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海上生明月

發布日期:
作者: 張放。
點閱率:459

  他們是台灣島上的邊緣人,缺少真摯的關懷和撫愛,光靠宗教的力量不行,必須有人為他們解除苦痛,作他們的代言人。倪蘭激動地對我說:「我嘴上吃巧克力糖,喝蜂蜜,心裡卻比黃連還苦。我競選議員為了解除別人的苦。李大哥,你明白我的心意嗎?」
  我趕緊點頭。
  倪蘭的話,帶給我文學創作的靈感。詩人、文學評論家聶紺弩晚年的詩句:「文章信口雌黃易,思想錐心坦白難」,這是知識份子道德良知的具體表現,也是對共產黨的文藝運動的最大抗議。我握緊倪蘭的手,噙著熱淚對她說:「我理解妳的心情,我回去就動筆。即使妳選不上縣議員,這本傳記也會讓讀者永遠想著妳。記住,千萬別說它是妳雇人代筆的,那可砸鍋了!」
倪蘭笑出了眼淚。
燈下,我喝著咖啡,眼前展現出繁星滿天的夜景,成千上萬的熱血沸騰青年戰士,戴軍帽,坐小板凳上,廣場前舞台上閃耀出五彩繽紛的光圈。倪蘭手持麥克風,正引吭高歌。
誰願意做奴隸,
   誰願意做馬牛?
   人道的烽火,
   燃遍了整個的歐洲。
   我們為了博愛平等自由,
   願付任何的代價,
   甚至我們的頭顱,
   我們的熱血……
  倪蘭的渾圓有力的歌喉,激發起廣大青年的愛國熱情,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了保衛台澎金馬而鬥爭。倪蘭為了工作,耽誤了青春時光,她退役後,依舊為歌唱、演戲而奔波,儘管不少男人追求她,寫信、獻花、求婚,但是倪蘭的年紀已超過四旬,她顧慮多,不肯成家。歲月蹉跎,如今為了回饋台灣這塊哺育她成長的土地,她決心競選參議員,為寂寞的退休軍公教人員及其眷屬服務。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