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當奧客
自從母親生病以後,行動不便,父親就負責擔任採買的工作;父親買東西很乾脆,只要喜歡就買,從來不詢價,也不會東挑西揀,所以很快的就成為菜市場裡,人人稱讚的「好人客」。
由於不問價錢,碰到不老實的生意人,鐵定會吃虧;買回來的東西,在母親詢問下,也不知道一斤是多少錢,所以無法判斷生意人是否有偷斤減兩的不當行為。
由於不東挑西揀,所以生意人會將隔夜或是賣相不佳的東西,推銷給父親;回到家以後,經常發現不夠新鮮,也經常出現不該有的瑕疵品或過期商品。碰到這樣的事情,父親通常自認倒楣,從來不會拿回去跟生意人理論,或是退換好的商品回來。
至於到豬肉攤買豬肉,也經常以高價錢買到低價位的次級品,花大錢沒關係,卻買到不好的肉品,讓母親氣壞了,因此打電話找豬肉商理論;所得到的答案,卻出乎意料。攤商理直氣壯的說:「是妳先生,說要這一塊肉,不是我故意要賣給他的。」
有一回,他再度上街採買,我剛好回鄉下省親,問父親該商品一斤多少錢?父親回答的乾脆:「我沒問,需要的拿一拿,直接付錢。」我不解的問:「您為什麼不問問看呢?心裡有個數,生意人才不會吃定您。」沒想到父親卻回答我:「問價錢,是足見笑的代誌。」
我終於瞭解,父親為何上菜市場時,人氣那麼旺,尤其婆婆媽媽們,更是不想錯過與我父親做生意的大好時機;因為父親不想當討價還價的「奧客」,任憑生意人處理,反正人家說多少錢,從來不多說一句話,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銀貨兩訖。
交易完成後,生意人會露出勝利的微笑,順便讚美我父親一下;我父親被生意人「親切的讚美」過後,眼角和嘴角,總會露出滿足的笑意。這或許就是買東西不討價還價的附加價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