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廈門的阿母
星期六孩子就讀的學校,舉辦慶祝母親節活動,在慶祝的過程中,老師帶領學生們起立,向坐在後面的媽媽們唱《母親像月亮一樣》這首歌,我特別注視我那就讀低年級的兒子,唱得無精打彩,手語動作有氣無力,好像早上沒吃飽似的,昨晚沒睡好的樣子!表演完畢,主持人要求學生拿親手製作的卡片送給媽媽。學生們拿著卡片循著各自熟悉的「奶味」找媽媽,我等了許久,兒子拿著卡片心不甘情不願的說:「媽麻,給你!」在後頭的女兒遞上卡片,怯怯的說:「媽麻,母親節快樂!」我接過卡片對著兩個孩子笑著問:「那句話有那麼難說嗎?」兒子嘿嘿嘴角咧開,硬邦邦的擠出:「媽媽,母親節快樂!」話說完,趕緊扭頭跑開了!
晚上,吃完飯,先生提醒我打個電話回廈門娘家,跟母親說母親節快樂。我猶豫了一下,尋思要如何說,還真有點難為情。不過,我還是撥通電話,電話的那頭傳來我熟悉的聲音:「喂!」「喂!阿母,阿…妳吃飽沒?」要講的那五個字卻卡在喉嚨裡,我心裡暗笑自己,早上還問孩子有那麼困難嗎?當下的我不也如此!「你是阿圓,吃飽了,那你吃飽沒?」話筒傳來阿母回答的聲音。「我吃飽了,阿…那個…阿母,母親節快樂!」卡在喉嚨裡底的五個字終於說出來,如釋重擔,臉頰卻一陣陣燥熱。「哈哈哈,快樂、快樂,今天又是母親節喔!那年去金門,還讓你破費請吃蛋糕!」母親開心的說。
那年母親吃到有生以來的第一次生日蛋糕,我依稀記得,那天的下午,我騎機車到蛋糕店取回蛋糕,放在冰箱,兒子一直問我,什麼時候要切蛋糕,我安撫兒子一定要等先生回來,一起幫外婆慶祝母親節,一旁的母親見狀,要我先切給孩子吃,但我還是堅持到先生回來。先生回來,我從冰箱拿出蛋糕,點上蠟燭,我鄭重其事對著孩子和先生說:「這是媽媽第一次為生我養我的阿母過母親節,我要祝我的阿母母親節快樂!」說到最後我語帶哽咽,眼眶盈滿淚水,心中百味雜陳,但是我理智克制自己的情緒,要求大家跟母親說:「母親節快樂!」祝福完畢,吹蠟燭,切蛋糕,吃蛋糕,孩子大快朵頤,我卻瞥見母親偷偷拭著眼角的淚水。事後,母親對我說:「這輩子能讓你慶祝母親節,已心滿意足,無它求,只望你們一家快樂和睦!」
那兩個星期,母親每天一大早,就拿著我們全家換洗的衣物,在洗衣板上刷刷刷的清洗,我每次都心疼的說:「阿母,你不要如此辛苦,衣物丟洗衣機清洗就好了!」「閑閑無代誌做,洗衣當運動,筋骨才不酸痛。」母親一邊搓洗衣物一邊回答。我在廚房煮菜時,母親一會兒幫我洗菜,一會兒幫我切菜,一會兒拿碗盤。餐桌上,母親像個童養媳般,只夾著青菜配飯吃,我又說:「阿母,不要只吃菜,魚肉也要夾些吃!自己的女兒,還要如此客氣嗎?」「嘿嘿,牙齒不好,咬不動!明天煮點稀飯,買點醬瓜蘿蔔乾,我喜歡吃那個。」母親淡淡的說。用餐完畢,母親又搶著收拾碗筷到廚房刷洗,理由是吃飽坐著想睡覺。後來,我的鄰居對我說:「阿圓,自己的母親就是不一樣!」我非常認同她的觀點。
直到要回廈門前幾天,我一再挽留,母親才說:「金門的東西都很貴,一餐要數百元,女婿那點薪水,要養你母子也要養你當家(婆婆),再加上我這『人客』,會添加你的負擔。原本想,阿母又黑又瘦,不成人樣,怕讓你丟臉,你小妹說,現在不來,他日你小弟結婚生小孩就更難!」聽母親一席話,我為之鼻酸。我知道向母親這等傳統婦女,在她的心中子和女是有別的,女兒嫁出去猶如潑出去的水,和兒子不同,母親吃兒子是理所當然,吃女兒如「白吃的人客」,我一直認為母親是開明的長者,不想母親也有這等世俗之見!「阿母,俗話說,『母無嫌子醜,子無嫌母窮』,你想太多了!」我心痛的說。
母親的童年是在兩岸的烽火歲月中度過,在躲單打雙不打的砲聲中,吃著地瓜、地瓜葉、牛皮菜,有一餐沒一餐的日子,長大成人。在文革期間嫁給當時最紅的軍人-當兵的父親,響應毛主席的號召,避免鋪張浪費,舉行集體婚禮。那年村子共有十對新人結婚,當時的他們,胸帶紅花,手捧毛主席的像框,在村子遊行,後頭的文工團為他們敲鑼打鼓以示祝福,這是母親最幸福的記憶!婚後,父親回到千里之外的武漢上班,母親則和父親的父母兄弟姐妹住在一起,母親為家中的長媳,翁姑、小叔、小姑一家八九人的衣物、粗活全由她一人扛下。
日後,母親陸續生下我們姊弟三人,精明細算的阿嬤,就開始分家,買個爐灶,一隻鍋、十個碗和十雙筷子,讓母親另起爐灶,自立門戶,而一年一度只在春節回鄉探親的父親,也鮮少帶錢回來。家中的家計就靠母親當鹽工,換取微薄的薪水養活我們。改革開放後,母親也做一點小買賣貼家用,後因不善經營而收攤。那時身為長女的我,是母親得力的助手。之後的母親做過工地小工、清潔工,直至現在,母親還在門口的菜園裡栽種經濟作物,自產自銷。
花甲之年的母親,看起來比實際的年齡還老,花白髮絲佈滿她的鬢角,歲月在額頭上劃下一道道的痕跡,眼角密密的魚尾紋,黑瘦的臉龐,瘦弱的身子,像樹皮的雙手,蹣跚的步履,猶如風中的殘燭,母親真的老了!
母親用青春和雙手、流血汗換來兒女的成長,父親的退休金和店租足夠她在花甲之年含飴弄孫,頤養天年,只是小弟沒有固定的收入,還得這把年紀如此勞累!為人母的女兒我,心中縱有萬分不捨,也是有心無力!女兒我就靠女婿那份薪資,精打細算,每月付婆婆的女傭費,家中日常消費和打點人情世故。我只能在例行的電話中關心問候,勞作少一點,身子保重一點!
睡覺之前,兒子說,他覺得母親節不一定要送禮物。我想追問,但兒子已睡著。今晚的電話,那年蛋糕的滋味又讓母親的齒頰留香。那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我提著一盒蛋糕搭船抵達和平碼頭時,看到等候我的母親,高興的揮舞手中蛋糕說:「阿母,母親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