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五月雨驚查某─歲序中的時令﹑節氣﹑俗諺系列之五

發布日期:
作者: 許丕華。
點閱率:969
字型大小:

 五月雨,驚查某;五月颱無人知;四月芒種雨,五月無乾塗,五月芒種雨,六月火燒埔;五月肖西南;未食五月節粽,破裘呣甘放;夏至,蚵仔出世;五月十三落關刀水;五月十七迎城隍(金門城大城隍);五月節撾龍船,從這些俗諺中,仲夏五月的面貌已輪廓清晰。在西南風中,暖中透涼,涼中有熱,晴時雨忽至,雨來倏又晴,把我們那些既辛勤又辛苦的女士小姐們嚇得一楞一楞的。一下子艷陽天,要披要曝的衣物,剛曬好,雲起雨就來,說有多快就有多快,女士們連忙趕收,不旋間太陽又露面了,一雨一晴,晴時有雨,雨後即晴,無定性又無規則,雨不大,晴也不久,好事的先賢們就戲稱這是「五月雨,驚查某」,既逗趣又傳神,只是苦了我們尊敬的婆姐們。不知是否上蒼故意讓我們的女士們,忙進忙出,塑身又健身,體態婀娜多姿,果真如此,則要感恩拜謝。
五月的節氣是芒種與夏至,屬於溫熱,還沒到炎熱與燠熱的程度。太陽過黃經七十五度為芒種,此時稻穀成穗。在長江以南,真正入梅的時間是芒種之後的第一個「壬」日,但現在氣象單位則通常在五月帶有陰雨的鋒面來時就宣稱進入梅雨季節。江南梅子成熟期,多為濕熱陰雨天氣,四五月間綿綿不停,稱為梅雨季,待北方高壓出現,轉為炎熱天氣,陰雨自然停歇,梅雨結束,天候漸近炎夏。
禮記月令:仲夏之月,螳螂生,鸚始鳴,反舌無聲。又記載: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堇榮。就自然生態,仲夏五月是生命力強盛的月份,螳螂輕盈戲水,鸚鵡開口嘵舌,蟬在枝頭試聲,鹿長大了,角可取用,山間草木繁盛。尤其夏至晝最長,陽最旺,生趣盎然,活力豐沛。只是人在福中,千萬要知福、惜福,而且要造福、散福、賜福,最後才可以享福。所以人貴在自知自制,知所節制,更知所進退,逆時、逆理、逆天,必自食惡果,不要以為「裝可憐」就可以騙得別人的同情,「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自有其道理。藉端挾勢牟利者,就像時令錯置,惡質、惡跡、惡形、惡狀、惡果,不浮現也難。老祖宗在幾千年前的禮記就指出:仲夏行冬令,則雹凍傷穀,道路不通,暴兵來至;行春令則五穀晚熟,百螣時起,其國乃饑;行秋令則草木零落,果實早成,民殃於疫。我們能無動於衷,不時相惕厲嗎?!豈可任其造業,禍國殃民。
剛嚴詞批判「藉端挾勢」者的惡行,竟然就出現一個同樣典型「藉端挾勢」的兩極事件,而且是重大的歷史事故,可愛、可親又可欽的先民,將五月初五原來是普普通通一般的時令節日,藉悼念因君昏政亂,憤然自沉於汨羅江的戰國楚大夫屈原,刻意營造出全民運動型的水上競技划龍船(撾龍船、扒龍船、賽龍舟都是相同的稱呼),這個美其名要在江上尋找屈大夫的活動,其實是藉種已播、苗已長、穗將熟這個比較「農閒」的時段,以水上龍舟,鍛鍊體魄,增進健康,於是參賽的人,觀賽的人,在加油助威,高聲嘶喊的熱烈氣氛中,融成一片。參賽隊數每年增加,參加階層每年擴大,可見龍舟賽確是一項應時應景的民俗意義重大的活動。所以近年來各縣市競相舉辦,機關首長率先參加,形成一股以參與為榮的熱潮。於是國內組隊參加的年年增加,連國際人士也都組隊前來共襄盛舉,機關組、國際組、社會組、大專組、高中組,男的組隊,女的也組隊,在鑼鼓與吶喊聲中,奮身奪標勝利的剎那,才是全場充滿臨場感的亢奮時刻。追懷屈原的高度愛國情操,就在熱烈而劇烈的競技中,不斷擴散、昇華。先民這場「藉端挾勢」確是拉抬得轟轟烈烈,張力十足,趣味性與可看性俱佳的典型時令活動。
