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碑林二考

發布日期:
作者: 羅元信。
點閱率:594

以下,筆者便將經重新整理的「副將軍紀公德政碑記」一文錄出。前面筆者提過,在「金門、馬祖地區現存碑碣圖誌」一書中,李增德先生對「副將軍紀公德政碑記」所作點斷整理,正文部分尚有約八十字闕文;但除此之外,筆者依駱日昇文集的內容、及自己所拍攝該碑的照片對勘結果,發現當初「圖誌」一書上的釋文還是有一些錯字(是否手民之誤,就不論了。);另由於原碑闕文造成文意不明,也造成一些點斷的不適當。而駱日昇文集中所載碑文,也比目前現存石碑所載略少了一些字句。以下筆者整理的碑文正文,係以駱日昇文集中所見的內容、及該碑目前仍可辨識的字跡對照,互補校讎所得出的結果;凡遇「圖誌」一書中以「□」標示為闕文者,或是錯字,則以括號標示。此外並對文中有需解說處加以註釋。筆者整理後的碑文正文結果如下:
副將軍紀公德政碑記
  上在宥,四十有五載,威 遐鬯,方內敉寧。(唯)是扶桑之?鳥,候月觀風,頑弗(即)敘。當事(者)唯分(部置)帥,為兢兢。(於)是秋浦紀公奉 璽書,以副將軍參戎事,盡護南垂軍,即清漳而填焉,制也。越明年,政通人和,歌頌並作。所部什伍,請(立)石以勒公不朽。(而)會金門(所)軍吏白君敦賁,不佞姻家友也,則謂:不佞世家海上,喜談兵,樂道人之善,宜有言。不佞敬(諾)客:公在事(隃年)耳,(何遽祝)之於(畏)壘?白君之使前致辭:公隆準鳳睛,有威重、性夷易,不樂為束濕;治軍書稍暇,輒從容嘯,緣(飾以儒)術。(然而戟)門之內外,(斬如)也。號令明,賞罰必,壅鬲之患息,脧削之風革。以歲之不易,瘴癘見欺,人死以谷量。公捐貲召醫,出(藥餌與方,全活之無慮)數十百。我人見公,如見父母。碑則惡可已也?余惟:古之名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苦甘,士未食弗食,未止舍弗舍,(疾病羸弱),皆(躬)為(拊)之。故能得人之死力,以赴蹈湯火;雖為國家死,亡所恨。故曰:蓄恩不
,以一取萬。豫附焉故也。彼貴不(省士,猥)云:成功,(天幸耳)。公殆有古人之風乎?今夫漳,鯢窟也,嘉靖間蓋婁訌矣。張璉起,豫章震動;吳平、曾一本遞雄,交、廣(螫焉。當是時,童牛山)之木,不足於艨艟;傾列郡之藏,不足於食量饟。暴師經年,曾不得要領;何以故?有逼而驅之者矣!一本之(上書幕府也,其)辭絕(痛),大(略謂):獸不窮不逸、魚不枯不泣。令官寬我,我庸詎至是乎!斯言也,當路且以為刺心。此已事之鏡也。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