,卻給「風水師」打造金質臉盆。但「風水師」眼瞎,生性多疑,深恐蔡家虧待他,因而藉機詢問侍候的丫鬟:
──我用金臉盆,主人是否真的用銀臉盆?
丫鬟暗忖「風水師」既然眼睛看不見,金質和銀質臉盆又有何差別?於是,故意要氣他,她說:
──主人用銀面盆,先生用的是銅面盆!
「風水師」聽了心裡很不爽,因而萌生報復的歹念,其後的情節大致與上述傳說雷同。
此外,還有第三種頗為廣泛的傳說──蔡用明是一個孝子,高中舉人返鄉祭祖,順便從大陸內地請來一位堪輿「風水師」,準備協助整修祖墳,「風水師」看中一塊「七鶴真脈」的墳地,遷葬之後,將來主人家裡養的一匹母馬,會生下雙胞胎,兩隻小馬一隻會「放金」,另一隻會「放銀」,主人從此大富大貴;然而,因「風水師」洩漏天機,雙眼將因而失明,他將實情稟告蔡家,獲承諾會放金子的馬,蔡家自己留著,而會放銀子的馬,將送給瞎眼的「風水師」作為養老,賓主皆歡,於是,選定吉日良辰,將蔡家祖墳完成安葬。
果然,風水師的雙眼真的瞎了,蔡家飼養的母馬,也真的一舉產下雙胞胎,一匹會「放金」,一匹會「放銀」,可是,蔡家人違背諾言,不肯將會「放銀」的小馬贈給「風水師」,佯稱母馬只產一頭小馬,「風水師」不信,經常藉機要蔡家人牽出小馬,讓他摸摸是否長大,卻私下留意馬的特徵,暗中做下記號。
有一天,蔡家不疑,牽錯另一匹小馬,果然,被「風水師」摸出蹊蹺,發覺母馬明明是生雙胞胎,卻欺騙他只生一匹小馬,因而萌生報復的歹念,其報復情節與前面兩則大同小異,不再贅述!
觀諸以上三種不同傳說,前面二則似乎比較合情、合理;而後面這則,就有點像「阿拉丁神燈」似地,可信度恐怕是比較偏低的!
話說蔡復一出生之後,雖然身體有殘缺:眇目、瘸腳、駝背又麻臉,但卻才高八斗、智勇雙全。童年時,他到鄰村讀書,在學堂裡,常遭頑童戲謔捉弄,看他眇目獨眼,當面喊他:
──打鳥的!(用彈弓打鳥瞄準時,通常需閉一隻眼)
蔡復一不但不生氣,反而不客氣地回曰:
──我是一目觀天斗!
也有同學看他瘸腳走路一拐一拐的,在背後喊他:
──划船的!(划船搖槳時,會左右搖晃)
蔡復一也不生氣,理直氣壯地回敬曰:
──我要孤腳跳龍門!(古時皇帝常自稱為龍,所穿之衣為龍袍,所主持科考殿試之門為龍門)
另外,也有同學看他麻臉訕笑,蔡復一也笑嘻嘻地回答:
──那是麻面滿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