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
他提起過去的老友,有的移民海外,有的僑居南洋,鮑剛讚揚丁紅,雖然坐過冤獄,她還是捨不得離開台灣,這種執著的性格,令人感動。
鮑剛把魯迅在《華蓋集‧雜感》一段話抄錄給我:
仰慕往古的,回往古去罷,……想上天的,快上天罷!……現在的地上,應該是執著現在,執著地上的人們居住的。
我同意鮑剛的觀點,執著現在就是魯迅的哲學思想之一。從小彥上次的來信,提醒我的現實認識:菊花不是我的眷屬,而患難相共、甘苦共嚐的余敏,才是我真正的妻子。換言之,台灣這塊海島,不管你喜愛與否,它是咱們生活和希望的土地,你是難以割捨它的,像孩子不願意捨棄母親一樣。
每當倪蘭在電視節目出現,講出許多讓人捧腹的笑話,鮑剛總會撥電話通知我,囑我趕緊扭開電視機觀賞某台,倪蘭正在大開黃腔。
當年陽泰電影公司的同事,如今只有倪蘭紅得發紫。她年近六旬,化妝起來像四十一朵花。倪蘭的專長,比淡水河的魚還多,她在電視節目中講授婦女瘦身、豐乳及紫微斗數、鬼怪精靈、吃出健康、大陸新娘、兩性婚姻、種花蒔草;倪蘭的《我的初夜回憶》,風靡了成千上萬大學校園的讀者,傳說初版印刷五萬冊,不到一週搶購一空,形成洛陽紙貴現象,倪蘭從此被稱為「兩性問題專家」。
有一次,余敏在百貨公司碰到她,驚喜地問:「倪蘭,妳怎麼啥也內行,看那麼多書!」倪蘭非常直爽,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小余呀!我是胡吹海嗙,為的賺鈔票呀!」余敏關心她的婚事,倪蘭答覆很乾脆:「我哪有時間結婚?想了,撥個電話,猛男報到,哈哈!」她扭著屁股,笑著走了。她結過三次婚,都因雙方搞外遇,宣告仳離。
倪蘭賺翻了天。她到底存了多少鈔票,連她自己也不知道。台北的電視圈,餓死小膽的,撐死大膽的。倪蘭有她紅得發紫的條件。她組織了一個綜藝節目的班子,遠征星馬、上海等電視台,造成轟動。倪蘭竟然也成為歌星,被各地的廣大歌迷所崇拜。台北的娛樂性刊物,時常爆出倪蘭的八卦新聞,據記者透露,兩位享譽印尼的大企業家,為了爭奪倪蘭的「一夜情」,幾乎造成火拚決鬥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