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過活─生活小記

發布日期:
作者: 牧羊女。
點閱率:809

思緒:
好長一段時間,說忙不忙,說閒不閒,無法專心寫寫東西,整理一下思緒…,到了一趟布拉格及維也納,回來後發生許多事情:公司被併了,在捷運站附近買了一間房,孩子結婚了,到宜蘭民宿住了一宿,到苗栗細數飄落的梧桐花…,每一件都是生活要素,二十四小時,填滿巨細事由;一件接著一件,這大約就是生活!
歐洲緩慢的生活步調,小小窗檯擺著不知名小花,點綴每戶人家家園,零下溫度叫人想要互相依偎,「布拉格的春天」讓人誤以為處處充滿戀情,卻不知是為了戰爭,會有浪漫的聯想,實在是對歷史不熟悉。俗女子,除了在零度左右氣溫坐在露天咖啡座,座中朝空火爐烈炎讓妳不覺寒冷,熱咖啡外甚至可再要一份冰淇淋,走走看看…,每回到歐洲都一樣,一群女人擠在精品店搜索名牌,這是儀式,女人們不做這些動作似乎無法交代轉了三趟飛機到歐洲的事實。儘管名牌回到台北可能會進二手店,仍然樂此不疲。唉,維也納,美到不行的地方,凜氣呼吸,樹特別綠,古堡屋頂特別紅,牆特別白,暖暖的陽光照進小小的店家,胖胖的男廚師端著油亮的烤乳豬…,因為是歐洲,就覺得特別的美,瑞士如是、義大利如是、巴黎如是、西班牙如是,所有的皇宮、公子與王子的故事,總令人遐想;前世我是否會是其中一員,是公主?是武士?不禁一哂想太多了。一站又一站,來去匆匆,旅人都是如此,只是歇會不可久留,這麼多人一勁兒往歐洲跑,想必就為些許浪漫;甚至遐想會有豔遇喔!會有旅途上的驚喜喔!遐想過多卻什麼事都不曾發生。
喔!一定要告訴你多瑙河的水是灰色的。
夜樂:
中正紀念堂人山人海,雲門舞集在廣場進行每年例行的露天表演,天空雲層忽厚忽薄,有些時候飄著雨,有些時候吹著微風,或忽而來一陣強風,看看遠處的雲層,很像颱風前夕,找一階階梯坐下,想想不妥,是應翁翁邀約來聆聽「台北簪纓戀戀浯水情」;若看了雲門失了約不好,所幸雲門隔天尚有,因而很寬心的到迴廊咖啡座,點一杯冰檸檬紅茶,邊啜飲,邊看人群極了!
首先,沒有座位,借坐一位老先生旁邊,或是沒有魅力或是不善搭訕,老先生看著沒趣急忙轉檯換到一位年輕女子身旁聊天;幸好空出來位置即刻補上一位年輕女子,從身材可以判斷此女子的胃口,果真看她點了一個大型漢堡,外加一個捲餅之類,一個人忙著狼吞虎嚥,或許餓極了吧,聽她打電話給朋友,嘴裡含著食物,我猜想來赴約的應當不是男性,果不其然,來了位窈窕淑女,也不是非認定男女才能交朋友,現今社會什麼配對都有可能,男男、女女、男女……只是等待情人應當是優雅、拘謹、期待……,而這女子恰巧都不是。
人們成群結隊,有夫妻、家族、朋友、同學、情侶……,每人帶著悠閒的神情,炎夏傍晚,中正紀念堂的迴廊寬闊,風兒徐徐吹著,摻雜些微汗臭,及咖啡屋的咖啡香,很難形容是什麼味道。幸好陣陣清風拂過,忘卻挾雜的怪味。
尋常日子沒有漣漪;坐在那兒等著看人,人來、人去、男、女、老、幼,百般寥落,剝顆糖放嘴裡,再看著人們,常有人問我,寫文章靈感打哪來,沒什麼靈感啦,只是愛觀察「人」,這一撇一捺,複雜得很,光週邊的故事,每天寫也寫不完。
國樂演奏由簪纓國樂團,會同國樂團主辦,沒有音樂素養的我不能亂加評論,只能說這一場饗宴優雅至極,偶爾到國家音樂廳,無緣聆聽國樂演奏,是晚異常感動,尤其「風獅爺的故事」,叫人弦然欲泣,離開故鄉久了,愈來愈覺得鄉情難以割捨,年輕時候,急著離開島鄉,一則浯島工作機會較少,一則想要一探世界大小與虛實,至於後者,在台灣居住久了,加上出國旅遊機會多,愈來愈覺得台灣之「不大」,可這說法也不對,多年前旅居新加坡的二叔返鄉,我帶著他從台北到新竹拜訪大姐,在高速公路上二叔讚嘆著:「台灣真是大呀!」這叫我怎麼說,新加坡之於台灣,台灣著實大。
