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
不料,桌上電話鈴又響了!我拿起話筒,聽到是何暢的急促聲音,他問我剛才上哪兒去了?我反問他什麼緊急事情?何暢告訴我:童沐人服大量安眠藥自殺,目前正在耕莘醫院急診室灌腸急救。他說:「我實在離不開,丁紅在醫院,你趕快去吧。如果再耽誤的話,恐怕來不及了!」
我把這件事轉告余敏,便下了樓。
坐在計程車上,心臟噗噗直跳。童老自殺,是我料想不到的事。他的胞兄佟琦在石寨跳海自殺,乃是受到政治迫害,患有精神分裂症;童老只是有輕微憂鬱病,他向來曠達樂觀,不忮不求,婚後生活幸福,卻為啥走上這條路?實在讓我百思不解。
我耳畔朦朧間彷彿聽到佟琦講話,他的悅耳響亮的青島口音,像古典樂曲。他朗誦《漢書‧司馬遷傳》:「及罪至罔加,不能引決自財。」他轉頭在黑板上寫了兩個字,財與裁。「這兩個字相同,顏師古作過註解。」他繼而激昂慷慨地說:「當一個人受到莫須有罪名時,可以自殺,作為無言的抗議。生與死只是一念之間,阿Q被綁到刑場,還哼著紹興戲,咱們怕啥!」教室同學哄堂大笑。
走進急診室,發現丁紅、倪蘭坐在一張病床旁。童老嘴上戴著氧氣管,正昏迷地躺著。
「他怎麼樣?」我問倪蘭。
童老服下大量安眠藥片,經過灌腸搶救,可是脈搏極弱,必須等候一定時間的觀察,才知道能否脫離險境。倪蘭卻很冷靜,她低聲告訴我,童老蓄意自裁,已在半年之前。大抵中秋節促使他走上這條絕路。
他中午吃東西沒有?
吃了十五個牛肉餃子。一罐冰糖燕窩。
我們三人在醫院聊了一會兒,倪蘭催促丁紅回去,然後才從皮包內取出一封信,那是傍晚將童沐人送到急診室,在他袋內發現的。童老寫給我的「遺書」,首先說明當初把我帶來台灣,是他的一片愛護之心,但是這種行為到底給我帶來喜劇或悲劇,他始終得不到答案。他對於前妻改嫁、兒子忤逆不孝感到悲傷,「這是時代的悲劇,我不怨天尤人,只得抱憾終身。」童老說,他在台灣只有兩個親人,一是倪蘭,二是李彥,因此他懇託我按照他的意願,將他骨灰灑到台灣海濱,讓他死後的靈魂,依然偎倚著這座春天的海島。
童老在這封「遺書」中,暴露出一件石破天驚的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