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東坡
讀著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字裡行間,東坡這位千古風流人物靈活生動,躍於眼前。
東坡的魅力在於,一是才華洋溢,詩詞書畫、文章議論皆擅,具有豐富多樣的藝術風格。二是精明幹練,仁民愛物,他所到之處為百姓做了許多實事、善舉,如元祐四年擔任杭州太守時,建立醫院、疏通鹽道、建立供水系統、賑濟災民等。三是灑脫風流的氣度,風趣幽默的談吐,讓人無不為他的才情、氣概所傾倒。四是性格豪邁,率直放曠,勇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喜惡,真性孤露、直道行事因此受到小人構陷,以致「烏台詩案」被貶逐窮荒的地方,生活艱困、親友疏離,他依然坦然面對,出處自如,不但展現超然自得的精神,亦創作許多具有深厚意蘊的貶謫文學作品。
他之所以有如此獨特的吸引力,乃因他涵養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蘇東坡傳》中讚嘆這種氣格為「偉大的靈氣」,具有強大壯烈的力量。
東坡一生的行事作為,正是以這樣的高氣支撐,不依形而生、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隨死而亡。存高氣,則能包容宏大,保持獨立不倚、不易自我的人格精神,面對變局時能沈著應對,即使陷入流浪放逐的困境,他不僅超然生死,樂天知命、隨遇而安,而且信念堅定,自信風雨終將放晴,苦難終會過去,政治的誣陷定能澄清,表現出堅強睿智的生命意志力。
另外,從書中可以發現,東坡是個多情多感的人,真情坦露、表裡如一,這也是他能吸引人們注意的因素。
他提倡真情、近情,厭惡不情、矯情、非人情,一百多首的〈和陶詩〉就是最好的印證。陶潛歸隱,向世人昭示一種與世俗抗爭、與統治者不合作的孤高倔強;東坡十分景仰陶潛,他在遭受貶逐時不因此自嫌而能從容處之,於憂患磨難中探究人生的哲理,既有著陶潛的幽獨兀傲,更表現出樂觀曠達的性情,襟懷風度自然流露。
坦率深摯的情感還表現在忠、孝方面,既要盡忠報效國家,以道事君,就算流放之時仍孤忠不減,時思報國,憂國憂民;又要孝友恭敬、仁民愛物,他孝敬父母、親愛手足,且將仁愛孝順之心推及更多的人,如在惠州時,修蓋大塚安葬無主的孤骨、建了放生池、放糧救災等,顯出他悲天憫人的情懷。
透過閱讀《蘇東坡傳》,可以瞭解東坡的魅力來自於他文章的雄雋、器識的閎偉、政事的精明、人格的獨立,因此對於宋代和後世具有影響力。最重要的是,東坡透過理性精神,來調適情感、節制行為,進而坦然地看待人生的遭遇,化憂為樂、化逆境為安順、化鬱悶為安暢,尋得心境的平和,以及憑著深沈的自省意識,在遭遇挫折時,自我解脫,達觀處之,以適為意,超脫世間的得失和機巧功利,獲得心靈的自由和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