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受難記
有人說:[小孩的生日是母親的受難日],這句話主要是形容母親生產時所承受的苦痛;今年的生日剛好是母親到台北榮總住院的日子,我也把這天當作是母親的受難日。這一代的年輕人大都離鄉背井來台灣工作,留下年邁的雙親在金門,不願意離開人親土親的家鄉,母親上一次來台灣是因為小兒子出生來為妻子做月子,至今小兒子已經國中畢業了,這些年一直要求母親來台灣走走,其藉口條件就是要等妻子再生第三胎才要再來,這就是我固執的母親。
端午佳節的連假,老婆與孩子們計畫提前為我慶祝生日,連假前兩天全家到花蓮玩了一趟,回來後打電話回金門向父母請安,家裡電話卻無人接聽,撥通了父親的行動電話,欲蓋彌彰的說是陪母親上街購物就要回家,直覺不對,晚上十點在金門上街購物;隔天一早打電話,家裡還是沒人接,再打父親行動電話,父親才說是母親不舒服住院檢查,當下決定趕往機場,搭機回金門瞭解。
母親是因為近日時常暈眩跌倒,才被父親送往金門署立醫院,連假期間醫生也休假,護士建議返家休息,但是父親堅持讓母親先住院,以免發生危險,直到星期一上班時間才安排電腦斷層檢查,在醫生的建議下選擇自費的顯影劑,這就是我們現行的健保制度,檢查結果出來,在榮總支援醫師唐志威大夫的判斷下,是腦腫瘤,我和父親聽到之後當場一陣暈眩,立即請求唐大夫協助轉診台北榮民總醫院,辦好出院手續,回家整理準備,先幫父母親訂好隔天的班機,我則前往機場補位先行返台,隔日自行開車前往松山機場接機,直奔台北榮總,到達急診室,向護士表明金門轉診來的,還好這邊已獲得通知,立刻安排一連串的檢查,包括:心電圖,驗血,電腦核磁共振造影,大醫院果然是不一樣,但是當日的急診室擠滿了病患,我們連想找個椅子坐都有困難,真是不可思議,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病人,臨時病床擠滿了急診室,據說是在等待住院的病床,還好是經由金門轉診,早有連絡安排,折騰了十個小時總算讓母親住進了病房。
接診的醫師是位年輕的吳大夫,跟我們解釋了母親的病情,詢問我們如果要接受手術則會介紹一位神經外科醫師顏大夫執行手術,只是顏大夫正好出國須等他回國再安排手術。
好不容易等到顏大夫回國,也向我們家屬解釋了手術概要,只是因出國期間累積了一些病人,短期間之內排不出日程,要我們回家等候消息,父親只好找朋友透過關係介紹了同樣是神經外科醫師的許秉權大夫,許大夫特地前來探視並安排進一步的檢查,由於有預定的出國學術觀摩行程,所以手術日期就安排在其回國後的星期一執行,這期間母親在許大夫的安排下又進行了頭部X光檢查、心肺功能檢查、血管攝影、神經攝影等檢查,如此細心的安排讓我們更加放心。
就這樣母親在台北榮總住院兩週,終於等到手術日期,剛回國的許大夫利用假日跟我們召開家屬會議,詳細解釋了母親的腫瘤位置以及病狀,該腫瘤長於大腦與小腦間的腦膜上,屬於腦膜瘤,95%以上屬良性腫瘤,因為壓迫到神經,造成母親日前時常頭暈、失去平衡感、容易跌倒、左側耳神經失去聽覺、左顏面神經會麻、視覺神經亦有些微影響。目前手術方法有傳統的開刀割除腫瘤與較安全的雷射咖嗎刀治療,但是雷射治療是針對較小的腫瘤,僅能抑制腫瘤的生長,無法讓腫瘤縮小或消失,無助於母親的病情,傳統開刀手術是根本的治療方法,但是因為腦部是人體最複雜的構造,十二對神經控制著全身的活動,任何一點損傷都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各種風險必先聲明,母親年紀大又有高血壓與糖尿病,風險比一般人更高,聽了醫師的講解,實在令我頭皮發麻,但是遇到了又能如何呢,只有請求醫師細心為母親手術,再就是祈求上天及神明的保佑。
手術安排在早上的七點,醫師預定手術時間需要十二小時或更多,榮總的手術房是集中式,各科別的手術都在一起,同時間大概有三十床病人在接受手術,家屬等待區的座椅坐滿了焦急的家屬,大家的眼睛不敢離開LED指示看板,某某病人幾點開始手術,某某病人正在恢復室恢復中,某某病人已轉回病房,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等待的心情愈來愈著急,雖然已有長時間等待的心裡準備,十五小時、十六小時,心裡愈來愈急,忽然廣播器傳來許醫師的聲音,呼叫吳女士的家屬到手術室門口,全家人起身直奔手術室門口,只見許醫微笑著對我們說:「手術相當順利,等待兩三小時的恢復就可以轉往病房。」頓時大家都鬆了一口氣,在這漫長的等待時間裡,不時有親人打電話來詢問手術進度,旁邊也有同在等待親人手術的小金門同鄉洪先生夫婦傳授祈禱心經,大家默默祈禱著為母親祈福。
在恢復室待了四小時,母親終於恢復清醒,在大家的陪伴下轉至加護病房,經過漫長的手術,母親元氣大傷,只是張開眼睛,微弱的看著我們,眼角泛著淚水,大家都為母親加油打氣。安頓好後已是凌晨三點半,請姐夫帶父親回大姐家休息,我與妻子就近在家屬休息室休息。
加護病房一天只有兩小時的會客時間,術後的前兩天母親恢復得不錯,醫生很高興的向我們解釋,然後又出國參加學術研討會,第三天的會客時間,母親陷入昏迷,叫都叫不醒,此時護士也慌了,連忙找來了代理醫師,接著又是一連串的檢查,會客時間結束,大家都懷著忐忑不安的心離開加護病房,晚上父親不放心又打了兩次電話到加護病房詢問母親的狀況,護士回答說母親已有清醒,只是較為虛弱,隔天會客時間,父親一早就等在病房前,第一時間進入探視,許醫師也特別從日本打電話來向父親解釋,推測可能是麻醉藥尚未完全代謝所造成的狀況,這才讓大家放心。
又過了兩天,母親的體力已有進步,握手有力,雖然身上插著管子,仍努力的想要和我們講話,護士們為了怕母親自行將管子拔下,還將母親的雙手束縛住,讓人看了好心疼。
經過十二天的休養,轉至普通病房,讓大家都鬆了一口氣,到了普通病房,母親的身體狀況一天比一天進步,身上的插管逐一拔除,開始進食並練習下床活動,母親開始向醫生要求要出院,經過醫生的評估後終於放行。這次在台北榮總遇到了不少金門鄉親前來就診,台北榮民總醫院真的可以說是金門鄉親的健康守護者,榮總的醫護團隊及醫療設備都是全台國首屈一指,病人到了榮總,把身體健康交給一流的醫護團隊,家屬病人都能倍感安心,榮總的環境也維持得相當舒適良好,對於台北榮總本人特此表達萬分感謝之意。
母親住院期間承蒙各地親朋好友的關心,不少親友更是遠道前來探視,期藉本文向所有親友致謝,感謝所有親友這段期間的關心與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