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毛集 好構想﹐只能高興一天﹖
國民黨主席、現任總統馬英九,時常說的一句話:「勝選,只要高興一晚就好。」意思是說,第二天開始,就要面對施政工作的挑戰。
但在我們這個社會裡,卻也充斥著:「好構想,只能高興一天。」的情況。
在台北討生活,不依賴摩托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機車族最大的痛苦就是停車等紅燈時,被迫吸取前面機車仰角式排氣管的薰人廢氣,有的還在停車時猛催油,熱騰騰的煙塵撲面而來,真想騎到前面用力的瞪他(她)一眼,但這年頭耍狠的人那麼多,誰敢當烈士啊。
終於有人看不下去了,提出好構想,今(二○○九)年三月十三日,報紙斗大的標題寫著:交通部搬出新規定,機車排氣管需維持水平。更針對改裝後向上翹的機車排氣管,開罰九百到一千八百元,最快下半年就會上路。
正想鼓鼓掌叫好,但等等,別高興太早,第二天果然就有人出來反制了,理由不外乎是:「改回來又再增加一筆開銷。」或是原廠本來就是如此設計,怎能怪那些機車族,苦等到十二月三十一日(下半年已然跳票了)仍了無動靜,打電話去追蹤結果,一路問到交通部路政司,得到的答案是:「已經在進行法規作業,明(二○一○)年三月份了應會作成法規,若一個月後,各相關部門都無異議,將可正式實施」,終於得到答案了,但是否就真的沒變數呢,要看相關部門、立委諸公或那些「理不直而氣壯」的人會不會有「異議」而定了。
石油狂飆猛漲期間,什麼節約能源的方案都冒出來了,其實最大的辦法就是讓「一人駕駛一車」上班的人改搭大眾捷運系統才是釜底抽薪之計,我早已身體力行,其實是我現在根本沒必要開車,耗油之外,也捨不得高昂的停車費,尤其兩個女兒到美國留學,兒子和二女兒念的大學和研究所距離住家萬隆只一站捷運就到,一年根本開不到二、三十趟車子,最多每隔一、兩個月開到三芝倉庫取書(來回要三個鐘頭,要耗不少油錢,但房租便宜呀,二、三樓五十八坪,月租才五千元,到哪兒找?),近二十年高齡(一九九○年買的)的福特一點六「金全壘打」車子,體力還好得很,一點兒也沒想要它倦勤的打算,但即使幾乎都沒在開,牌照稅、燃料稅卻年年都不能少,繳牌照稅沒話說,但繳齊頭式的燃料稅可就太過份了吧?終於在今年十一月廿一日的聯合報A十四版頭條出現醒目的標題:「汽燃費改隨油徵,可能明年上路」,副標是:「每公升二點五元,每月低於二百公升,可減稅……」,再細看內容:「馬總統昨在府院高層會議指示,訂出節能減碳國家總目標、總計畫,由朱(立倫)副院長擔任跨部會召集人……」「官員說,汽燃費隨車改隨油徵收,不排除明年先做……」
這下可是玩真的了吧,是當今最有權力(集黨、政大權於一身)的人出聲咧,誰還敢反對,清晨從樓下信箱拿報紙上來,常會看到類似這種爆炸式的新聞,許多股票族就常栽在這類自我想像的新聞上,金門鄉親也不是興奮過好幾次大小金的選舉浮橋新聞上;慶祝這個好構想,和老妻高興得在客廳猛跳曼波,結果還是只高興一天,隔天那些官員就被罵得臭頭,輿論界開始出現「變相加價」、「地下油行會猖獗」、「大、小車不公平」、「大眾運輸業反彈」等聲浪,其實「大眾運輸業」是最需要給予補助的對象,一部車載幾十人和一部車載一個人,誰會造成環境污染的負擔,我甚至認為有一天,「石油」會像「鴉片」、「嗎啡」一樣被列為違禁物品,大家都改用綠色能源;不死心的我,仍追根究底問到財政部,得知的答案是:「即將分案」轉呈行政院,再問對方:「預計什麼時候會實施。」電話的那頭說:「嗯,沒有時間表。」
垃圾食物被有識之士天天口誅筆伐,因為它們是造成肥胖和不健康的元兇,二○○九年十二月十三日,聯合報的頭版頭條刊出「吃薯條、喝可樂、看電視、打電動,小胖子十年增四倍」,副標寫著:「二至十八歲,四個有一個胖,接近美國。」
官員似乎感覺「民氣可用」,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報上就出現「不健康食品,擬徵肥胖捐」的斗大標題,內容寫著:「愛喝含糖飲料、吃高熱量食物的民眾要留意了。衛生署正研擬『健康促進法』草案,針對高鹽、高糖、高熱量的不健康食品開徵健康捐,初期鎖定包裝食品,最快後年上路。」好棒哦,又有時間表了,接著又敘述:「至於速食、鹹酥雞、珍珠奶茶等散裝食品,衛生署以執法困難、可行性較低為由,短期內不列入。此外,草案還計畫針對不健康企業課徵『健康稅』。由於歐美各國對此爭議仍久,若台灣立法通過,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個課徵『肥胖捐』的國家。」簡直像義和團起義式的激勵人心,尤其因此而能博得「台灣第一」的美名不是很好嗎?難道這不是個值得拍手叫好的政策嗎?但還是一樣,第二天就有立委砲轟了,而且是「藍綠都反對」,藍營大將邱毅還跳出來說:「這根本是巧立名目!」這種只能爽一天卻沒有「票房」的構想,其結局可想而知。
其實這種「理不直而氣壯」打敗「好構想」的例子並不只見於小小台灣,國際間也是一樣。
記不記得二○○四年五月間上映的「明天過後」那部災難片,描述氣候學家傑克霍爾(丹尼斯奎德飾演)觀察史前氣候研究指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傑克博士曾警告政府官員採取預防行動,但警告顯然已經太晚。霍爾博士急告副總統宣布北緯30度以南全美民眾盡速向赤道方向撤離,該線以北民眾要盡量保暖。
二○○九年十一月間,由「明天過後」導演羅倫艾默里克再度執導的新片「二○一二」,故事則描述二○○九年,科學菁英團隊向美國總統證實,地球即將在二○一二年毀滅。因此,世界各國首領緊急研議各種可能計畫,希望挽救大多數人類的生命,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能幸運獲救。
在這種「地球溫室效應」、「減碳救地球」的全球共識下,世界各國終於在二○○九年十二月七日假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美國總統歐巴馬更在到會前送上大禮,於十二月九日宣佈管制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等六項溫室氣體,但就在全球認為勢在必行、地球有救的樂觀氣氛之際,中國總理溫家寶卻甩了各國一個大耳光,提出「減排,共同但有區別責任」主張,堅持自願減排最多百分之四十五,但不受國際檢驗,人類未來的命運,卻仍要屈服於世界強權的算計與角力,看來也只有無語問蒼天了。
所以,「好構想,只能高興一天」,不只適用於台灣,其實是舉世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