這號稱是「端陽」(陽最盛)、「端午」(午最毒)的「端節」(搞不懂為何自稱為第一的端節,豈不把春節、元宵節、三月節、清明節擺一邊),閩南一帶又稱為「五月節」,家家戶戶因求辟邪去毒,以蒲草、艾葉、榕枝、蒜頭、桃枝、仙人掌,懸於門首,又稱為「蒲節」。以粽型絲囊小香袋裝香礬,掛小兒胸前。以雄黃酒灑廚房、床下、壁角,均可辟瘟避邪,去五毒。因為仲夏五月,暑氣已盛,地又常濕,驕陽之下,蒸氣上升,五毒齊聚,蒲艾蒜頭香礬雄黃酒,正是消毒之物,早年藥物不足,正與現代重環境衛生的觀念相符。又以雄黃酒點擦孩童額、鼻、手心、腳心,辟毒意味更濃,有沒有效用在其次,求得心安最重要。
應節之物還有綁粽與炒金瓜麵。綁粽以供汨羅江中的屈大夫食用,早年都以鹼(閩音庚)粽為主,另有黍仔粽,近年則綁肉粽者越來越多,且各地粽子的包裝形狀及粽料各有不同,也各有特色,口味各具勝場,口福不淺。不管是潮州、湖州、江南、江北、長型、角型、豆沙、荷葉,包肉、包蛋、包土豆、包菜脯,還是浯鄉傳統的家鄉味「合味」。六十年前有一「走擔」沿街叫賣肉粽的「達人」(請恕以時尚對術藝專精的人士稱呼)所賣的肉粽香而不膩、糯米有咬勁,粽料卻入口即化,真是標準的口齒留香,令人難以忘懷,現年六七十以上的鄉親,相信對當年「肉粽恢仔」都會有深刻的印象,現在再提起,還難禁垂涎三尺,不由得自己罵一句:「貪食」。
鹼粽、黍仔粽在那沒有冰箱的年代,涼涼的沾白糖,一等一的享受,沾蜂蜜更是佳品,現在入冰箱冷藏後,天熱食用,穿透心脾,是現代社會中的古早味,年輕鄉親恐想像不到這種土土的家鄉味有多麼珍貴。
金瓜(比南瓜的稱呼高貴多了),五月節前後正是「當是時」,又甜又幼,切絲或銼絲炒鹼麵,加上蝦米、肉絲百分百的上品節令時菜,在物資不豐的年代,有金瓜麵就足以「請人客」了。新進的鄉親們,可否在端午節炒一道金瓜麵應應景,保證風味絕佳。
五月節在金門,是一個比較平常,不需費心鋪張的節日,但卻是應節花樣繁多,神秘又迷人的趣事不少,汲取「午時水」是神祕又迷人的趣事之一。相傳端午是「五毒日」,從半夜子時到深夜亥時,每一時刻,每一處所都瀰漫毒蘊,尤其炎陽直射的「午時」更毒得厲害,可是「天地配人事」,「一物剋一物」,偏偏井中的「午時水」既清毒又養生,洗臉沐身更可消除「痱源」,遏阻「痱毒」,生飲且可消暑潤肺,增加代謝,是否有如此神妙、神奇的神效,猶待驗證,但「午時水」的清涼沁肺,倒是千真萬確。
更不可思議,物理界的專家學者,博研之士意見不少的是「午時之蛋」,真不知道端午的午時是否磁場旺熾,地心引力遽增數倍甚至數十倍,否則蛋怎會真的乖乖聽話,說站就站,說立就立,有一所小學的數百學童就在端午午時集體立蛋,結果當然不是每個蛋都豎立起來,但百分之九十以上蛋真的在小朋友面前「立正站好」聽老師訓話。實在令人難以置信的場景,竟然出現在國際與國內的媒體之上。至於端陽正午為什麼可以立蛋,是偶然,是巧合,是迷信,是附會,是靈異作怪,揪結解因,有識之士應是當仁不讓。
金門田地沙質多,是西瓜種植的好環境,肉質好,水份多,甜度夠,顏色鮮,解渴消暑的聖品,電器化還不普遍的年代,有人在端午將西瓜墜入井中,幾小時後起出食用,清涼甜美,不遜冷藏。幾十年前有此土法煉鋼的奇想妙招,值得一讚。
端午還有一項已被遺忘,甚至消逝在歷史隧道中的是新婚夫婦歸寧的禮俗,凡結婚第一年的重要年節(正月初二、五月初五、八月十五),新人都要相偕歸寧,攜帶禮物到岳家「送節」,富有深厚的親情與溫情。早年交通不便,女子新婚思親之念必濃,於是好心人就刻意訂出新婚「作客」的良辰吉日,金門習俗為新婚隔二天的「三日」、「六日」或「八日」,「十二日」、「滿月」、「四月日」及重要年節的歸寧「作客」,以解對親人思念之情,也讓新娘藉機向父母姐妹傾訴「透氣」。這種極富人情味與人性化的禮俗,不知化解多少「新人憂鬱」症候群的基因。現在交通發達,來往方便,世界村的一日生活圈已將人類「送作堆」成為左鄰右舍,天天可以歸寧,日日得以作客。不必再揀時選日,省事多了。
端午也是詩人節,騷人墨客,詩人雅士相約吟對唱和,感時憂世,令人動容。現在高樓大廈,叢林密佈,住的距離近了,疏離與冷漠卻多了,雅集也少有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