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
‧帶一本書
出門旅遊,很喜歡帶一本書,總想利用行車或候機的空檔,有本精神食糧可充飢,不但充分利用時間,更可以在人生地不熟的氛圍下,尋得一分自在。習慣了,每次準備行李,總會記得帶一本書。但習慣也是會改變的。課堂上常叮嚀孩子要注意聽講,老師不喜歡囉嗦第二遍,這一遍若沒聽到,你的損失可就大了,至於在桌底下「混水摸魚」的事,隨時都可以做,不必在老師講解的時候做。用在旅行上,何嘗不是如此呢?走一趟這輩子可能只去一次的地方,一切都是新鮮的,這回錯失的風景,下回不可能再重遊,可是書隨時都可以看,不一定要在旅遊的時候看啊!一轉念,出門旅遊,漸漸的就不帶書了。沒書看的時候,就看周遭的景物,一花一草一人一物,都可以從中觀察揣摩出一個故事來,即使是行車路上的單調風景,也可能此生只看這一回,那何不放下一切,盡情的欣賞呢?農曆七月一過,隨著入秋也帶來了結婚的旺季,紅炸彈滿天飛揚。像我這種向來深居簡出,既無富貴可攀,更無權勢可附,「紅炸彈」視之為絕緣體的人,一年當中被炸到的次數,實在比買樂透中獎的機率還低。也因之故,偶爾出席大場面的交際應酬,就深深覺得是時間與精力的浪費。這次第一回要喝學生的喜酒,心中深感喜悅,破例帶著滿滿的祝福欣然出席。
枯坐多時,近百桌的酒席,已坐了約八成的賓客,整個大廳是鬧哄哄的一片。放眼看去,全金門的文教政商權貴全都來了,有的閒啃瓜子,有的口沫橫飛的聊八卦,說到激動處,聲大如鐘,一桌還比一桌高昂,仿若菜市場裡菜攤老板的較勁景象,熱鬧極了。人人望穿秋水等著上菜,奈何久久不見新人進場。向來就不喜廝談的個性,在如此喧鬧的場合,越發感到枯坐的侷促與不安,讓我不覺想起上美容院整理三千煩惱絲時,信手拈來即有當期的雜誌可看,即使是一些缺乏營養的週刊,亦足以讓人在不耐中尋得一分自在,很多的小餐廳不也是有如此貼心的服務嗎?為什麼像這種費時頗久的大喜宴,竟然沒有一本書呢?想著想著,不覺啞然失笑起來,因為吃喜宴看書,應該是多麼突兀的一個畫面啊!
但是習慣是可以改的。雖然出國旅遊已不帶書了,但參加喜宴,與其每次的風景都是如此的千篇一律,下回再接到紅炸彈,被迫應景去喝喜酒時,就帶一本書去吧!
‧擁抱
日子一忙,學期又快至期中了,課滿檔的週五,忙完了教師又兼保母的工作後,正準備打包回家,一群身穿國中運動服的男女學生,蜂擁而入辦公廳,齊聲喊:「老師好!」我一傻眼,錯愕中夾雜著驚喜,是帶了六年,上學期才畢業的學生,今天來看老師了,看到他們那真摯的笑容,再聽到他們爽朗的叫聲,我走上前去,有著要將他們一一擁抱入懷的衝動。
擁抱,對我而言,在過去就不是生疏的「名」詞,但卻是一個陌生的「動」詞,它就像掛在牆上,只可遠觀而不能褻玩的名畫般,是那般的遙不可及。大半輩子以來,曾被我擁而入懷的人,區區可數,即使親如老爸老媽,記憶中也未有將他們擁入懷抱的印象,不是沒有那情愫的衝動,但總是礙於理智的作梗,機會就這樣一次一次的溜失,現在老爸老媽走了,遺憾也成了心底永遠的痛。人生的路,只有向前,無法回頭啊!
漸漸的能放開自己,會有擁抱的勇氣,那不是沒有原因的。摯友是一個非常感性的人,每次兩人促膝深談後,如剝蒜般,一層一層的剝掉被社會世俗包裹的假相後,越發的看見那個真正的自我,內心的欣喜是無以名狀的,最後,我們會以緊緊的擁抱做為離別,期待下一次的相見。情緒低潮或碰到困境時,在抽絲剝繭後,尋得一個情緒的出口或解決的辦法後,緊緊的擁抱更讓我們深信人生沒有撥不開的雲霧,鏟不除的困境。漸漸的,從開始靦腆的擁抱,一次,又一次,現在的我,不再只是等著人家的擁抱,而是滋長了擁抱他人的勇氣。擁抱,是可以學習的。
愛的種子是可以播種的。許孩子一個敢於說愛、勇於擁抱的未來,就從每天給他們一個緊緊的擁抱開始吧!相信六年後,他們畢業後回來看老師時,不再是等待老師去擁抱他們,而是主動的來擁抱老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