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同安祭孔

發布日期:
作者: 顏立水。
點閱率:625
字型大小:

同安孔廟是古同安(包括現在的金門縣廈門市各區及龍海市角尾鎮等地)「海濱鄒魯」文明的見證,也是「古同安 今廈門」惟一一座祭祀中國古代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學創始人孔子的古建築。由於眾所皆知的歷史原因,同安民眾至少六十多年沒有見過「祭孔」的儀式,孔廟原有的規模也逐漸被「蠶食」(萬幸沒被拆除)。1988年鄙人受命首次主持維修同安孔廟時,主體建築大成殿、戟門、泮池都被「淹沒」在群樓中,佔地面積僅有6432平方米,而且被教育部門作為教學、辦公和宿舍場所。當時是邊維修、邊討錢、邊搬遷,困難程度可想而知。隨著國家對儒家文化的重視,同安區政府決定對孔廟周邊環境進行整治,投資二千多萬元(人民幣,下同)打造文廟廣場,拆除了教育局、少體校、進修學校、燈光球場等建築群體,使孔廟的用地面積達到二萬多平方米。新建筒瓦頂的外圍牆闢有孔子聖跡廊、祈學廊和碑刻廊;大成殿安置孔子及其四聖、十二哲的脫胎塑像,東西兩廡陳列「同安人文史跡」,以文字、文物、模型、圖片、電腦觸摸屏、電子翻書、模仿聲光效果等形式演示「千年古縣」的人文史跡。外圍牆還新建了兩座大門,北大門的十二根圓柱為巴西花梨木,價值135萬元。1985年我從建甌採購一百立方米的規格大杉木,每方(包括運費)680元,總共六萬多元。今非昔比,讓人大開眼界!
萬事俱備,又逢孔子誕辰2560年,同安區於9月26日舉辦「同安孔廟整修擴建工程竣工儀式暨廈門同安首屆孔子文化節」。
孔子文化節重頭戲是祭孔。祭孔儀式由廈門市南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陳耕偕太太陳麗芬組織。同安縣原文化局長顏立水、金門縣采風文化發展協會創會長黃振良、台南市文化協會理事長鄭道聰共同擔任主祭人;台南市永華里里長黃文龍、金門縣原庵前小學校長姚清華、同安縣原僑聯副主席蔣才培等二十人擔任陪祭人。由同安、金門、台南兩岸三地共祭大成至聖先師釋奠之禮分三嚴鼓、迎神、鳴禮炮、請香、獻牲禮、獻爵、獻帛、獻祝文、焚祝文焚帛、望燎等儀程。其間穿插奏《寧平之曲》、《安平之曲》、《景平之曲》、《咸平之曲》;由華天學院36名身著黃色祭袍、左手持龠右手持翟的學生獻六佾之舞。因是同安六十多年來首次祭孔,儀左右香、場景肅穆,三千多名觀眾受到一次儒家文化的薰陶。
繼祭孔禮成之後,還舉行了仿古「成人禮」。同安第一中學45名即將成年的學生,面對孔子塑像,每人得到一份成人禮禮物,即「孔廟紅袋」和成人紀念證書。「紅袋」中裝有兩紅蛋、一根青蔥、一根芹菜,寓意孩子們長大成人,脫殼而飛,今後更加聰(蔥)慧靈敏,勤(芹)奮向上。孩子們向培育十六年的父母鞠躬感恩,向耳提面命的老師鞠躬答謝,在《感謝你愛》歌聲中讓人體會到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必要性和緊迫感。
孔子文化節當天,還舉辦了多種旨在弘揚孔子文化和展示同安「祖地文化」的配套活動。如舉辦《同安古牌坊》和《同台緣》兩本歷史文化叢書首發式。這兩本書由鄙人擔任執行主編。《同安古牌坊》記錄現在同安、翔安境內幸存25座古牌坊(包括德政坊、科舉坊、貞壽坊、節孝坊和墓道坊)的歷史和現狀。其中金門籍先賢洪敏的「鳳山鍾秀坊」、陳健「岳伯坊」和墓道坊、蔡宗德妾楊氏節孝坊、蔡復一墓道坊都被收入書中。這些珍貴的石牌坊還由廈門衛視攝製成八售系列電視專題片,將在2010年的元旦、春節期間的「閩南通」播映。《同台緣》是一部介紹古同安與台灣「五緣文化」的叢書。「古同安今廈門」與台灣歷史上地緣近、血緣親、文緣深、商緣廣、法緣久,關係十分密切。元代設澎湖巡檢司隸屬同安縣兼領台灣民政,明萬曆間駐紮同安縣嘉禾里的南路參將兼轄澎台防務,清康熙二十三年設「台廈兵備道」統理廈台軍事達44年之久。因而《台灣府志》有「廈即台,台即廈」之謂。台灣「立法院」負責人王金平鄉親(祖籍同安白礁)應鄙人之請為該書題寫書名。全書二十多萬字七十多幀圖片。三郡知府陳健、梧州府通判蔡宗德、浙江按察使蔡貴易、光祿寺少卿蔡獻臣、五省經略蔡復一、廣東按察副使陳基虞、戶部主事陳睿思、鄭成功股肱人物洪旭、新竹「墾田令」王世傑、金石宗師呂世宜等金門籍鄉賢名宦的事蹟和遺跡亦編入書中,再次向讀者導讀「無金不成銀」、「無金不成銅」的歷史。
此外,第一實驗小學60名學生在大成殿庭院集體郎讀《論語》選段;廈門古龍溫泉山莊開發公司贈送五百張祈學牌,讓莘莘學子書寫自己的心願掛在祈學廊牆上;廈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趙亮用古陶塤吹奏古代祭孔的名曲《楚歌》;郭勳安、林志良、謝水墨、葉水湖等書法名家在「蘇公祠」(宋代朱熹首建紀念北宋丞相蘇頌的祠堂)參加名家書畫筆會,李炷烽縣長也臨場揮毫,書寫了「樂天知命」橫幅。還有唱南音、投壺、燈謎等活動,處處溢滿古文化氣氛。
從辛亥革命廢止祭孔、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建國初期破除封建迷信,到「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破四舊」和後期的「批林批孔」,孔夫子多災多難,人們「談孔色變」,更遑論「祭孔」了。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經濟迅猛發展,但傳統道德流失,人們意識到重拾二千年前孔子精神武器的重要性。於是「孔子熱」方興未艾,全球有343座孔子學院,凡有孔廟的地方幾乎都舉行過釋奠禮。對此有如「十字路口打草鞋──有人說長,有人道短。中國《團結報》報導山東祭孔是「振奮人心的祭孔」而有些人認為這是「形式主義」。民眾長期連「形式」都看不到,哪裡知道它的「內容」?為此我借用金門縣長李炷烽參加同安祭孔接受記者採訪一段話來作為本文的結語:「當然,一場祭孔活動,可能無法使我們立刻了解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更無法讓我們立刻去踐行這些思想。但通過祭孔的一系列活動,喚醒了中華兒女對倫理和道德的重振,這值得我們學習發揚。」(見《廈門日報〉2009年9月27日第二版)
己丑年菊月 於銅魚城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