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愛世界的輕描淡寫─一次遊旅行程後的心靈筆記
不可諱言希臘羅馬神話是歐洲文化精粹,那些流傳不綴的故事顯得偏異與難堪,無怪乎長達一千多年中古世紀的歐洲,基督教視人類的肉體為惡源,需用水一次次地洗淨,肉體存在只是為了贖罪而已,非逐歡尋樂,自古以來中西聖賢無不警醒我輩遠離一切淫亂、邪蕩、污穢、貪婪、紛擾、爭競、仇恨、嫉妒、惱怒、異端、醉酒、荒宴……等。
●第二場 羅摩衍那
故事楔子是天神與羅剎之間的戰爭:經過苦修後的惡魔羅波那是個長了十頭廿臂的羅剎,在錫蘭島楞伽山自立為王,天神應允諸神和群魔傷害不了他,但他可對抗世上一切生物,唯有猴子和人類除外,羅波那仗著自己能耐,時常欺壓天上諸神,侵犯凡間婆羅門人,因此諸神向三大天神投訴,創造神大梵天和破壞神濕婆認為這不屬於他們的職責而置之不顧,只有保護神毘濕奴,他是掌管宇宙間一切是非懲罰,賜福給那些虔誠善良的人,這樣除魔艱辛重任就由他肩負,他要求諸神到凡塵化作猴子助他一臂之力,自己將化成四個分身,投胎為十車王的四個兒子,到凡間斬妖除魔。
「羅摩衍那」故事是關於王子羅摩的歷險記,為古印度兩大敘事史詩中之一,描寫宮廷內鬥,一段淒美執著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主角為羅摩和悉多,羅摩是十車王的大王子,妻子悉多是毗堤訶國的公主。羅摩十六歲時便已展現他聰敏與英勇事蹟,曾隨聖者入荒林中斬除羅剎女,之後參加毗堤訶國大典中,靠其神力張開一無人能及的大弓,贏得國王賈納楷青睞,諭令將美豔絕倫的公主悉多許配給他。
年老的十車王覺得時日不多,欲將王位傳給羅摩繼承,但卻聽信二皇后凱蔻的讒言,立了自己兒子二王子婆羅多,他們又施展狠毒陰謀,從此羅摩被流放驅逐十四年,夫婦倆人困居在坦達克森林中,他們依然不離不棄相互扶持地過著磨難艱辛生活;一日不幸的事件發生,惡魔羅波那擄走悉多,加上魔王的妹妹蘇巴娜伽迷戀羅摩,千方百計誘惑未果,惱羞成怒欲加害悉多,王子身孤影單那有能耐搶救得回妻子,幸虧得到神猿哈紐曼猴群部隊的聲援,還有神鷹葛魯達相助,終將羅波那一群魔黨鏟除,營救出愛妻,凱旋榮歸首都阿約堤亞,並繼承王位。
此後並未過多長的幸福美滿日子,羅摩受奸人挑撥誣衊,對皇后悉多的貞操開始懷疑猜忌,悉多縱身投火自戕以明志,火神阿耆尼證實了悉多清白,而保護她毫髮未傷,起初羅摩還有些信任,後來仍敵不過人民也對悉多不貞的質疑,羅摩再次將妻子送入森林裏,悉多在森林中產下二位孿生子。十六年後,羅摩受隱士指引安排巧遇二位親骨肉,當他再次與悉多相見仿若隔世,此刻有感身世悲涼、滿腹委屈掩面而泣,並祈請大地之母能卸下她生命的重擔,頃時天崩地裂,地母降臨與仙鳥將她接引昇天而去,大地隨之復合;羅摩見此情景,驚詫又懊悔、悲慟不已,但為時已晚!
●第三場 楚魂漢風
古琴淙淙,劍影幽幽。推杯換盞間,一場殺機暗隱。楚漢相爭的歷史故事對每個中國人來說,再熟悉不過的事,透過歌舞劇的型式表演,我還是生平頭一回欣賞呢,在踏入社會工作的前幾年,我沉迷這樣的表演,看得懂這檔事;此時舞台上人物穿梭擁擠,一下子項羽、劉邦,一下張良、蕭何等,還有矢石橫飛、駿馬嗚咽呢!讓我瞧見那一幕怎麼會是虞姬舞劍,而不是項莊舞劍啊?太離譜的錯誤,可能是編劇硬將項羽和虞姬的故事,說成忠貞不渝、千古絕唱的愛情,可笑!可笑!中場已有許多觀眾離席了,我想看得懂這樣的劇碼,可要具備豐富的歷史、文學、戲曲、藝術內涵呢。
●第四場 源氏物語
「源氏物語」是一千年前日本一部長篇戀愛小說,最特別的是由一位女性作家紫式部所著,總共有五十四帖構成。
「光源氏」是日本天皇桐壺帝的二太子,由天皇寵妃桐壺更衣所生,由於她出身低賤,遭受宮廷裏其他王妃的忌妒和排擠,結果悒鬱寡歡積疾而亡,她死時光源氏才三歲,天皇擔憂稚齡的二太子安危,便親自安排託付給一位忠心大臣扶養,同時也把二太子的地位降為一般臣籍,因此不易受到關注,避免捲入宮廷鬥爭而遭到加害,尤其是弘徽殿女御皇妃,更是生性勢利且善嫉;天皇並賜姓「源氏」,另外有一美稱為光源氏。
