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碑林二考

發布日期:
作者: 羅元信。
點閱率:515

當事者唯分部置帥,為兢兢:為了抵禦來自海上的侵犯者,朝中主事者於是部署軍隊、設置將領,戒慎以備不虞。明初便於海防設諸衛所、各省總兵及轄下將領等,但紀元憲來擔任的福建南路副總兵是於萬曆四十五年才再度設置,算是新職,故有「置帥」之謂。
秋浦:古縣名,隋時設,五代時改名為「貴池」,舊址在安徽貴池縣縣西。此即指紀元憲之里籍貴池縣。
以副將軍參戎事,盡護南垂軍:副將軍,即指紀元憲所擔任之南路副總兵。「參」、「戎」二字在此當分而言之(並非「參將」之別稱),參謂參贊襄理,戎指軍事;指紀元憲以副總兵身分襄贊總兵官掌理福建南路之軍政。南垂,指福建省南部、南路副總兵掌理的範圍。「盡護南垂軍」一語,可指稱福建省南部之兵馬皆屬紀元憲管轄,但亦有可能是暗指紀元憲之品秩;因「護軍」在明代是賞授有功之從二品武官的勳位,可揣度紀元憲當時大概是位臻從二品武官。
即清漳而填焉,制也。清漳,漳州的古稱之一。傳說開漳聖王陳元光入漳州時,見到境內的雲霄江,曾對地方父老言:「此水如上黨之清漳(上黨指山西東南一帶,當地之漳河有清漳、濁漳之分)。」,漳州因而得名。填,有填塞之意,引申為坐鎮、「當關」。制,當指紀元憲受命時朝廷給予之「璽書」、任官令。「即清漳而填焉」此句,可能即是引自紀元憲所受璽書的內容,指定漳州為紀元憲坐鎮之處。
金門所軍吏白君敦賁:在碑文之末所列立碑者名單中有之,白敦賁時任金門所鎮撫,但卻是「署所印」;在他之上的職位本該還有正千戶、副千戶,諒是當時所中長官缺位未補,故由白敦賁掌印管事。
不佞世家海上……宜有言。此段是白敦賁派來請駱日昇作碑文的使者帶來的話,說明找上駱的理由。駱日昇是泉州府惠安人,縣處濱海,故曰「世家海上」。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