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豔
起身要離開診療間時,我的心理醫師突然說︰「我有看見妳某某週刊上的文章,很棒!妳要有信心。」回首這10年多來與「憂鬱症」的搏鬥,深知道我是幸運的生存者;上帝派遣許多好友給我溫暖、支持以至我在極度絕望中,卻能經歷許多的愛,並有力量將這些過程化為「文字」,不但安慰自己也激勵別人。
第一次投稿是因著到泰國旅遊所經歷的「痛與愛的相遇」;那時可能對當地的飲食不適應,導致水土不服;五天的行程中幾乎不得飽食一餐也無法好好睡覺。回程在泰國航空飛機上,感覺自己好像得了「密閉空間恐懼症」又擔心是不是「憂鬱症」發作;相當焦慮不安幾乎要窒息一般。好不容易問到一位台灣的空服員,能輕鬆溝通並取得我想要的溫開水及食物;同時她也很有耐心的照顧我的狀況,聆聽我的困擾以分散我的注意力,過程中也談及我的憂鬱症病史。慢慢我恢復了正常的元氣,能進食也睡得著。離機時我遞了紙條謝謝那位空姊,並留電話歡迎她回台可以聯絡我。
沒想到過了一陣子,真的接到她打電話來問候我;我很訝異她沒把我當成「麻煩的旅客」,事後還主動關心我。後來每次她飛到台灣,我們都相約見面;幾年後她嫁為人婦,我還成了她兒子的乾媽。我就整理了這段經過,投稿至某大報社,雖然當時並未被採用,但我很開心因此認真的將這段友誼記錄下來。
巧的是,第一次被刊登在報上的文章也是一段「痛與愛的相遇」;是發生在一段「返鄉(金門)之旅」的回程機上,只是這次痛的人是我姪兒;我將不認識我們的人,如何主動熱心照料一個發燒小孩的溫馨過程描述下來。當自己的名字和作品被印成鉛字時,就像提供了「自己存在」的證明,尤其當它還公諸於世時,有種成為隱形公眾人物的莫名興奮。
那是2008年的事,從那以後,我試著將生活中遇到的感人事件記錄下來,並投稿至各報社或刊物,近兩年的時間也累積了一些篇幅。當我稍作回顧時,竟發現這些作品,大多因著遭受一些不算愉快的過程,卻能因著信仰中「正面積極」的教導,讓我轉換心情把這些苦難視為化妝的祝福。其中與疾病的磨和過程,是最辛苦卻也是經歷最多愛的時刻。
1999年,原本與男友計畫參加千禧年集體結婚,卻因憂鬱症發作,讓男友打了退堂鼓。這樣的情感羞辱與憤恨經常腐蝕我的自我形象,加上那時沒有生命信仰也沒有工作成就,總覺得沒有存在的盼望。直到進入教會生活,接觸到許多生命故事;才發現大多數的人,生活雖不盡順遂但都有面對問題的力量與平安;記得有位顏面傷殘到我幾乎分不出她的鼻跟嘴的姊妹,總是從容自在地攙扶她年邁的雙親在最前排唱詩歌、聽講道,幾乎不見她憂愁的眼神,也沒聽她抱怨過誰的不是。
當我自己被這些生命故事所感動、激發時,看待事物的眼光就不再一樣了!有次我房間出現一隻老鼠,本該驚恐萬分的我,腦中卻浮現一位視障姊妹。心想,是阿,為我雙眼正常能看見老鼠,是應該讚美的;為我雙手有力氣能拿工具捕老鼠,是值得感謝的;為我雙腳健全能逃離危害,也是神的恩典;為我一直有個舒適的窩……。就這樣,我寫下一篇「讚美感恩編織美好人生」的短文,竟被放在報章中的家庭版;心想,那它的影響力就不再只是幾個人,也有可能是好幾個家庭呢!
還有一次,因為交通事故造成錢財損失,在心情沮喪的時刻,卻得到同事貼心的安慰;我將那份悸動投稿到報社,被刊登出來後送給那位同事;但因內文除了表達謝意,也提及自己的「負面性格」所帶來的困擾,原本很擔心同事看了之後,看待自己的眼光;但終究掩不住那時的喜悅心情,鼓起勇氣送給了她,沒想到她興奮的情緒更超乎我的想像!我也因此在新職場中取得一份難得的友誼。
慢慢的,生活中所遇到的病痛、危機、意外傷害甚至金融海嘯的待業心情、台灣88水災等都成為我的寫作題材;就像海倫凱勒若沒有盲聾啞之痛苦,也無法與蘇利文的愛相遇,更難被後人歌頌為教育界美麗的星辰!當初男友留下那句:「我無法承擔照顧妳的責任。」結束了一段情,卻開啟我對生活周遭人事物更多的接觸,以至於能從這又「驚」又「喜」的人生路程,開出屬於我能付出關懷生命的豔麗花朵~感動人的文章。