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長篇歷史小說連載赤崁行

發布日期:
作者: 章杰。
點閱率:699

大家不約而同的點頭,這句俗諺閩南一帶人人耳熟能詳。船老大繼續說:「從唐山到台灣,還沒到澎湖,就有許多船在西黑水溝翻了,這些鬼火就是淹死的冤魂變的啊!」
船老大說得很認真,把那些襤褸漢子嚇得默不作聲。隨著天色變暗,海上的鬼火愈來愈亮,特別是浪濤拍打船身時,激起的鬼火格外明亮。船老大又撒些冥紙,說:「冤魂看到船,就想起翻船的事,真悽慘啊!」
船老大的話讓大家心裡發毛,一個個躲進艙裡,萬大明最後一個進艙,他不是多愁善感之人,也不免為淹死的冤魂難過。那些襤褸漢子都在談論黑水溝的凶險,萬大明的思維卻回到日間的所見所聞,他幾乎已可確定,那位周姓雜役就是鄭芝龍的四大護院之一──病尉遲周道存。哀莫大於心死,國家亡了,許多人的心也死了,像周道存這等高手,竟然隱匿在澎湖當雜役,不能不讓人傷痛。
一夜無話,第二天(四月十一日,陽曆五月二十一日)一早,萬大明正在甲板上散步,船老大走過來對他說:「兄弟,有人找你。」
萬大明一回頭,只見周姓雜役(周道存)就跟在船老大的後頭。
「是您!」等船老大走遠,萬大明深深一揖:「前輩,沒想到您會來找我。」
「快不要這麼說,」周道存連忙回禮:「我托個大,你就叫我大哥好了。我隱身海島,不想以真面目見人,既然被你認出來,再不承認就做作了。」
「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萬大明直說:「大哥,貨要賣給識貨的,憑大哥的身手,怎麼給那夥俗人當雜役?」
周道存深深嘆口氣:「老爺被賺往北京,我們不能救他,已無顏見人,如果再成為韃子的臣民,豈不是辱上加辱!不得已,只好逃到澎湖,苟且偷生。在這裡,好壞不說,起碼可以不用薙髮。」
「大哥,我不這麼想。」萬大明摸摸自己的辮子:「要是我不薙髮,怎能從彰州到泉州?怎能搭船到台灣?俗語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大哥請您好好思量小弟的話。」
「我知道你的意思。」周道存說:「當你在席上說『國破家亡,英雄豪傑隱的隱,藏的藏,如果都能像國姓爺一樣挺身而出,大明江山就恢復有望了。』我就聽出你是在責備我。」
「小弟不明白,如今福建一帶的抗清義軍,幾乎都是你們老爺的舊部,大哥怎麼不去投奔他們?」
「我不是沒有想過。去投效他們,我能做什麼?當親隨嘛,我的長相不夠威儀,人家不會用我。打仗嘛,戰場上長槍大戟,講求集體行動,我這身業藝根本派不上用場,真打起來恐怕還不如一名小卒。我自知使不上力,又有一股倔脾氣,不願在施琅之類的小人手底下做事,只好不作此想了。」
當時義軍中窩藏著太多投機份子,施琅只是個較顯著的例子罷了。國破家亡,有幾個人死心踏地的反清覆明?大多還不是為了保全實力,或圖謀在亂世中混水摸魚!仁人志士大多尋求自我放逐,甲申之變以來,萬大明遇到過不少類似周道存的傷心人,各有各的傷心史。以周道存來說,他是鄭芝龍的四大護院之一,在江湖上赫赫有名,但江湖業藝和戰場上的武藝不是一回事,他不願投效義軍,又不願在滿清的土地上當護院,或是到鏢局當保鏢,只好逃到海外隱姓埋名了。
「兄弟,」周道存反問萬大明:「你氣宇軒昂,絕非池中之物,聽說你要到台灣見郭懷一,能告訴大哥是什麼事嗎?」
「現在還不能說。」萬大明眼睛一亮:「大哥,您只要到台灣,我就告訴你。」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