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愛世界的輕描淡寫─一次遊旅行程後的心靈筆記
◆情有多長 愛有多深
早落葇荑何時再盼花序?滿山遍野儘是庸俗艷蕊,只因心中隱藏纍纍穗實,總讓人輕忽百欉間的繽紛,只明白自己是隻忙碌的採花蝶,隨著春暖花季而生,隨著歲寒而滅。在冷漠都會裏,愛情青籐處處蔓延,日益堆積的是少男少女情竇初開的青澀,青年情侶的愛恨糾結、渡過七年之癢夫婦在寞薄中夾著幾許蠢動,還有老夫老妻的相濡以沫。
愛有多深,人生就有多寬闊,愛到深處無怨尤,漢代才子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贏得美人卓文君的傾慕與青睞,不顧世俗成見倆廂為愛私奔,司馬相如口吃毛病並未阻礙「真情」的溝通;「真愛」不似漢元帝那般膚淺,當他親睹王昭君閉月羞花、沉魚落雁美艷的容貌後,才會有「不忍割捨」的心理反應,或許亦如歷代皇帝一樣始亂終棄者多,不值王嬙幽怨淒清的長相憶啊!每聽一次「陽關三疊」,便一回感概人生在世知音的難覓,聽它一次,沾來多少啼痕,唱徹古今離恨啊!
人們為何低俗只著重於外在的美醜,當評價中國的四大美女究竟誰居首時,是西施?是貂蟬?是王昭君?是楊玉環?以世俗的眼界仍推婀娜多姿、綺美絕倫西施為第一,依我觀點王昭君的品格、氣質和魅力,當之無愧啊;觀世間真情,莫如湘妃淚灑青竹染成斑(註四)的真摯,倘若遇著人生的璞玉,應盡生命的所能去經營和呵護呢!
(註四) 相傳上古時代,舜是位勤政愛民的國君,很受部落的推崇,每五年巡狩天下一次,每次隨扈除了大臣外,還有蛾皇與女英二位妃子隨行照料,夫妻恩愛逾恆、難捨難分;傳說每隔數年湘江就會洪水氾濫,危害百姓生命、居所、莊稼和禽畜安全,民間怨聲載道,那是因為盤踞在湖南蒼梧山上岩洞裏的九條惡龍在作怪引起,舜帝趁南巡機會上蒼梧山去懲治惡龍為黎民除害解厄,因行程危險,便把瀟湘二妃留在洞庭湖畔的君山等候,此行果然機關重重、危況四伏,果不其然舜把惡龍斬除,自己卻鞠躬盡瘁、積勞成疾,病死在蒼梧山,此噩耗傳至二妃耳裏,已是數月後的事,當二妃敢赴蒼梧山所見只有一座珠貝壘成的青塚,二人悲慟欲絕,回到洞庭湖君山後,更是日日以淚洗面,上蒼感念她們至誠至真的思念、命天神將她們流出的眼淚收集起來,灑在君山的叢叢翠竹上,那竹子都浸染斑斑的淚痕,「斑竹」見證了瀟湘二妃的賢淑、英慧、癡情,最後二人敵不過對夫婿的思念,雙雙投水而去,被奉為「湘水之神」。
荏苒霜紅終於轉白,依舊苦心孤詣地堅持,不懈經之營之的「癡心人」,何曾讓您再見熱情的血脈僨張,一刻刻泛濫無涯的空等待,常是獨懷遺恨,盼不得結果啊!
時下年青人急就章式的愛情,事事件件都想理個清晰尖銳,都想求得是非曲直,爭個短長與鰲峰,「情愛」卻是個漫柔婉轉的「豆腐塊」那堪提拿呢?或許一陣風吹草動就令它擾亂如泥呢!愛情遊戲本是鉤稽沈穩地追求,慢條斯理才能體驗它悠遠纏綿,就像品飲台灣高山凍頂佳茗一樣,淺嘗即止則口齒含香,執杯狂飲只會顯得輕佻妄動而已。
◆芳華盡致解讀深情
每朵花卉都會以唯美的姿態展露她的芳艷,淋漓盡致地鋪陳生命中的繁華,或許有人執意於德業與功業間的清高亮潔、且謹遵生活的簡樸和踐墨、固守一己清譽的偏狂;倘若對尋求伴侶仍如此挑剔,那麼感情的途上必定形格勢禁,走得很顛簸、很孤單。「談情說愛」本是世間俗事一樁,就像喝水穿衣一樣平常,容不得人們誇耀自己要談一段「轟轟烈烈的感情」,那只會凸顯悖違常理思維的怪誕不經,男女間的情愫又豈能迸發出怎樣的火煘?那只是重複千百年來不斷上演的老戲碼而已,倆廂親悅的愛情故事,到頭來卻因環境與人事的隔閡、變遷和矛盾,衍生異乎尋常的「衝突」,那些門當戶對夙締良緣、那些郎才女貌佳偶天成、那些舉案齊眉鶼鰈情深,只是傳說裏的人間佳話,真實的世間情愛顯得淒涼悲楚啊!湮沒在材米油鹽醬醋茶七件事裏的無聊,或困礙在因繁衍護佑犢子幼女而終日奔波裏,或擾攘於追遂名利丁點的人生快意中。追求真摯感情已成為稀罕,又有誰能固守得住這一片萬代爭頌、舉世矚目的領域,因為人們蹬踏著寡薄的腳步度日,總是盛情易淡、真誠難久啊!我有些不相信人感情上的誠摯,也無法解讀「重感情」的真實意義。
人生事業若經十年磨礪,便能鑄就他的騰達,但在「情愛」十載的等待,卻等同三千多個日子的折磨,無論貴賤智愚的人,冗長守候一個「生生世世愛的約定」,屆時定落得散散碎碎、瘡痍滿目,雖然那刻無緣相聚,心神卻相交,苦澀的相思梅雨總是難熬縈繞,你我的浪漫與優雅還能別樣的從容嗎?那堪回首!那堪回顧呢!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