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山河畔
提起冬山河大家都知道這是宜蘭縣境內,最美又最富詩畫意的一條河。原來的舊冬山河不是流經現在的地方,老河是相當淤淺的河道,彎彎曲曲,扭斜曲歪,雜草叢生,從大伯爺坑流出來,繞到冬山街附近,蜿蜒穿過火車軌道的橋樑,朝向武淵而直注大海。這是經常因滂然大雨而氾濫的老河道,在一次空前的大水災,死傷慘重之後,才由政府撥巨款加以將老河截彎取直,成為今日畢直一條大河。
現在的冬山河,其河道寬敞,河底甚深,容水量很大,水流在近山之處,雖然湍急直奔,到了中下游,其水流就相當緩慢了。以前我居住在冬山鄉時,居家就在此河附近,當時我在公家機關工作,每逢星期假日,就喜歡跟同事揮竿於河畔。
完工不久的冬山河,放飼了好多的魚苗,其目的就是要給民眾垂釣。很多愛好釣魚的人,都爭相通報,一時蔚為風潮,附近公教人員都會來此垂釣,假日經常可以看到許多釣客蹲在河畔,這種河畔太陽傘林立的景象,倒影河邊,靜待魚兒上的閑情,悠然自得,真是一大享受。
冬山河畔是微斜的坡子,一支五百萬大傘下,一只小板凳,或一張草蓆,席地而坐,可以倘佯在大自然懷抱中,享受微陽下水濱的新鮮空氣。當魚兒拉動竿線時,輕輕抽拉,就是一條足夠六人吃一餐的淡水魚了。有些人志不在釣多少魚,而是來此享受一下河光水色,順便體驗拉竿的樂趣。
這裡的魚類很多,而且都是比手掌還大的魚兒,記得這河裡有好多尼羅河魚,這些魚都是吃青苔,把魚包在青苔中,魚兒用嘴一吸,就可以拉魚上岸了。不過這裡經常有人在河道出海口處,以小機器船用網子捕魚,以致魚類銳減。由於冬山河有四十米之寬,加上出海口處,近數十公頃之大,容水量很大,如果多放些魚苗,並禁用網捕,這是垂釣很好的養殖區,可以提供很多遊樂活動。
有一次,我去冬山河畔垂釣,正好有兩條尼羅河魚同時上鉤,我拉到一半,旁邊一位釣客突然跑過來向我說,「給我拉一下子,我給你錢。」我有些錯愕,將魚竿交給這位釣客拉了一下子,他說釣魚最快樂是拉魚的那段興奮,魚從水中拉起,尤其一次雙弓的滋味真是不易碰到。我沒有向他拿錢,從此我們就認識成好朋友了。
在一個陰雨的下午,我釣完一個地點,認為不是很好,正想換個地點,我把釣竿扛放在肩上。正走上一個小斜坡,這是閘門的位置,走在小徑時,突然聽到在草叢中有沙沙的聲音,由遠而近地傳來。不一會兒,迎面而來一條又黑又大的黑蛇,它遇到我,立刻轉頭從我身旁,急速奔馳而去,我當時是嚇昏了頭,一時呆立不知所措。這條黑蛇足足有兩公尺長,直徑有大飯碗粗大,後來此蛇被蛇店的人圍捕到了,據說有五百台斤,是印尼的黑蛇,它隨印尼巨木而落海上河的,這是我見到最大的蛇種。
於一次水災後,我到冬山河畔去垂釣,不知何處隨大水湧進的福壽魚,我釣了兩小時,就拉了近四十台斤,幾乎每次放竿,每次上,釣到自己都不想再釣了,這是我最好的一次記錄了。福壽魚是很饞嘴的一種魚類,只要有蚯蚓或米糠糰,它就會不斷地爭食,這種魚一定要長大成熟才可以食用,幼小者要再放生,讓它繼續繁殖才好。
蘭陽平原上,時常煙雨濛濛,清晨很早的時段,日落黃昏的斜陽下,踱走在河畔堤防上,一邊是清靜如鏡的河水,另一邊是青翠綠油的秧田。涼涼的風,溼溼的氣,搭配詩情畫意的美景,人在畫中,自是陶然怡悅,心懭神怡。冬天冷冷的野外,往往漂著淒迷的煙濛霧水,白茫茫的雨霧籠罩在河上,似仙境如國畫,如果撐傘漫步在河堤畔濱,那是很高境界的享受。去宜蘭可不能忘了此種如煙似霧的詩境享受啊!
冬山河之美,不在於日麗當空,而在於凄迷多霧的晨昏,和冬秋多雨的雨後綺景。目前冬山河從頭到尾的河畔,都有車道可以進入行駛,整條河就是一條「河濱公園」,臨河觀水,度步河堤,那是很美的生活享受!河畔下游的親水公園是夏日戲水的好去處,其實入夜黃昏,整條河堤上都是夏天相當令人回味無窮的夢境,春秋時段晨昏儷影,雙雙踱步河堤上,更是另一番詩夢滋味。不過在樂透遨遊前,可不要忘了防止長蛇叮咬的措施,由於此地多雨潮濕又是近山之地,蛇類總是特多。
全島之中,宜蘭縣的發展觀光,首屈一指,境內不只冬山河可愛而已,其他如武荖坑、北成運動場等都是相當令人含醉的地方。如果你有意去旅遊,可以夜宿礁溪溫泉區,多利用晨昏去冬山河畔賞景。這種多雨凄迷的煙霧茫迷是他縣市所沒有的了,這是台灣唯一有如夢似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