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外宿了
這是女兒住宿的第一個夜晚,我輾轉反側,過了一個失眠的夜!
失眠並非擔心女兒在外頭睡不好、吃不飽,自國小到高中,女兒不是第一次外宿,畢業旅行、隔宿露營、社團活動…等,加上最近一次三天三夜的大專新生聯誼,我都能放心的隨她自由安排,因為她從小就是一位處事有分寸、依賴心不強的女孩,怎麼今晚的心境卻是如此的糾葛和複雜?我想那是對孩子突然長大的心理調適不良吧!
大學住宿代表孩子真正跨入大人的階段,18歲的年紀是應該脫離父母的羽翼,飛向更寬廣天空的時候了,父母要調整心態,學會放手,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父母總是表面尊重孩子,實質上用心、用手環抱住孩子,因為他是他們永遠的孩子呀!大學選填志願時,爸爸偏向讓女兒選填離家較遠的學校,期待她可以更加的獨立和堅強,私下不捨的心卻又處在矛盾狀態,這是父親對女兒的用心良苦!身為母親的我,同樣是理智和情感交戰,一方面希望她獨立,一方面又捨不得她離開身邊。最後還是順從女兒的意願,選擇了北部的學校,不必離鄉背井、不必遠離從出生到成長的都會區,表面上看是遂了女兒的願,其實那何嘗不是我的期待,心中不免有些竊喜!
雖然學校和家同樣位在北台灣,但是仍有相當的距離,為了免去舟車勞頓、節省通車時間、強迫女兒獨立的種種因素,我們鼓勵她去學校住宿,每逢週末仍可返家,女兒也同意我們的作法,這似乎相當理想,上了大學的孩子不再天天膩在父母身邊,拓展了自己的生活圈,漸進式的方式也安定了我落寞的心,於是開始為她張羅住宿事宜,一家三口〈爸爸、媽媽、妹妹〉隆重的送她去住校,6個人的寢室中,我的女兒將展開她人生中的第一次,學習即將開始,我為她感到開心!此時,想到自己大一的時候,10個人的寢室是我離鄉背井的第二個家,一切全靠自己,女兒比我幸福!
回到家,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看著子夜的新聞,開學的季節,同我心境的父母比比皆是,有一位大學一年級的大男生接受媒體採訪,他說:「我從寢室的窗戶望向一樓的大門,看見媽媽頻頻拭淚的背影,天呀!我們才分開幾分鐘呀!一個小時之後,媽媽就來電話了,竟然問我住得習慣?睡得好嗎?會不會太誇張了?」孩子也許領會不到媽媽的心情,可是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聲,我強忍著不去打電話,因為我相信孩子會有她自己適應的能力和方式,過度的關心將會阻礙她學習成長的機會和能力。
女兒住宿代表她進入人生的另一個期程,她的生活將不會只是單純的家庭和學校,她要學習專業知識、人際關係、社團活動,展開多采多姿的大學生活,家在她的生活領域中將漸漸縮小範圍,隨著年紀的增長,回家的機會會愈來愈少,想來有些難過,不知道當時我的父母親是懷著怎樣的心情讓每一位孩子遠走高飛?而且一飛就是千百里,通訊不發達的年代,思念只能在書信中轉達,況且不識字的他們,代筆書信又能傳達多少真正的相思呢?今天可不一樣了,電話、網路、視訊,我和女兒其實近在咫尺,何必自尋煩惱呢?放手方能給彼此更寬廣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