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教育
陳杰是位金融業的高階主管,對於自己平時上班的衣著相當注重,樸實但不失大方、得體和品味,偏偏兒子沒有遺傳到他這一個部份,已經從軍中退伍,在職場上工作多年,仍然改不掉他放蕩不拘、自由邋遢的外在形象,父親看在眼中,卻從不強加干涉,因為他對孩子的教育自始至終都是採用自由民主的方式。直到有一天,兒子開玩笑的向他抱怨:「爸!我真沒有女人緣,到現在一個女朋友也沒有!」陳杰望著兒子一身不得宜的邋遢樣,並沒有直接指責,只是笑笑說:「別急!那是你還沒有碰到自己欣賞的女孩,哪天你遇到了,你就會在意的去修飾你的外表。」兒子若有所悟的點點頭,不久,外在的打扮有著明顯的轉變,女朋友也帶回家來了,陳杰這樣的思維來自母親對他的教育方式,直到今天,已經當爺爺的他,還常常和姐妹們津津樂道的談論著母親的種種。
陳杰從小就聰明伶俐,很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母親大批的購買書籍和陪讀成了他知識重要的來源,無止盡的好奇和求知慾,常常做出一些異於一般孩童的舉動,但是母親一直是以包容、講道理來對待,從不指責和壓抑,讓他可以天馬行空的去印證書中得來的一些知識,陳杰好感謝母親,這也深深的影響著他的一生,所以他也依循母親的方式對待子女。陳杰回憶著過往的種種,笑咧著嘴,眉飛色舞的談論著。
幼稚園時,母親為他添購新鞋,有一天,他放學途經池塘邊,望著水中悠遊的小蝌蚪,他突然想要研究蝌蚪,便脫下新鞋,趴在池塘邊,一隻鞋撈蝌蚪,另一隻鞋裝蝌蚪,玩到忘了時間,母親跑出來找,見他認真撈取的模樣,也不敢大聲驚動,悄悄的蹲到他身旁,小聲的問:「兒子啊!撈夠了沒有?可以回家了嗎?」陳杰回答:「還不夠!」逕自把裝蝌蚪的鞋子遞給母親,說:「媽!幫我拿好,我要撈50隻才回家。」母親乖乖的捧著濕淋淋的鞋子守在旁邊,沒有責備;有一次,陳杰想在家中養蚯蚓,他將母親的置物櫃兩櫃裝成一櫃,騰出的空櫃子裝進沙子,和上蜂蜜,肥滋滋的蚯蚓就養在家中的五斗櫃中,直到家中螞蟻愈來愈多,母親才循著螞蟻爬行的路線找到兇手,母親望著一櫃子的螞蟻以及爬滿螞蟻的蚯蚓,驚訝得瞠目結舌,沒有責備。
小學時,陳杰守在雞窩旁,等待母雞生蛋,熱呼呼的雞蛋才落地,他撿拾起直接敲破蛋殼送進嘴裡,成了滋補的早餐。母親望著不生蛋的雞百思不解,還一度以為雞蛋被蛇偷吃了,曾四處搜尋雞舍,企圖找出元兇,直到陳杰告訴母親:「媽!不必幫我準備早餐,我已經吃過了。」雞蛋之謎終於解開了,母親沒有責備;曾經陳杰把生蛋裝進褲袋,準備當點心吃,卻忘記了跑去打球,黏呼呼的口袋讓洗衣服的母親以為是「黃金」呢!母親沒有責備。國中時,望著歪在一旁奄奄一息的母雞,脖子鼓著大大的一丸,陳杰動了為母雞開刀的念頭,他取來用酒精消毒過的美工刀,將母雞脖子劃開,取出一團打了結的橡皮筋,原來母雞誤把橡皮筋當蚯蚓,當然消化不良差點致命,開完刀,陳杰取來母親的針線將傷口縫合,抹上紅藥水,貼上膠帶,一切大功告成,完全仿照書本得來的知識,卻也真的救活一隻雞,這一切母親看在眼裡,沒有阻止也沒有責備;高中時,陳杰在郊外捕到一條「臭青母」的大蛇,用學校的外套包裹扛回家,藏在母親的床鋪下,等待假日準備殺蛇宴請同學,陳杰沒有和母親明說,只是一再叮嚀:「媽!千萬不要動床底下的東西。」母親嚇得不敢回房睡覺,也沒去動陳杰的東西,直到陳杰星期日吆喝同學前來自家庭院大啖蛇肉,床底的龐然大物才揭開謎底,母親十分驚嚇,卻也沒有責備他!
陳杰的母親雖然民主,但絕不是放任,母親一向說理,母親為了避免孩子走偏,對陳杰的交友非常重視,母親常常告訴陳杰:「媽媽好想好想去哪裡玩哦!你可以帶我去嗎?」這樣的說詞常常奏效,母親認識了陳杰的所有朋友,他們母女倆感情也很親暱,常常四處遊玩,真是一舉兩得,陳杰的叛逆期也沒有變壞。陳杰想到這林林種種,彷彿回到了過往,他感謝自己有這麼一位另類的母親,他今天的地位和成就都該歸功於母親,他也沿襲母親的教育方式,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享有與他同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