母島:
至於浯島,我們從來也不覺得她小,她是母親般的大地,孕育我們這群在外打拚的子弟,個個勤奮向上,各行各業,出類拔萃,把兒女教養成人,無不細想家鄉島嶼孕育的特質,從路的這頭到那頭,世界的這端到那端,沒有一個地方可以拿來與島鄉相比,初到台灣的年少時代,每位同學都是清貧,買個便當愛加幾粒花生米、蘿蔔乾下飯,假日大夥耗在寢室,以現代語便是「宅女」了,日子一天一天流逝,遠的日子近了,近的日子遠了,喚也喚不回,每回站在街頭,看著台北街頭車水馬龍,萬頭竄動,沒來由的想掉淚;滾滾紅塵裡的小人物,抬頭仰望首都的高樓大廈,小女子的渺小,要在此地安生立命討生活,恐懼感不是沒有,只想總也不能脫逃,更不能讓島上年邁的父母操心,頭都洗了,也不能洗一半說結束了,因而一股勁兒往前衝,所謂「戰地兒女」,其實都是過河卒子了,現下年過半百,回頭檢視,個個同鄉都叫人驚喜感佩!
而雙親安詳的回去了,應該在天上看顧一群勤奮向上的兒孫,安慰的笑著:都是善良百姓,人生一回,無愧天地啊!
時事:
莫拉克颱風過後,多樣的生活忽地停滯,新聞播報的災區傷悲的畫面;泥濘,混水,倒塌房屋,喪失親人的受災戶…,有一個畫面,一位年輕人到別地方救災,抽空回到小林村,失去三十幾位親人,雙膝跪地泣不成聲,因為親人不見,村子夷為平地,叫人鼻酸;不知所措!
另一畫面,一位孩童空著手,穿著雨鞋到學校,空著手,原因是因為所有文具、書包均被土石流淹沒,只好空著手上學,想著想著,心酸的把電視關上,躺在床上睡也睡不著。可憐的孩子空手赤拳如何是好?
這麼多悲慘的事實,無語問蒼天的茫然揪著大夥的心除了實質捐款,能做什麼呢?
接著一波波訊息,H1N1死了多少人,多少人即將感染?每天活在驚恐當中。
一個下午與同事張羅耳溫槍要幾支?口罩要幾盒?洗手劑要幾瓶?前述商品一漲再漲,人生活到如此,直覺是否世界末日到來?盤算幾成人們會感染?死亡人數會多少?說穿了,完全生活在恐懼當中。莫拉克帶來的災難,身而為人的我們可以不檢討對大自然做了什麼錯事?
看病:
近年,不管大病、小病,喜看醫生,往常人們總說,公園、醫院是老年聚集場所,真是恐怖,無論如何不可常到這兩個地方去,避免被歸類,醫生:「這些問題喔,年紀老化的現象!」
「醫生,不要這麼說,否則出了這大門我大概就無救了!」
「喔!那麼是年紀稍長啦!」
「不,您應該說是資深啦」
醫生嘴角一咧:「是啦!資深的人都會有」
醫生:「妳檢查半天,為何不問檢查醫院的醫生?」
「你不知道,那些人看起來不善良,沒有你看起來順眼!」
醫生:「喔!護士小姐,她每問一題我們加收50元」
「ok啦!」
以上對話經常在我與醫生之間的對話,心裡常想最可憐的行業非醫生莫屬,每天看到的都是面無菜色、愁容滿面的一群無趣的人,日子要如何生動?除了賺錢多一點,只能告訴自己:我在「懸壺濟世」。
而最可憐的是吾輩,何時開始勤往醫院報到;偏不承認受年紀威脅,身體各器官卻也不妥協,輪流抗議,唉!歲月如梭使人愁。
現實:
近年來,許多大型企業進行合併,工作上經過一場重生,調整腳步,停下來思考,壽命這麼邈長,也不能貿然退休,沈潛一陣,不寫文章,不在江湖走動,除了參加兩次「鄉訊」活動,大部分蟄居,幸好一群努力有成就的女人們互相激勵,盼青春的尾巴再打一場漂亮的仗。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