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澎湖來的
初到澎湖,脫掉學生服,剃頭當兵,別人也許心灰意冷,我卻覺得新鮮有趣。我是軍眷,從少年起便在老兵群裡混,常聽到一句諺語,「鐵打營盤流水兵」,當兵的今年在江南吃米,明年去關外吃高粱籽,像旅行家一樣,真有趣味。
有了這種心理基礎,我便處之泰然。總以為身在軍營,如同流水,隨時會淌進廣漠的人海。別人發愁,我卻怡然自得。當時我是步兵連一等兵。團部有個老花眼,看了我寫的自傳,竟然感到不錯,把我調升團部作戰組文書上士,擔任抄寫公文、寫鋼板字,按月填報「士兵自殺逃亡表」之類的文件。
我的工作單純,只要細心就行。閒來無事,我就溜到球場去玩籃球,或是看蘇曼殊的《斷鴻零雁記》。組長看在眼裡,悶在心頭,他怎麼有眼無珠把這個不知上進的孩子調來,如今「請神容易送神難」,咋辦?
一日,組長和我閒聊天,問我寫公文有什麼疑難問題。我說,每月填「士兵自殺逃亡表」,每營總有四、五人逃亡。奇怪。澎湖四面是海,他們往哪兒逃?怎麼逃?
組長思索了一下,低聲自語。過去,部隊在大陸駐防,和農民語言能溝通,而且時常調防移動,因而藉此機會開小差的不少,形成「鐵打營盤流水兵」的現象。但是,澎湖四面汪洋大海,部隊在碼頭嚴格管制,士兵若想逃亡,那比插翅飛上青天還難。他嘆了一口氣。
逃亡者,自殺也。組長終於掀了底牌。
我聽了內心怦怦直跳。身在團部,基層連隊的流亡學生情況,隨時傳進我的耳朵。當時患關節炎、夜盲症的士兵特多。有的是不吃藥,故意加重病情,這些秘情組長茫然不曉。三營七連的武超,已患了失語症,成了啞巴。團部也姑妄聽之,不聞不問,我提起此事,暗地裡詛咒專門抓「匪諜」的都患了癌症,早日去見閰王。
在國共內戰時期,青年學生思想複雜,多被赤化,成為共產黨同路人。這種邏輯非常滑稽、奇怪。直到六十年後,我對此事仍然耿耿於懷,銘記在心。
武超成了啞巴,我很納悶,他過去在學校演過話劇。口才特佳。如今忽然成了啞巴,一定是假裝的,藉此理由脫下軍服,離開部隊。他憋了將近半年不說話,說來讓人感到心酸難過。
假日,我帶了一罐奶粉去看望他。從馬公渡海到西嶼牛心灣靠岸。兩人在海邊散步,四顧無人,我低頭問他:「武超,你是真啞巴,還是假裝的?」
他不作聲。
我把剛才的話重複了一遍,仍是啞然無語。臨走,我和連部行政部門請求,如果武超解職,請他們為他簽領一點路費,免得挨餓。武超走後,可以「逃亡」報備。
返回馬公的海途上,我的熱淚奪眶而出。這瀟灑健壯的大個子,成了啞巴,他以後怎麼討生活?
澎湖走了一個小兵,就像海峽失去一條魚,引不起人們的注意和興趣。即使在三營七連,偶爾在官兵參加露天晚會時,有人提起武超會表演滑稽相聲,隨著時光的流逝,阿兵哥已逐漸忘記了這個人。只有我,卻默聲地探聽有關武超的行蹤消息。起初,聽說武超在高雄碼頭當搬運貨物工人,他身體強壯,靠出賣力氣吃飯倒也還好。後來,有人去台灣出差,帶來一件讓我啼笑皆非的訊息:武超參加了在民間流動演出的筱快仙滑稽劇團。他用膠東腔的台灣話,飾演江洋義盜廖添丁,逗得觀眾捧腹大笑。
後來,我也到了高雄,陸續聽到有關武超裝啞巴的軼事:他最怕夜晚說夢話,一說話,前功盡棄,完全失敗。當初連長曾設計故意在夜間燃放炮竹, 哩啪啦,嚇得弟兄們都從夢中驚醒;只有武超,仍然蒙著頭熟睡。連長說:「他不是假裝的。」
一九九四年冬,蘭梓高燒不退,吃過藥,打了針,仍是體溫39℃左右。承詩人徐世澤幫助,進台北榮總醫院,通過檢驗、診斷,確定為紅斑性狼瘡。兩人間房,隔床一位太太,照顧女兒,也患這種病。她和蘭梓聊天,她丈夫是山東流亡學生,從廣州搭船到了澎湖,編進軍隊。
你們怎麼認識的?
我和他在一個學校教書,他愛耍寶,惹我們笑。日久天長,我們就產生了感情。
我正在發楞,那個愛耍寶的丈夫,提著一個鋁質飯盒,走進病房,我站起來,向他敬禮:「報告武超班長,你還認識我麼?」
賈明,你成了老芋仔啦。
武超噙著眼淚,苦笑:「聽說弟妹也得這種病。上蒼真是不公平,為啥倒楣的事都落在咱哥們身上?」
「這是報應。」我嚴肅地說。
兩個女人愣住了。
賈明,咱們做過什麼壞事?
你別忘了,六十年前,咱們都是匪諜。
躺在床上的蘭梓,坐了起來,她對武超說:「武大哥!當年他追我的時候,從不提起他當匪諜的歷史,他還說他是軍中作家,吹牛,騙人!」
武超說:賈明在學校就愛吹牛,他的綽號叫「吹牛大王」。
武太太插嘴問:「當初你們流亡學生有多少匪諜?」
「八千多。加上處決的、填海的、病死的,大約有一萬二。」我回答說。
武超向她解釋,有的匪諜也是糊塗蛋。煙台聯中有個叫吳恆生的,他愛抬槓,他說馬克思是俄國人,列寧的入黨介紹人。「我辯不過他。這小子該死。」
「怎麼死的?」
「填進裝石頭的麻袋,半夜被扔到海裡,早被魚吃光了。」
武太太說:「你們這八千多個匪諜,可把台灣害慘了。不是颱風,就是地震……唉,真是報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