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鳥歸巢
傍晚,吃完晚飯後我隨意漫步,走著走著,我哼起了校園民歌:「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暮歸的老牛是我同伴,藍天配朵夕陽在胸膛,繽紛的雲采是晚霞的衣裳」,雖然腳下的泥土路早在多年前已改成水泥路,雖然沒有老牛陪伴在身旁,但回憶猶在,倒是中午在回家路上,在榜林看到了舒服的躺在草地上的牛家族,我照下了牠們親子同憩的模樣,只有小牛不肯捧場看鏡頭。
這時,我突然想到了「倦鳥歸巢」,是的,倦鳥是該歸巢的,聽!沿路聽到的鳥叫聲、蟲鳴聲,牠們是最好的寫照了,只要上了年紀的大樹,只要我們稍加留意,定可發現枝頭上傳來的鳥叫聲大得驚人,再仔細聽,牠們似乎不是「一家人」,牠們如果不是一家人,而今卻進了一家門,那真可謂「聯合」樹!
其實,還有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那就是叫個不停的「夏蟬」,我曾在心裡想過「牠們都不用睡覺的嗎?」沒想到某一天,和台灣回來的同學向海邊的小路走著,同學也隨口而出一模一樣的話,真是有趣也!還有還有,那遠處不時傳來的「美麗的錯誤」環頸雉的叫聲,牠們是保育類動物,但是牠們挺皮的,曾經某家長種的蕃茄每一顆都被牠們咬一口,所以全部都沒得收成,我真的在心底這麼想著:如果金門到處都是牠們的錯誤,那還美嗎?我看過牠們曾三五成群的出現在田地裡,不知打算做什麼?有時在大路上散步,有時也跟我玩起捉迷藏,當我聽到聲音,拿起相機要照,牠們又躲起來了。
凱米颱風甫過,天空的烏雲仍密佈,也許不時會下點雨來消消暑,就在昨天,風強雨驟的,一些人只賺到了「提早下班」,耳邊海浪聲清楚的傳來,聯想到早上一早起床,媽和鄰人就這麼打招呼的:「要不要到海邊去撿單螺?」、「昨天風這麼大,不知道單螺多不多?有沒有人去撿?」每當颱風過後,就是有這麼一件事可做─到海邊撿單螺,牠們是被大風浪打上來的吧!
田裡,菜園裡,南瓜、絲瓜滿地爬,各種豆類沿著籐架爬,地瓜正成長著,高粱也飽嘗這一、二天雨水的滋潤,樹蔭下常見農家的花生正在收成,大地生意盎然,我愛大自然,我特別愛走進大自然!
「到哪裡?」迎面一個女生正騎著腳踏車而來,「到一半」我回答著,她說看見我在走,所以才敢騎車出來,要不然晚了不敢(尤其今天是農曆七月,我猜),我說「天色還不暗啊!」她也騎到一半回來,她,自外國遠嫁而來,除了皮膚膚色和我們明顯不同外,倒是融入了我們的生活,國語也挺標準的。
不管我們工作多麼辛苦、多麼累,不管我們去到多麼遠的地方,北京、桂林、湖南張家界、雲南幾日遊,有的遠赴新疆等地,更有的出國度假去,不管多少日子過後,我們終究要回到自己的家,天黑了回家,倦了回家,人是這樣,動物們也是如此,家永遠是我們的依靠!
空中飛機穿越濃濃的烏雲,滿載著回家的歸人(因為昨天機場關場,今天想必是滿載),或者是出外打拚的異鄉遊子,如果累了,就回家休養生息吧!想出發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