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粵遊贛南閩西行

發布日期:
作者: 李素娥。
點閱率:711

肚子飽飽,上車睡覺,曉梅說了一堆,有聽沒到,近一個小時車程來到南華寺,光看四周古樹繁茂,寺前廣場寬闊,還有像金水橋建築,就有如宮庭氣勢,寺門前上檐寫著「曹溪」,門前豎寫「南華禪寺」,表示曾受皇帝敕封,兩旁門聯「庾嶺繼東山法脈,曹溪開洙泗禪門」。
寺裡來了位解說員,一路帶著我們,滔滔不絕,感覺是在背稿,很厲害都不會吃螺絲,「南華寺,始建于南北朝粱武帝天鑒元年公元五百零二,至今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現有建築面積一萬兩千平方米,………。」
進了曹溪門,院旁有棵大樹,樹下有間小石廟,來到五香亭,陣陣的桂花香,解說員說:環著放生池四周種植的都是桂花,桂花樹都很高大,種植年代想必很久,過池就是寶林門,據史料記載粱武帝天監元年建南華寺,是年印度高僧智樂三藏自廣州北上,途經曹溪「掬水飲之,香味異常」,「四顧群山,峰巒奇秀」,「宛如西天寶林山地」遂建議在此建寺,天監三年,寺廟建成,粱武帝賜名「寶林寺」,寶林門是南華寺的第二道山門,門聯是「東粵第一寶剎,南宗不二法門」,橫枇是「寶林道場」,鐘鼓二樓相對。
再來是天王寶殿,院中有一個信眾奉獻的大金缽,用玻璃框著,天王殿原為羅漢樓,後改為天王殿,再走進去是大雄寶殿、藏經閣、靈照塔、六祖殿,有一陳亞僊的墓,傳說是南華寺址的原來地主,因六祖向他募化捐地,本要如坐禪時坐墊那麼大,卻變成占地一萬二千米平方,和泉州開元寺紫雲屏黃守恭故事類似,還有千人鍋、高壯的菩提樹,最後走到寺後院,有卓錫泉俗稱九龍泉,是六祖洗袈裟的清泉,在泉池裡有九株高達數十米高的古老水松,是現存世界上稀有的樹木。
解說員好有禮貌,說了近一個小時,就在泉池邊,很客氣說今天的解說就到此結束,各位可以在後院參觀,順便去九龍泉口沾個靈氣。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