光源氏長大後,天資聰穎敏捷、能文擅武、相貌偉岸英挺,不久便與左大臣政治聯姻,娶了大臣女兒葵姬為妻,她出身貴冑世家,氣資高雅端莊,但性格冷僻孤傲,凡事獨立自決,常受光源氏冷落,倆人感情始終不和睦融洽;在桐壺更衣病逝後,藤壺成為天皇的新寵妃,她長光源氏五歲,相貌與光源氏已故的母親極相似,他便時常親近她,日久生情,轉化成一份戀慕之意,藤壺日久生情成為光源氏暗戀的對象,不久倆人私通相戀,並發生一夜之情,且生下一名男嬰,也是後來繼承王位的冷泉帝,他名義上是天皇第十皇子,這種亂倫事件、無望的愛意,讓藤壺宮內心深感愧疚與掙扎,被罪惡感折磨而痛苦萬分,做為母親的本能,藤壺顧及兒子東宮皇室地位,於是斬斷跟光源氏之間的畸戀關係,最後選擇遁入空門,逃離是非地。
光源氏早已自知人生的無常和不如意,此時他心底的苦悶難遣,因為愛上不該愛的人,但他依然任性浪漫,不久在山林中發現一位少女風情面貌酷似藤壺,她是藤壺的侄女若紫,光源氏想把她教養塑造成心目中理想的女性,以寄託消遣他對藤壺的一片思慕之情。
葵姬死後若紫順理成章成為光源氏的正室,也是他一生的摯愛,但好事多磨,在光源氏晚年,卻受其同父異母兄長朱雀院決定出家前之託付,懇求善加照顧姪女女三宮,未枓光源氏覬覦姪女的美色而為之心動,況且女三宮挾著伯父是天皇的威望,當上了正室,若紫被迫讓賢,此突如其來的變化令若紫抑鬱心碎。但女三宮並不是位守婦德的人,她原本有位忠誠的追求者柏木,婚後女三宮始終未放棄這段感情,最終兩人發生不倫之戀,生下一名私生男嬰薰。此刻,光源氏百感交集,不勝噓唏,以前種種荒堂淫謬現世報應到己身啊!
光源氏雖然姬妾如雲,仍然貪圖瞬間的縱欲享樂,他的一生好似在尋覓母親的蹤影,一種沉重的戀母情節,不停地在眾多女子間治遊,對藤壺的愛意,只是留駐的憂傷傳奇而已,他是個不折不扣的花花公子呢。「源氏物語」的故事有點類似「呂不韋與秦妃趙妃」和「武媚娘與唐高宗李治」兩個不同時代,糾葛浪漫的宮廷愛情故事綜合版。
◆生命的依靠
人的一生總要有些依靠的東西,可賴以執著的支點,以束縛萬馬奔騰的心緒、和凌渡多愁善感的孤寂,或許暇時為了宗教信仰、為了藝術創作、為了鑒賞古玩、為了蒔花植草、為了登山攀岳、為了戲水弄潮……而終日碌碌勞思琢磨,只在閒偶度趣,填補歲月空虛,養性怡情而已!因其中無甚弊害,不怎被人嫌惡,反倒成就雅俗共賞的佳習。然而天底下卻有一種東西令人朝思暮盼、讓人終日心似鹿撞、魂不守舍,但盼到的只會更讓人陷入愁鬱和悵然若失的陷阱裏,那是人世間的「情愛世界」。
「情愛世界」多麼讓人眷戀懷思、讓人依靠執著的東西,但總令人如痴如狂地迷惘、如夢似幻般地恍惚酣醉,有人視「情愛」如命,真正的愛能夠鼓舞激勵人心,喚醒人們內在沉睡的力量和潛藏的才思;情到真處反成痴,情話往往滿溢痴語,痴語卻能聽出深款意切的真情來。多情貪愛,說好聽的是風流倜儻,多的是俗不可耐啊,有人將「情場韻事以為增色人生的精彩」那樣光冕堂皇的理由,如同流浪者抱持著:「流浪是回家另一種方式,出走和離家的背後隱藏回家的盼望」的說法,那麼荒謬無稽呢!
有人就是那麼「多愛貪情」,到終就像引火焚身、飲鴆止渴般落得淒涼悲愴下場,禁不住色慾的召喚和狂愛的誘惑,人們常是腥羶滿身,演繹一則則橫刀奪愛、腳踏雙船、紅杏出牆、喜新捨舊的故事;多少風流和風騷韻事曾疋染了多少鏡花水月如幻的錦繡呢?滾滾紅塵有誰醉過?又有誰醒過?
在那交通不便的年代,多少人用腳程丈量坎坷崎嶇的人生路,縱使柔腸寸斷,也義無反顧,今日事事處處便捷了,「談情說愛」也自然跟著「速食」起來,然而「感情世界」中,今昔仍存在許多相同之處,不受地域阻隔、膚色人種分別、文化殊異、財富地位相差,均阻擋不住愛情火苗的交熔;往往愈是受阻攔反對的愛情,愈是緊扣難分,因為「愛情」是生命的依靠。
◆真愛無悔
懷著追求一份純真感情的人,常像是患有失眠恐懼一樣,越是努力想睡越是輾轉難眠,世上懂得「真愛」寥寥可數,「真愛」究竟為何物?總以為它蘊涵深邃奧義,孰知它只是在闡釋這渾圓而高尚人格與生命交感而已,真愛是唯一,真愛是全心全意的奉獻,真愛不是迷戀和深情,真愛不是只有諾言和盟誓,真愛只有真心,但真心易尋、真愛難覓又為何呢?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